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殿内,赵煦索性将一张榻椅移到了窗边。
上半夜赵煦就直接躺在榻椅上休息,直到破晓将至,赵煦被候在窗边的郝随叫醒
看着天际渐渐泛白,赵煦振作精神盘膝打坐。
体内太玄真气缓缓运转,一丝丝清凉之气从星空中聚集而来,自百会穴灌入。
受到清凉之气的刺激,体内太玄真气运转速度明显加快,相比于其他时间修炼,简直是乌龟与野兔的区别。
约莫半个时辰以后清凉之气忽然断开,赵煦从沉浸式修炼中醒来。
再睁眼,远处天际已经彻底亮白,淡黄色晨光照耀,也彻底遮住了太白星的光辉。
赵煦松了口气,略有些失望。
相比于昨日,这一次的清凉之气明显少了很多,也没能从漫天星辰中看到更多功法秘籍。
这也在赵煦意料之中,昨日那种明悟应该是自己来到这世界的最大机缘,不太可能每日都能重复。
但能保持每日在破晓时修炼,得到启明星加持,自己的武功进境也绝对能惊掉天下高手下巴。
《太玄经》估计再有一个月就能小成,到时候真气初具规模,就可以开始练太玄经上的身法招式。
到了这个阶段,以《太玄经》的玄奥,估计在武林中怎么也算得上一名高手了。
只是不知道大成、圆满又需要多久?
想想《侠客行》中的石破天,赵煦叹了口气,人与人的差距真的可能比天大。
自己在开挂的情况下,都没把握多久能将《太玄经》练到圆满,但别人却全靠自己一天之内就能做到。
“搞不好狗哥就是个人形挂。”
心中默默吐槽一句,赵煦补了个回笼觉,然后在宫女的伺候下洗漱更衣用膳,准备日常请安。
事情并没有出乎赵煦的猜想。
这才第二日,赵煦在向高滔滔请安时被告知,高俅在宦官刑讯之下招出了幕后主使,但最终因伤重不治丢了性命。
至于其背后的靠山,乃是汴京城下鬼樊楼一位号称尊信洞主的逆贼。
太皇太后已下懿旨,命皇城司派出了数十位高手潜入鬼樊楼,务必将逆贼正法。
樊楼,位于汴京皇城东华门外的景明坊中。
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彼此之间有飞桥栏杆相连,宏伟壮丽,是汴京七十二家正店之首,代表着汴京的繁华。
而所谓“鬼樊楼”,则是与繁华映射的暗面。
汴京城,城摞城,自古而今,汴京所处位置遭遇多次黄河决堤淹没,又重新在遗址上再建新城。
种种特殊原因,造成了汴京城下有太多未被彻底堵死的古城遗迹和排水信道,空间巨大。
随着汴京越发繁荣,也有越来越多的鬼魅和罪犯聚集在这地下空间,对汴京城的治安造成了极大破坏,故被称之为鬼樊楼。
时至今日,已无人能够知晓汴京城下到底有多少人如同老鼠一般生存,又有多少罪犯和组织隐匿其中。到了令汴京城民谈之色变的地步。
在仁宗、神宗等朝,都曾下大力气进行过专项打击。
皇城司亦曾下令用泥土、砖石填塞一些关键洞口,以期捣毁这些巢穴,但因其系统过于庞大,终难根除。
久而久之,汴京城许多悬案经常都会被扣在鬼樊楼头上。
听闻此事赵煦根本没有什么惊讶,一如往常般请安、听政,然后回到福宁殿修炼《太玄经》。
直到半月后,一身风尘的梁大宦返回宫中。
当看到他孤身一人时,赵煦心里咯噔了下。
现在的局面,皇宫中的御医他是一个也不能相信,可除却御医,整个天下也就逍遥派几人的医术能让人放心。
如果连薛慕华都带不回来,无崖子就更不可能了。
“官家放心。”
梁大宦看出赵煦的神色异常,抢先道:“神医薛慕华已在金明池水心殿中等侯。”
赵煦皱眉问道:“为何不立刻进宫?”
梁大宦低声道:“此事说来话长。”
“内臣自出宫以后,便发觉有一队人沿路尾随。”
“为不眈误时间,加之内臣对自己武功颇有自信,便佯装不知,将人引至偏僻处。”
“岂料尾随之人武功皆是不凡,最弱者都有皇城司押司官的水准,其中一名貌美女子使一种怪异功法,可吸纳我攻去的真气再挪往反伤于我。”
赵煦听到这里,越发觉得奇怪,问道:“斗转星移?”
可梁大宦却摇了摇头:“臣在岭南时曾与慕容家之人交过手,斗转星移虽然玄奥,但却不敌葵花宝典。”
“但那女子不同,所学武功几乎是完全克制葵花宝典,若非内臣功力远高于她,几乎无法胜之。”
“他们十馀人围攻之下,臣渐渐不敌打算脱身时,岂料那女子忽然反水,将同行之人屠戮干净,并主动摘下面纱表明身份。”
赵煦也被这反转弄得更加好奇:“她是谁?”
梁大宦答道:“京师名妓,李师师。”
“李师师?”
赵煦皱眉,感觉对这个名字颇为熟悉,但又具体想不起来。
梁大宦提醒道:“半月前琼林苑中,与两位苏相公同游园林的女子中就有她。”
赵煦脑海中立刻想起来当时看到的女子。
如雨后荷花般出尘,肤若白瓷,眉不描而黛,虽一眼却让他当时印象深刻,只是彼时刚遭刺杀,晚些又开始习武,就将她忘了。
“她的武功很高?”
赵煦还真没想到过这样一名美女,却有能围攻梁大宦的武功。
梁大宦点头确认道:“比之四大恶人段延庆,也就差上一点了。”
在梁大宦这里,四大恶人成了计量单位。
但赵煦却不会小瞧这个单位。
段延庆的拐杖与一阳指结合苦练多年,内功深厚,江湖上能胜过他的人不说屈指可数,但也绝对不多了。
慕容复都在段延庆手下吃了亏,如此来看,这李师师竟然能和慕容复不相上下?
“她武功如此之高?是何来历?”
“她说,她乃《魔门》弟子,但不想当魔门的棋子,想在官家这里搏一条出路。”
赵煦皱眉:“魔门?”
梁大宦深呼口气,沉声道:“她说,魔门源自汉朝,兴盛于唐,武曌乃其祖师,而今魔门中人打算重现,日月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