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就是列强 > 第254章 表态

第254章 表态(1 / 1)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柔地洒向大地,整个魏国仿佛从沉睡中悠然苏醒。

距离大海十馀里,淡淡的咸风依旧悠悠扑鼻。一片占地数百亩的棕榈林,恰似一片广无垠的绿色海洋,置身其中仿佛极易迷失方向。

棕榈树历经数年精心培育,已然高大挺拔,其宽大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成熟的棕榈果一串串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宛如一个个金色的小灯笼,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铄着诱人的光芒。

马奎头戴斗笠,脖子上搭看一条湿毛巾,眯缝看眼睛,微微弯下腰,手持镰刀,背看竹篮,在棕榈林间熟练地穿梭着,小心翼翼地用镰刀割下一串串棕榈果。

与他一同劳作的,还有众多镰客,他们的装扮大致相仿,都在殷勤地忙碌着。

“砰一—”忽然,前方一名镰客不慎从棕榈树上跌落,背篓中的棕榈果散落一地。

不远处,负责接收棕榈果的工人见状,急忙上前将他扶起来,赶忙拿出红花油,仔细地揉搓看他受伤的部位,让他暂且缓一缓。

紧接着,又赶忙端来汤药,以缓解可能出现的中暑征状或是内伤。

在这片棕榈树林里,这样的意外实在太过平常。

与大多数人一样,马奎对此场景已司空见惯,只是像敏捷的猴子一般,不停地在树上爬上爬下,将背篓装满后,便倒入大竹盆中,随后由运输工人送往后方。

“哗啦啦!”马奎将满满一背篓的棕榈果倾倒入竹盆中,而竹盆则放置在装有轨道的小车上。

一竹盆的棕榈果,少说也有两三千斤,凭借着底下的轨道,只需两个人便能轻松推动“拿着!”倾倒完一背篓棕榈果后,监工端坐在椅子上,眼皮都未抬一下。

唯有一旁的计货员递给他一根红头黑尾的竹签。

这竹签仅有食指般大小,却是计货的重要凭证。一背篓映射一个竹签,一个竹签则意味着一个铜元。

手脚熟练些的,一天干个二三十背篓并非难事,如此算来,可比单纯做麦客赚得多。

马奎将竹签小心地塞入怀中,又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劳作之中。

不多时,就在他感觉脚步如灌铅般沉重,汗水如雨般洒落时,林间响起了清脆的敲锣声:“吃饭了,吃饭了!”

杂粮米饭管够,搭配着咸菜、箩卜、海鱼,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骨头汤,这便是他们的伙食。

“咦,这是什么肉?”蹲在林地里,众人正埋头吃着米饭,忽然对着饭盆里的白肉露出惊奇之色。

这时,正悠闲吃着红烧肉配煎带鱼的监工抬起头来,说道:“鲸鱼肉。陛下怜惜你们劳作辛苦,所以特地为大家准备了鲸鱼肉,都吃吧!”

“陛下万岁!”众人反应迅速,立刻齐声高呼起来。

马奎也不例外,吃着鲸鱼肉,心中不禁感慨:不愧是王室安排的活计,就是大方!

休息了片刻,林间忽然飘起雨来。对此,众人早已习以为常,依旧身着单衣、头戴斗笠,在棕榈树间上下忙碌地割弄着。

监工也并未催促,只是悠然地看着。多劳多得,大家愿意歇就歇着,只要不消极怠工,或是破坏棕榈树便好。

每人每天十背篓是底线,若是今日未达标,明天便不用来了。

马奎十分珍惜这样赚外快的机会。趁着秋收结束不久,年前这段时间,他就想着多挣些钱,好让一家人过个好年。

“十八!”马奎书着手中的竹签,此时他已疲惫不堪,直接一屁股坐下,用腰间的竹筒打满淡盐水,咕咚咕咚地大口喝起来。

一筒不够,他文喝了一筒,这才缓过神来。

“今天干满二十筐,就能挣二十个铜元,足够给儿子买双雨靴了,这样他去学校就不怕湿脚了!”他低声嘀咕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

如今的生活与往日相比,简直就是在天堂。

就在此时,忽然一队人马闯入林间。他们身着鲜艳的衣裳,背着长枪,个个身材魁悟,面色严肃。

所有人皆是一愣,紧接着便被招呼着下树,接受检查。

每个人都被搜了身,就连监工也未能幸免。所有人都感到莫明其妙。胖监工更是吓得浑身打哆嗦,脸色涨得通红。

只见一个三四十岁模样的男人,身着绸缎衣裳,微微躬着身,在前边小心翼翼地引路,脸上堆满了谄媚之色。

而在他稍后半步的位置,是一位简装打扮的青年男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不时地指指点点,聆听看前方汉子的讲解。

