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百姓相送(1 / 1)

一九九七年的年关,是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与忙碌中度过的。

金山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初步核定排名第九十二位)的消息,经过官方渠道的最终确认后,如同一声春雷,震撼了整个汉东省政坛

这个多年来戴着贫困帽子的山区县,竟然真的在王江涛提出目标后的短短两年内,创造了堪称奇迹的飞跃,怎能不让人侧目?

表彰与荣誉接踵而来。

汉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通报,对金山县取得的突出成绩予以全省表扬,并将其作为贫困地区艰苦奋斗、后来居上的典型,号召全省各县市学习金山经验。

吕州市委、市政府更是给金山县委、县政府记了集体一等功。

然而,对王江涛个人而言,最重量级的荣誉,是在一九九八年一月,由中组部评选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这份荣誉,沉甸甸的,全国范围内凤毛麟角,含金量极高。

它不仅是对王江涛个人能力和政绩的肯定,更是对金山县整体发展路径的认可。

授奖仪式在京城举行。

大礼堂内,庄严肃穆。

王江涛穿着周绘敏特意为他熨烫平整的深色中山装——依旧是那身陪伴他多年的旧衣,只是浆洗得愈发干净挺括,站在领奖台上,从主要领导手中接过那本鲜红的证书和闪亮的奖章。

台下掌声雷动,闪光灯此起彼伏。

王江涛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会场,看到了坐在前排的刘正东欣慰的笑容,看到了高育良赞许的目光,也看到了李达康毫不掩饰的激赏,甚至看到了坐在更远处、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的赵立春。

他心潮亦有起伏,但更多的是一种坦然与清醒。

他知道,这荣誉不属于他一个人,属于金山县五十万胼手胝足、艰苦奋斗的百姓,属于和他一起没日没夜拼搏的同事们,也属于在他身后默默支持的家人。

这份荣誉,是终点,更是起点。

授奖仪式后,更重要的机遇摆在了王江涛面前。

按照惯例和干部培养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干部,通常会被安排进入d校进行为期一年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深造。

这是组织培养和储备高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方式,意味着王江涛的政治生涯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广阔的阶段。

果然,不久之后,省委组织部的正式调令和学习通知便下达了:王江涛同志参加d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制一年,要求于三月初报到。

消息传来,金山县上下,心情复杂。

一方面,大家为王江涛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是对他能力和贡献的最好肯定,意味着他前途无量。

另一方面,浓浓的惜别与不舍情绪,也在干部和群众中弥漫开来。

王江涛在金山工作的这几年,尤其是担任县委书记的这三年,金山县发生了有目共睹的深刻变化。

路通了,产业兴了,县城变样了,老百姓的钱包鼓了,心气也高了。

他是金山百姓公认的好书记,是带领他们摆脱贫困的领路人。

如今,领路人要暂时离开了,而且这一去就是一年,未来是否还会回来,谁也说不准。

离别的日子定在二月最后一天。

王江涛利用临走前的这段时间,密集地安排了多项工作交接,找每一位县委常委和重要部门负责人谈了话,叮嘱后续工作的重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他再次走访了s206省道沿线、几个重点发展的乡镇、工业园区和农业基地,看了看一中建设已近尾声的新校区。

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和牵挂。

离任前的最后一次县委常委会,气氛格外凝重。

王江涛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简单回顾了这几年来和大家并肩战斗的历程,感谢了班子成员和全县干部的支持。

他动情地说:“同志们,我在金山的这几年,是我人生中最充实、最难忘的岁月。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乡亲,都让我深深眷恋。金山取得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走了,但心还留在这里。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把金山建设得更好!”

他的话朴实无华,却让在座的许多硬汉红了眼框。

常务副县长钱卫国代表班子表态:“江涛书记,您放心去学习!家里有我们,一定按照您定下的路子,守好摊子,迈开步子,绝不给金山丢脸,也绝不让您失望!”

