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月底求月票当稻米飘香,颗粒归仓之际,魏国的甘蔗也相继迎来了成熟时节。
每到这个时候,许多平日里闲散的帮工,或是码头的苦力们,都会纷纷请假,前往甘蔗地劳作。
在码头扛包,不仅食宿自理,每日所得顶多也就十枚铜元。
可要是去地里当镰工砍甘蔗,工钱至少十五枚铜元起,不仅包吃包住,还能吃上肥美的肉块,喝上醇香的米酒。
这般算下来,光是食宿就能省下不少钱,实实在在是多赚了。如此好事,谁会不愿意去呢?
因此,一时间码头的工人骤然减少了三四成。往日里需要争抢的活计,如今倒是人人都能轻易揽到,可谓是双赢的局面。
晨曦初露,大山便领看一众部落汉子们走出了山林。
他们个个身背镰刀,头戴斗笠,脚蹬草鞋,身上还残留着山林间的枝叶。
“大山,去砍甘蔗真能赚到钱吗?”这时,生性胆怯的表弟望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以及偶尔疾驰而过的马车,心中满是慌张。
他紧紧抓着大山的腰带,傻愣愣地问道。
大山回过头,只见身旁的亲朋好友们皆是一脸茫然与胆怯,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安慰。
这也难怪他们如此畏惧。去年,魏军闯入大山深处,将一个抗税且聚众袭击周边村落的部落连根拔起。
部落中奋起反抗的青壮男子皆被屠戮殆尽,老弱妇孺则被并入其他部落,年轻女子更是被变卖。
偌大的一个部落,眨眼间便灰飞烟灭,只留下一片焦土与灰烬。
虽然他们部落因此得了些好处,多分了几块土地和山林,但魏军的狠辣手段,却如噩梦般深深刻在他们心中,令他们至今心有馀悸。
这些年来,魏军虽未频繁深入山林,但隔三岔五便会以杀人立威。
但凡遇到那些骨头硬、不听话的部落,不是被无情剿灭,便是被迫迁入更为荒芜的山林深处苟延残喘。
自由虽可贵,可又有谁能狠下心来决然迁移呢?越是往山林深处,越是荒无人烟,就连盐巴都成了稀罕之物,只能像野兽一般茹毛饮血,过着原始的生活。
所以,大山所在的部落一直小心翼翼,安分守己,每年都会按时向朝廷进贡十张兽皮、二十石大米。
许多人以为魏国不过是个庞大的部落,可大山多次往来山外,深知魏国的强大,心中丝毫没有抗衡之意,一心只想带领部落融入魏国。
而想要融入,便得出山,学说官话。
于是,这一次,大山带着十几个亲近的兄弟出山,打算靠打零工赚钱。
“我怎么会骗你们呢?”大山一脸认真地说道,“咱们只要干上一天活,就能换回一捧盐。
你们谁不想在肉汤里撒上点盐,打猎的时候更有力气?”
众人听闻,纷纷点头。在这雨林深处,盐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兽皮和粮食,堪称硬通货。
而且,盐与铁一样,都牢牢掌控在魏国手中。
带着这群亲戚好友,大山丝毫不觉得累赘,一路上耐心地解释着各种事物:
“瞧见没,那是马车,是魏人驯服的四足牲畜,它既不咬人也不吃人,只吃草料和粮食,既能拉货,又能载人赶路———”
“那边那个是酒肆,是招待外乡人吃饭喝酒的地方,只要给了钱,就能随意吃喝。”
“魏人的酒更好喝吗?”表弟忍不住眨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山问道。
“那可比咱们自酿的果酒好喝多了!”大山吧唧了下嘴,脸上满是回味无穷的神色。
路上的行人见他们这副野人般的模样,纷纷避之不及,但也并未表现出太多畏惧。
大山背着一捆兽皮,来到村子里的杂货铺,换得了十块钱。
他用这些钱买了三石糙米、五斤盐、二十斤咸菜、两条腊肉、十条咸鱼,还添置了一口大铁锅、十几张吊床,以及两盒蚊香,十块钱花得一干二净。
紧接着,他依照上半年的记忆,找到了之前帮忙收割稻米的大户人家。
谁知,那老汉却直言道:“我家今年不种水稻了,全都改种甘蔗了。”
“我们可以学!”大山咬了咬牙,坚定地说道。
“好!”老汉笑道,“要是你们干得好,我就把你们推荐给其他人。”
于是,十几人跟着老汉来到了庄稼地,只见大片的甘蔗地,才收割了三分之一。
不远处,一排吊床挂在树干上。
这是一片足足百亩的甘蔗地,在人均仅有十亩地的魏国,拥有百亩田地堪称奢侈。
“我儿子在当兵,这百亩地可是用命换来的。如今种了甘蔗,你们可得好好干!”老汉的话语中,半是眩耀,半是威胁:
“还是老规矩,一天十枚铜元,包三餐。谁要是偷懒干不好,立马卷铺盖走人。”
“草根,你过来教教他们!”老汉转头对着充当监工的佃户说道。
“好嘞!”草根应了一声,走上前来。
他有着典型的马来人相貌,待老汉转身离开,立刻挺直了腰杆,说道:“都跟着我学,我只教一遍。”
就这样,一群来自山里的达雅人开始了在甘蔗地的收割生活。
大山这才真切体会到砍甘蔗的艰辛。水稻植株矮小,秸秆轻便。
而甘蔗地里密不透风,潮湿闷热,人在其中,水分流失极快。
而且,甘蔗叶边缘尤如锋利的锯齿,收割时稍不留意,手臂、脖颈等裸露的皮肤就会被划伤,汗水渗进伤口,更是疼痛难忍。
甘蔗地蚊虫滋生,叮咬得人浑身是包。
而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捆绑甘蔗,那粗壮的杆子不仅收割费力,捆绑起来更是笨重无比,极其耗费体力。
原本一天能收割一亩水稻,可砍甘蔗一天半才能收割一亩。
“都来喝大麦茶解暑!”监工草根大声吆喝着,身旁还摆放着一桶桶的糙米饭,一桶青菜叶权当菜肴。
令这些镰工欣喜的是,每人的碗里都有两三块银元大小的肥猪肉片。
一直忙碌到夜幕降临,镰工们才得以歇息。
他们爬上挂在树上的吊床,点燃用各色草药和植物制成的蚊香,这才能勉强睡个好觉大山深知大家第一次出山干活,体力消耗大,半夜肯定熬不住。
所以他文特意熬了一锅粥,拌上咸菜和腊肉,让大家美美地喝上两碗,才安心睡去。
有了这群生力军的添加,三天后,百亩甘蔗终于收割完毕。
随后,他们又充当免费劳动力,将甘蔗搬上板车,运往附近的制糖厂,又足足忙活了两天,才全部送完。
终于,大家伙拿到了第一笔工钱:七十五枚铜元。
“一斤盐只要两铜元。”大山笑着说道,“咱们这下能买三十多斤盐了。
不过,大家难道不想买点鸡鸭回去饲养,不想给阿妈、阿姐买点布料做身新衣裳?”
“想一—”众人齐声高呼。
“好,那咱们继续干!”
于是,一行人又忙碌了一个来月,直到甘蔗收割季彻底结束。
最终,人均赚得了三块龙洋,大家伙各个喜笑颜开。
结果,大山一个没留神,竟看到许多人怀里抱着酒坛,嘴里叼着香烟。
一个月的辛苦,半数化为了这些。
他顿时气急败坏,怒喝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我看魏国人也这样啊!”众人一脸委屈地说道。
大山苦笑不得:“魏人说的对,学坏容易,学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