此时,就算再迟钝的人,也明白是大人物来了。

“封主事!”胖监工忽然被叫过去,心中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凑上前去。

“你负责这片棕榈田,详细说说情况!”封主事语气急促,“长话短说,别浪费时间“是!”监工连头都不敢抬,生怕冒犯了这位贵人,赶忙说道“这片棕榈田在1858年中旬开始种植,树苗是从巴达维亚引进的。经过三年多的悉心培育,如今已到了收割期。

棕榈田占地五百亩,每亩仅种植八棵树,现在已进入结果阶段,每棵树顶多产一两串果子,每株产量大概在五六十斤左右”

“产量这么低?”年轻男子面露惊奇之色,“那亩产岂不是只有四百斤上下?”

封主事的脸色明显一紧。胖监工见状,心中慌乱,急忙解释道:

“本土的棕榈树产量更低,亩产仅有一半。而且本土棕榈树的产油量只有一成,咱们引进的油棕产油量则有两成。”

“恩!”徐炜轻轻点头,未再多言。

他深知,非洲油棕相较于东南亚本土的野棕榈树,不仅产量更高,出油率也更可观。

粗略按照产油量来计算,一亩油棕抵得上四亩野棕榈。

所幸树苗是从荷属东印度引进的,荷兰人积累的种植经验,让魏国不必一切从头摸索,大大降低了沉没成本。

不过就算如此,这也是入门经验,种植棕榈树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他之所以热爱棕榈树,只是因为棕榈油的用途极为广泛。

它既可以用来制作肥皂,也能充当食用油,还可制成蜡烛。

在轻工业领域,它既是润滑剂,也是皮革的软化剂,同时还能作为金属的冷却剂。

简单来说,在鲸鱼资源逐渐紧张的十九世纪,棕榈油成为了鲸鱼油的优质替代品。

要知道,鲸鱼油每年的市场须求量约六十方吨左右,每吨棕榈油价值三英镑,这意味着欧洲市场对棕榈油的须求价值近两百万英镑。

在亚洲市场,更是潜力巨大,光是大清数亿人口的照明须求,就是一个超过千万两白银的巨额市场。

以至于如今东南亚的野生棕榈树产量已无法满足须求,迫使魏国从非洲进口棕榈油,制成蜡烛后销往大清。

仅魏国出口至大清的蜡烛,价值就超过百万两白银。

“肥料用得多吗?”徐炜继续问道。虽然他对棕榈树的种植细节并非了如指掌,但深知肥料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用,用!”胖监工忙不迭点头:“用的是鸟粪,每亩地撒了百来斤呢,所以树长得快。从巴拉维亚来的人说,正因为施肥充足,才早熟了,不然少说还得等明年。”

“百斤?”徐炜慢慢走近棕榈树。

在树林的一角,已然堆起了一座座棕榈果的小山,金色的果实堆积如山,散发着淡淡的果香。

他掂量了一下一串果子,感觉颇为沉重,确实长势不错。

“不够!”徐炜思索片刻后,随口说道,“可以进行试验性地多施肥,不要怕增加成本。这果树能生长几十年,每年都能结果,朝廷日后对棕榈油的须求极大。”

“是,是!”二人赶忙点头,态度躬敬至极。一旁观看多时的镰客们,也纷纷不由自主地弯下腰,不敢直视这位大人物。

徐炜漫步在果林间,看着一棵棵粗壮的果树,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心中不断盘算着收益。

一亩地400斤,五百亩就是二十万斤,出油率按两成计算,便是四万斤。

按照魏国如今制成的十斤大蜡烛来算,可得四千根,每根蜡烛售价一块银龙,这一次采摘就能收获四千块银龙。

而这仅仅是一次的采摘量。油棕每月可采摘两三次,即便保守估算,一年也有二十次如此算来,五百亩棕榈田一年产值高达八万块银龙。

而如果仅仅出口棕榈油,五百亩地也才二十吨,价值六十英镑。

原材料与深加工后的成品之间,相差上百倍。

这就是工业国的厉害。

“做成蜡烛,扣除人工、肥料、病虫害损耗等成本后,收益约一万块银龙,每亩在二十块银龙左右,四英镑。”

