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隆安寺的路上,封砚初有些尴尬,他身后跟了很多下人,专门给他收拾屋子的。
出了城越走越静,转过几道弯,郁郁葱葱的林间隐藏着一处寺院,陈旧的牌匾上书写着‘隆安寺’三个大字。
寺院门前倒也干净宽敞,封砚初下了马车后,便瞅见一个年长些的和尚带着几个年轻些的,站在寺前迎接。
“阿弥陀佛,贫僧空净见过封施主。”那个老和尚行了个佛礼,说话的语气给人满是慈悲。
“在下封砚初,见过大师。”双方稍微客套了一番,便被迎入寺内。
这是他第一次来隆安寺,从这寺庙的规模上可以看出原先的繁荣,可能因为败落的缘故,到处充斥着陈旧之气。
隆安寺为了方便租客往来,重新开了一个侧门,他这次是第一次来,再加之家里还算富贵。
方丈空净特意带着他在大殿各处转了转,讲解了一番隆安寺的历史,为的就是能多要些香油钱,甚至可能的话,最好出资修缮寺院。
话说封砚初在这边转着,跟来的下人早已经去了租住之处,开始收拾东西。
一共租住了一大一小两间,大的自然是封砚初住,小的则是冯四和暮山的,从外面可以看出这两间的门窗都被修缮过。
其中大一些的房间被分为内外两室,内室自然是用来居住的卧室,外间用来读书,待客。虽然质朴,但一应东西都是全的,有的还是新添的,可见白管家是用了心的。
随着一箱箱东西搬了进去,旁边那些在屋里读书的人再也忍不住好奇,纷纷出来瞧。
最先出来的是一个身穿青色粗布长衫的书生,约莫二十来岁,指着不远处抬进抬出之人,对旁边的书生道:“元康,快来瞧,好家伙,这么多东西,看样子来的人很有钱啊!”
此人名叫江行舟,家境寻常,虽不缺吃喝,可供一个读书人也是不小的花费,所以日常十分节省。
这名叫元康的书生,伸着脖子看了一会儿,才道:“你说的净是废话,前天和昨天接连两日,叮叮当当,搬进搬出,闹的好大的动静,没钱能这么折腾吗?”
俩人说话间,一个穿着葱绿色锦缎的男子,摇着扇子缓步走近,“要我说你们俩还是看的太浅,你们瞧见那些下人了吗?他们穿的只怕比咱们有些人还要好些。在京城中,谁家的下人能穿成这样,你瞧见旁边那个指挥的婆子没,那身上穿的可是绸的!家里必定非富即贵。”
“难不成是被发配到此处的?”身穿青色长衫的江行舟忖度着。
“猜不着。”元康摇头不解,转头问向穿着葱绿色锦缎的男子,“你觉得呢?”
“那些大户人家都有庄子,如果真的犯了错必定是赶到庄子上,何必费这钱?再说我方才瞧见了,隆安寺的空净大师带着几个寺院里慧字辈的亲自去迎接,不象是发配。”
此人名叫谢鹤川,他家里其实也算有些家资,对有钱人家那一套多少有些了解。而他之所以住在这里,也是因为京城富贵,他家里也经不起这般挥霍,再加之会试未中,一来一回的花费不下一百两,有这些钱财还不如租住在此读书。
封砚初送出二十两香油钱,才顺利从空净那里逃脱。由寺里的小沙弥引路,来到租住之所。
此处有三个院落用来对外租贷,只是并非科考之年,所以每个院子也只住了三四个人,当他来到自己租住的院子时,门外守着七八个看热闹的人。
那些人见封砚初穿的华贵,立即让出一条路,然后纷纷主动打招呼。
进了院子,屋内已经收拾妥当,李妈妈正带着下人站在外面等侯。
他进来就瞧见围观着不少读书人,为了以后能够和谐相处,便吩咐着,“妈妈,我记得来之前带了很多糕点,您分包出来,给租住在此的每人送一包。”
“是。”
江行舟三人也没想到自己围观了一会儿,还等到一包点心。
李妈妈一上来先是行了礼,然后就说了自家门户,言语见并无高高在上之敢,反而显得十分亲和,“我家郎君乃是武安侯府的二郎君,听闻隆安寺清幽,又有诸位学子在此读书,便心向往之,特意来此备考,还请几位郎君今后多多照顾,奴婢在此拜谢。”
“哪里哪里,婶子,您客气了。”
“当不起这一声婶子,奴婢是我家郎君的乳娘,我家郎君正忙着,特意让奴婢送来一些点心当做见面礼,东西太过简薄,还请诸位不要嫌弃。”
直到李妈妈退下之后,江行舟这才打开点心一瞧,随后一股香甜之气入鼻而来,“这点心值不少钱吧,看着就很贵。”
元康瞧了一会儿,这才道:“这是菱粉香糕,里头是加了牛乳的,若是在外头买,这一包怎么着也得两钱,我有幸吃过一次。”
江行舟听后谨慎的将点心包起来拿好,这才道:“这么贵!抵得上我一个月的花用了,瞧方才的老妈妈也不寻常。”
谢鹤川提着点心,瞥了一眼江行舟,啧啧道:“武安侯府啊,那可是勋贵人家,你瞧方才那老妈妈进退有度,到底是大户人家,咱们这些人如何能比得上。”
又左右看了两人一眼,“别光看着点心乐呵,想好了一会登门拜访带什么东西了吗?”
此话一出三人皆沉默。
“就我这样的,有什么东西能拿的出手?只怕别人都看不上。”江行舟实在穷困,连个差不多的物件也没有,他觉得与其带一件破落物丢人,还不如空手上门。
元康私藏了一些好茶叶,只是这茶叶在他看来很珍贵,但对人家来说可能只是寻常。
谢鹤川放下到的稍微晚些,是因为他早就提前探听到,来人是武安侯府的封二郎,如今还是秀才,他正好得了几篇上好的策论,不如带着此物去,正好探讨探讨。
几人均闲谈几句,便各自回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