第94章 第94章(1 / 1)

“你们提前整理好资料,等我通知再行动。”

“好的!”周嘉华立刻应下。

他现在的工作很清闲,每个月固定收入也不错。对于追求事业上升的人来说,这岗位可能缺乏挑战,但对于想安稳过日子的人再合适不过。

周嘉华正是想安稳下来。他四十多岁,之前的工作收入高但太辛苦。如今他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两年前费尽力气进入林氏投资有限公司,对现状很满意。

“再关注这个。”林峰又取出一份资料。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写字楼,更象一栋老建筑,建于1918年。

这是一座老式英式风格楼房,仅有三层,但占地面积很广,目前属于英资所有。

“明白。”周嘉华领会了老板的思路——和之前看中的别墅一样,占地大、易于拆除重建、价格合适,而且地理位置也不错。

最后是一块地皮,可供选择的很多,甚至能参与港府的土地拍卖,相关资料也更丰富。

林峰翻阅了半个多小时,才抽出一份问道:“这块地拿下来应该不难吧?”

周嘉华看了看,“这里应该不难,不过您打算用来做什么?”

“建博物馆,一座私人博物馆。我计划将来收藏个人古董,以后会对公众开放,但不是现在。”

林峰继续说道:“等周边发展起来再建也不迟。而且我对目前的技术和建材还不太满意,需要再等等。”

“接下来我的重心在内地,需要你们配合时,希望不会出任何问题。”

“外面那家空壳公司继续维持运营。其他工作就是管理这些房产和地皮。买下之后,你们就搬过去办公,能出租就出租,不能也无所谓。”

林峰选的三处地点价格都不高,尤其那块地皮目前看来偏远,但将来必定会发展起来。

他计划建造的大型私人博物馆将按朝代划分不同展区,全是仿古建筑,同时兼顾现代便利。这种项目设计和施工复杂,最好能邀请国内博物院专家参与,投入也不会小。

因此林峰暂不打算动工,资金要尽量投在内地。特别是重工业放开后,他需要大量资金——主要不是用于采购设备,而是购买原材料,尤其是稀有金属。

所有设备林峰都打算自己制造。在加工空间里,他不仅能制造设备,还能提炼、合成金属。

但基础设施和厂房这些,仍需资金建设。他目标是打造自己的工业园区,尤其为将来上马的汽车制造做准备。

所需场地规模极大,至于产量问题,他倒是不担心自己的车卖不动。

……

接下来几天,林峰继续在港岛游览,把一些没去过的地方都逛了一遍。娄晓娥也在挑选心仪的别墅。

按林峰的说法,接下来房价将跌入谷底,现在不买以后就再没这样的机会了。

娄晓娥计划做港式餐饮连锁,港岛市场自然不能放弃。目前她只有一家酒楼,如今正是扩大经营的好时机。

林峰的公司协助她进行市场调研,她打算购置一些房产,一部分自用,一部分作为酒楼铺面。

在港岛布局完成之后,再进入内地市场。她没有林峰那样的雄心,节奏可以放缓一些,先在四九城开一家店试水。

一方面是摸索市场,另一方面也是积累经验、培养人手,借鉴林峰蜀香园的经营模式。

港式餐饮对厨师要求高,娄晓娥手头能用的人不多,想一下子铺开并不现实。这和火锅店的经营模式完全不同。

说白了,火锅店更容易扩张!

林峰时不时往家里打电话。随着时间推移,港府终于出台政策稳定港元汇率,林峰将手中所有港元换成了美元。

此时房价也跌得差不多了,林峰下令开始收购。要知道美元正在不断升值,之后的广场协议也与此有关。

收购进行得很顺利。受港岛归属问题谈判影响,当地人心不安,大量英资撤离,股市暴跌,房价自然撑不住了。

一路下跌之中,这也是本地地产商的机会。林峰没有和他们争抢,只低价拿下了自己需要的部分。至此,他在港岛的行程告一段落。

这次他并未将所有资金带回,只带了之前的人民币返回——八十年代的上亿资金!

林峰回到四九城时已是冬天。他之前订购的车辆早已先一步运到,只是家里还没人会开,也不太敢开。

他是坐公共汽车回来的。走进院子,看见停在外面的两辆桑塔纳,不禁笑了。

家里没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何雨柱家于莉应该在家,但林峰没过去。

他收拾好行李,找到车钥匙,开了一辆车直奔总店。

“哟,回来啦?”何雨柱正在检查卫生——午市过后必须彻底打扫。

“恩,你们去报名学车了吗?”林峰手指转着车钥匙。

“你会开车?”何雨柱瞪大了眼睛。

“当然,不然买来干嘛?”林峰笑道。

“报了,我和大胖都报了。我们俩先学,其他人不是上班就是上学。”何雨柱说,“正好你在,下午教教我吧!”

“我时间有限,不能一直教。”

“行,我先吃饭。下了飞机直接回家,还没吃呢!”林峰早就饿了,“直接给我上个火锅!”