徐炜露出一丝笑容。

这还只是油棕的青年期,随着树龄增长,产量会逐渐提高,可持续采摘二三十年。

而且,甘蔗种植领域竞争愈发激烈,如同红海一般;而油棕种植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恰似一片蓝海,前景极为广阔。

“咱们目前共有多少亩棕榈田?”徐炜迫不及待地问道。

“今年进入采摘期的不多,仅有两千亩左右。明后年将迎来成熟期,大概会有一万亩左右—”封主事面露难色:

“原本计划种植一百万亩,但由于树苗供应不足,人力也匮乏,再加之种植经验欠缺,导致树苗存活率过低。三年过去,实际只铺开了两万亩。”

两万亩,每亩赚二十块银龙,那就是四十万块银龙。这样一算,徐炜心中不免有些不太满意。

“要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一百万亩,还需要多久?”徐炜收敛心神,直接问道。

听到魏王的语气略显生硬,封主事赶忙低下头,声音颤斗地回答:“还需要七八年。”

“废物!”徐炜低声斥骂道。话虽如此,他却并未强迫封主事采取激进的方式推进种植计划。

凡事皆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徐炜心里清楚,这些官僚为了完成任务,极有可能强占农民土地,逼迫他们种植棕榈树,亦或是强行霸占他人已有的棕榈田。

而这一切势必会打着魏王的旗号,最终损害魏国的根基。

所以,封建时代做君主其实很简单。

只需克制自身欲望,便能让国家稳定发展。

“暂且不要大规模铺开种植了!”就在封主事绞尽脑汁,想着如何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时,徐炜突然说道:

“尚未动工的种植计划,就此搁置。内务府当下最紧要的任务,是培育新的油棕树品种。

目前的产量实在太低,而且病虫害影响严重。要大规模地选育优良品种,切不可急躁”

“争取让引进的油棕与本地的棕榈树进行杂交,使其更适应本地的病虫害环境,说不定产量会有所提升—”

稍作思考,徐炜便意识到短时间内极速扩张种植面积的弊端:

在没有进行充分选种、育种的情况下,只能有树苗就移栽。

只求尽快扩充棕榈田规模,注重效率不注重质量,从而让品种良菱不齐,亩产自然难以提高。

因此,徐炜果断决定暂停扩张,先稳固基础,培育良种。

虽然他并非农业专家,但大致的操作思路还是明晰的,在农业上,无外乎选种、杂交这两项关键措施。

近有前文提到的欧洲约克夏猪、来航鸡,远有古代河西马、河曲马,几乎都是通过杂交培育得出的优良品种。

封主事闻言,暗自松了口气,只要不追究责任就好。他赶忙拍着胸脯保证:“请陛下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一年之内必见成效!”

“胡言乱语!”徐炜一听,当即斥骂道,“选苗一年尚可,杂交育种岂是一年能完成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是!”封主事又紧张得颤斗起来。

徐炜警了一眼畏畏缩缩的镰客们,此刻也没了与他们交流的心情,说道:“去买十只鸡来,让大家开开荤。”

言罢,便转身离去。

封主事和胖监工二人顿时如释重负。

回到别墅,徐炜见到了一批来自南洋各地的商人,他们各个身家丰厚。

徐炜并未象以往封建君主那般对商人持有鄙夷态度,反而和颜悦色地与他们商谈起魏国的经商环境。

来自菲律宾的乔富贵老爷子眼含热泪地说道:“有魏国在,我们华人便有了坚实的靠山,终于能挺直脊梁做人了。

陛下,洋人实在太黑心了,明目张胆地抢夺我们的财富,华人在海外过得太艰难了”

徐炜紧紧握看他那养尊处优的胖手,郑重表态:“魏国在各地都设有大使馆或领事馆,你们但凡遇到重大事情,都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若他们无法做主,我定会亲自为你们主持公道。”

这番话,让一众华商大为感动,纷纷表示愿意为魏国捐钱。

徐炜则微笑着摇头:“诸位,我并不缺钱。只要你们愿意来魏国经商,哪怕只是像狡兔三窟那样,在魏国开辟一个落脚点,我都是热烈欢迎的!”

“落个产业,比捐钱更有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竟是水怪 野火烧灼翎 烽火凰途之天命凤女 八零换亲,娇软美人嫁绝嗣大佬一胎三宝 假如沈文琅早点发现高途是欧米伽 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 序列公路:不要掉队! 凡人修仙:我有随身灵田 天龙八部后传之风云再起 明末饿殍:开局召唤游戏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