散会后,王江涛回到办公室,仔细整理着物品。

那身挂着补丁的中山装,他小心地叠好,准备带走。

那些写满调研笔记和工作思考的笔记本,他一本不落。

还有儿子王金山用蜡笔画的一家三口,被他郑重地夹进了常用的工作手册里。

县委办主任赵卫国帮着收拾,看着王江涛简单的行囊,想起当年那个穿着补丁衣服来报到的大学生,不禁唏嘘不已:“江涛书记,时间过得真快啊……这一晃,你都成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要去d校深造了。”

王江涛笑了笑,拍了拍这位老大哥的肩膀:“老赵,金山是我的根,走到哪里我都记得。家里,就拜托你们多费心了。”

离别的清晨,春寒料峭,天色未明。

王江涛和周绘敏早早起身,父母王泽、林云和已经四岁多、虎头虎脑的儿子王金山也都起来了。

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离别的气氛,紧紧抱着爸爸的腿不撒手。

周绘敏细心地为丈夫整理着衣领,眼中含着不舍的泪花,却努力微笑着:“去了那边,照顾好自己,别光顾着学习,记得按时吃饭。家里有我,你放心。”

王江涛紧紧握了握妻子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又抱了抱儿子,亲了亲他的小脸:“在家听妈妈和爷爷奶奶的话,等爸爸回来。”

父母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用那种饱含了骄傲、牵挂与无限慈爱的目光,默默注视着他。

按照王江涛的意思,离任送行一切从简,不要惊动太多人。

然而,当他那辆熟悉的半旧吉普车驶出县委家属院时,眼前的一幕让他瞬间湿了眼框。

从家属院门口,一直到县城的主干道,再到通往县界的方向,道路两旁,不知何时,早已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群众。

有县委大院的干部们,有各个乡镇、村的负责人,有工厂的工人,有学校的老师,有市集的商贩,更多的是普通的农民。

他们静静地站在晨雾中,手中有的拿着自家的土鸡蛋,有的提着刚摘的蔬菜水果……看到王江涛的车子出来,人群微微骚动起来。

“王书记!一路顺风!”

“王书记,记得常回来看看啊!”

“王书记,保重身体!”

朴实无华的呼喊,此起彼伏,带着浓重的乡音,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

车子只能缓缓前行。

不断有乡亲挤上前来,将手中的东西往车里塞。

王江涛不得不一再让司机停车,打开车门,走下去,与伸过来的一双双粗糙的手紧紧相握。

“老哥,东西留着自家吃,心意我领了!”

“大娘,天冷,快回去吧!”

“大家的情义,我王江涛记下了!都回吧,都回吧!”

他的声音几次哽咽。

卖豆腐的三婶挤到车前,塞进来一包还冒着热气的豆腐干:“涛娃子,带着路上吃!”

大伯王洪涛提着一块腊肉,硬是塞进了车里:“拿着!京城东西贵!”

老支书握着王江涛的手,老泪纵横:“江涛,你是咱金山的大功臣!咱们……舍不得你啊!”

看着这一张张熟悉而真挚的面孔,感受着这如山似海的深情,王江涛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他站在车旁,向着送行的人群,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三躬。

这一刻,什么全国百强县,什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都比不上眼前这万民相送的场景,更能衡量一个干部的价值。

这,就是最高的荣誉。

吉普车在人群的簇拥和目送下,缓缓驶离了金山县城,驶向了通往省城、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道路。

王江涛回头,通过后车窗,望着那在晨光中渐渐远去的群山和县城轮廓,望着那些久久不愿散去的身影,在心中默默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金山,永远是我的家乡!这里的父老乡亲,永远是我的亲人!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同时穿越,我成了黑暗迪迦 狂少杨辰秦惜 试剂里的火焰 灵异系统之逆世传奇 重生团宠:大小姐今天开始洗白 抢兄弟妻后失忆!他又陷了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抗战烽火:德械虎贲,龙战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