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要争第一(1 / 1)

一九九九年的最后几天,宁川市笼罩在岁末的寒意中,但市委市政府大楼内却热度不减。

王江涛从汉东省探亲归来,并未做任何休整,便立即投入了工作。

履新半年来,他已初步掌握了宁川的脉络,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的艰难与迫切。

元旦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裴一泓便将王江涛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窗外的宁川江在冬日下泛着清冷的光,室内却茶香氤氲,暖意融融。

“江涛,回来了?家里老人都好吧?”裴一泓亲自斟茶,语气一如既往的温和关切。

“都挺好的,劳裴书记挂心。”王江涛双手接过茶杯,心中暖流涌动。

裴一泓这种于细微处体现的关怀,总让他感受到亦师亦友的真诚。

“那就好。”裴一泓点点头,话锋转入正题。

“年也过了,节也过了,该收心谋划新一年的发展了。去年在你的强力推动下,国企改革这个最硬的骨头算是啃下来了,实现了平稳过渡,殊为不易。但这只是解决了生存问题,宁川要真正腾飞,必须在发展上做更大的文章。”

王江涛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他知道,裴一泓今天要谈的,必然是关乎宁川长远发展的大战略。

“裴书记,我也有同感。改革是为发展扫清障碍,现在障碍初步清除,正是轻装上阵、大干快上的时候。我初步考虑,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抓好三件事:一是宁川经济走廊的实质性推进,争取首批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二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域外资本;三是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思路很清淅。”裴一泓赞许地点点头,他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幅巨大的汉江省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指向省会江州的位置。

“但是江涛,我们的眼光还可以放得更远,目标还可以定得更高。你看,这是江州,我们宁川历来是汉江省的老二,经济总量常年被江州压着一头。难道我们宁川,就甘心永远做这个老二吗?”

王江涛心中一震,看向裴一泓。

这位平日里儒雅温和的书记,此刻眼中闪铄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近乎锐利的光芒。

“裴书记,您的意思是……”

裴一泓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王江涛,语气沉稳而有力:“我的意思是,我们宁川,要争一争这汉江省第一强市的交椅!这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基于我们对宁川潜力的判断和时代赋予的机遇。国企改革我们闯过来了,证明我们宁川的干部队伍是有战斗力的。宁川经济走廊的构想,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产业空间和增长极。再加之我们固有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完全有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他走回座位,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江涛,我想和你一起,定下这个目标: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让宁川的gdp总量、财政收入、综合竞争力,全面超越江州,成为汉江省名符其实的第一强市!你觉得,我们有没有这个胆气和魄力?”

办公室内一时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喧嚣。

王江涛感到一股久违的激情在胸中涌动,仿佛回到了当年在金山县提出冲刺百强县的时刻。但宁川的舞台更大,挑战也更为艰巨。

他深吸一口气,迎向裴一泓期待的目光,语气坚定:“裴书记,既然您有这个决心,我王江涛一定全力以赴!这个目标虽然有难度,但事在人为。只要我们思路对头,措施得力,上下同心,未必不能实现!我愿意和您一起,为这个目标奋斗!”

“好!”裴一泓重重一拍沙发扶手,脸上露出了畅快的笑容。

“我就知道,找你王江涛来搭班子,是找对人了!要的就是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他随即收敛笑容,正色道:“不过,这个目标目前还只限于你我之间,暂时不要对外公布。树大招风,在实力尚未足够之前,过早暴露目标,只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和压力。我们暗中发力,扎实苦干,用实绩说话。”

“我明白,裴书记。”王江涛心领神会,“那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制定一个详尽的、可操作的行动计划。”

“没错。”裴一泓点头,“这件事,由你牵头,组织发改委、经信委、规划局等相关部门,成立一个秘密工作专班,尽快拿出一个‘宁川振兴行动计划’初稿。要包含产业布局、项目引进、创新驱动、环境提升、人才引进等方方面面,既要宏大愿景,也要有具体路径和保障措施。”

“请裴书记放心,我立刻着手办理。”王江涛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但更多的是被信任和挑战激发的斗志。

离开裴一泓的办公室,王江涛没有回自己办公室,而是直接让秘书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下午召开一个紧急小型会议。

他知道,与时间赛跑,从现在就要开始。

宁川振兴行动计划的起草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紧锣密鼓地进行。

王江涛亲自担任专班组长,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他白天调研、开会、听取汇报,晚上研读资料、修改方案,常常工作到深夜。

这期间,他与汉东省方面的联系并未中断。

李达康对两地合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多次打电话与王江涛沟通具体项目。

“王江涛,你们宁川那个经济走廊,规划得很不错嘛!”一次通话中,李达康声音洪亮,“我们京州有几家做汽车零配件的企业,正在查找新的生产基地,我看你们宁川区位优势明显,成本也有竞争力,有没有兴趣?”

“达康书记,太有兴趣了!”王江涛立即回应,“我们正愁产业链不够完整呢!您牵线搭桥,我们一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惠的政策。我马上让招商局专人对接!”

“好,爽快!我这就让秘书把企业资料发给你。不过王江涛,丑话说在前头,企业过去了,你得给我保证服务到位,不能让人家受了委屈!不然我可不答应!”李达康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叮嘱。

“您放心,达康书记。我们正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保姆式服务。企业来了,就是宁川的座上宾,绝不让投资者寒心!”王江涛郑重承诺。

很快,在京州市政府的推动下,三家颇具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组团到宁川考察。

王江涛亲自陪同,详细介绍宁川经济走廊的规划、政策优势和配套服务。

他的务实和专业给企业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考察结束后不久,便正式签署了投资意向书,总投资额超过八亿元。

这件事让王江涛更加认识到局域合作的重要性。

在他的推动下,宁川与京州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产业延伸到科技、人才、文旅等多个领域。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阴角 洪荒:师兄啊师兄,我比你更稳健 他们那段交错的爱 洪荒:三霄弟子,掠夺词条! 完美:仙王开局,背负孔宣之名! 莲花楼之吻颈弑主攻略 老婆曾在千年前,一夕穿到今天? 洪荒:写个日记,通天咋就转性了 生娑珞 穿越后我靠修仙俘获千年狐妖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