“好,等着!”何雨柱转身吩咐服务员准备,随后在林峰对面坐下,“这趟去得怎么样?”

“目标都达成了,购置了一些房产和地皮,不过目前不适合重建,算是个落脚的地方,有空我们去看看!”林峰说:“过年时就不错,那边还暖和些!”

“只不过现在雨水多,出行不太方便。”

“那就过几年再说。”何雨柱并不在意,“对了,徐慧珍打算借钱直接建五星级酒店,她现在连小酒馆都不怎么管了,一直在忙着考察选址和材料。”

“现在建还是早了点,不过你也知道她这个人,”林峰说,“她做事一向追求最好,要做就做第一,不想等太久,很多材料还得靠进口。”

“而且,一般的施工队也接不了这活儿。主体结构还好,主要是设计问题,但内部装修要求就高多了。”

“她手头资金有限,估计要借不少,不过前景很好,借钱给她没问题。”

何雨柱点点头,“那我们蜀香园接下来怎么发展?”

“我这边有钱,这次我带了一亿多回来,完全不是问题。关键是国家政策,我打算成立公司,同时创建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特别是肉类,最好直接在草原省建屠宰和加工厂。我们现在急需大量人才。”

“接下来肯定会很忙,所以这边就交给你了。”

“放心。”何雨柱点头,“等你这边安排妥了,我再开私房菜。等大胖结婚之后,这儿可以交给我儿媳妇管。”

“她是大学生,肯定没问题。”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领导突然让何雨柱请林峰过去,这让林峰颇感意外。当时他正在原材料产地进行考察,由于通信不便,直到回到酒店才接到何雨柱的电话。

他只能暂缓考察计划,返回四九城。此时已是1984年的春天。

“柱子哥,大领导找我什么事?”出了火车站,一上车林峰就问道。

何雨柱一边开车一边回答:“是有关机床厂的事。”

“恩?”林峰一愣,这个时候会允许民营进入重工业领域吗?

何雨柱如今开车已经相当熟练,路上车也不多,开起来远没有后来那么紧张。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只听大领导提了几句,说咱们国家的机床质量不太行。你们见面再详谈吧,”何雨柱说,“我们直接去他家。”

“好。”林峰点头,看来事情挺急。

很快到了大领导家,林峰一落车,就看到大领导的秘书等在门口。“领导在书房,我带你们进去。”

“好。”两人跟着往里走,何雨柱熟门熟路,“你们聊,我去厨房。”

说完他转身走向厨房,林峰则随秘书进了书房。敲门之后,两人走了进去。

“小林来了,坐。”大领导开门见山,“这次急着叫你回来,是想问问你,还有没有意愿办机床厂?”

林峰疑惑地问:“现在国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重工业了吗?”

“机床厂确实重要,”大领导说道,“但它并不涉及国防安全。虽然是重工业,但并非必须由国家完全掌控。”

林峰表示认同,指出国内部分产业确实不适合向民营资本开放,比如燃气、水电这类民生领域,以及军工、飞机制造等关乎国防安全的重工业。国家可以承担亏损运营,但为了保障民众生活水平和国家安全,必须亲自掌控这些行业。资本天然追逐利润,若由私人掌握民生行业,价格势必波动,影响百姓生活质量;在资本主义国家,民众疾苦往往被忽视,即使有人冻死街头也无人过问,这就是资本的逻辑。许多后来者难以理解这一点,普通人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缺乏对比意识,不知道自己其实生活在幸福之中,当然人各有志。

“这么说,我可以办厂了?”林峰询问道。

“可以。前几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机床产品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制造和精密加工水平十分落后。西方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研发出三轴机床。”大领导语气沉重,“如今我们连进口都困难,制造业前景不容乐观。”

“虽然眼下情况稍有好转,但困难依旧存在。之前你提出研发三轴机床,不少人持怀疑态度,也有人想招你进国企,但既然你不愿意,此事便作罢了。”

“如今进口设备价格高昂,我提出民间力量也可以尝试研发,或许是一条出路。”

“最高层认为可以一试。”

大领导注视着林峰,“你现在还愿意尝试吗?”

“当然!”林峰毫不尤豫地回答,“这么好的机会我绝不会放弃。这些年来我坚持自学,完全有信心。”

“机床是工业之母。”大领导再次强调,“如果你真能研制出三轴机床,订单肯定不会少。国家急需国产机床,若能成功研发,我们将具备产业升级的条件。”

“希望你能成功。手续我会帮你办理,我也快退休了,但希望你成功之后能告诉我一声。”

林峰却不这么想,如果研发进度够快,大领导很可能凭借这项成果继续主管重工业工作。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失去光芒?那我自己化为光 模拟器:从杀穿清风寨开始无敌 白银之辉 长生从献祭妖兽开始 间谍:扫描眼在手敌友身份我全知 李云龙之抗美援朝 电竞大神返厂,打瓦成状元 全球高武,我忙着去修仙界进货 道术尸医:湘西赶尸秘录 白话文:三命通会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