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天幕:老祖宗,这盛世如你所愿 > 第275章 七十六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

第275章 七十六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1 / 1)

“北方草原上崛起的蒙古帝国,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了金国。”

“此时,北孔的衍圣公孔元措,深感不安,他担心新兴的蒙古人会清算金朝的旧臣。”

“于是,他又做出了一个选择。”

“他再一次,选择了跟随金国的败兵,南逃。”

“但这一次,他没能跑掉。”

“不久后,蒙古人将他捉回了曲阜。”

“就在孔元措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蒙古的统治者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他们权衡之下,重新确立了孔元措的衍圣公地位。”

【我们蒙古也要有自己的衍圣公!】

【笑死,这衍圣公怎么跟传国玉玺似的?】

【正统性认证标识。】

“然而,孔元措去世后,并未留下子嗣。”

“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便册立了他的弟弟孔贞,为新的衍圣公。”

“这看似解决了传承问题,却为后续的波折埋下了伏笔。”

“到了忽必烈时期,孔贞的出身突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只因他的生母,在丈夫死后,曾改嫁给一个李姓人家。”

“蒙古朝廷认为,这样的血统,已经“不正”了。”

“于是,孔贞的爵位被罢免。”

“此后长达四十三年的时间里,“衍圣公”的爵位,在北方一度空悬。”

“忽必烈灭亡南宋后,曾试图将南孔的衍圣公召至大都,希望他们回归曲阜祖地,重掌祭祀。”

“但南孔家族却以“先世庙墓在衢州”为由,拒绝了北迁。”

【南孔这一脉还挺有骨气的!】

【楼上别脑补了,这就是当时记载的真实原因,就是说祖坟和庙都在衢州,走不开。压根不是什么不愿给外族打工,后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子夏传下来的那帮法家弟子,都比这帮后人更能代表孔夫子。】

“这一中断,便是四十三年。”

“直到元成宗时期,朝廷才最终从孔氏家族的旁支中,找到了一个叫孔思晦的人,认定他为孔子嫡长孙,并册封其为衍圣公。”

“从此,元、明、清三代的衍圣公,都出自这一脉。”

苏铭顿了顿,补充了一句。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孔思晦的身份,在历史上也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甚至有说法认为,他的身上,可能带有蒙古血统。”

“这无疑为‘衍圣公’的历史,又增添了几分复杂的色彩。”

“时间流转,到了明朝。”

“面对一个从乞丐一路爬上皇位的朱元璋,衍圣公的内心是极其看不起的。”

“他们认为自己血统高贵,是圣人之后,岂是一个“乞丐”出身的皇帝,可以相提并论?”

“老朱召见,他们敢称病婉拒。”

“在自己的封地上,更是仗着血脉,胡作非为。”

“明成化四年,时任衍圣公孔宏绪,凭借其爵位和家族影响力,在地方上竟公然奸淫良家妇女四十余人,甚至为此杀害了四条无辜的生命。”

“然而,即便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明朝的皇帝也因其‘圣人后裔’的名头,只是对其进行申斥,并未处死。”

【孔子:我尼玛!早知如此,老子当初就应该把你们这群废物射墙上了!】

【孔府占有的土地和佃户多到吓人,他们家留存的那些租佃记录,现在都成了研究明代经济史的重要材料。】

【冷知识:孔子的后人是不能被处死的。】

【热知识:孔子其实是没后代的,直系早就断了。】

【老朱:666!我刀都磨好了,你跟我说这玩意儿不能杀?】

【笑死,孔子活着的时候都只是个落魄贵族,贵族阶层的最底层,没想到他的后代倒是摇身一变,成了碰都不能碰的世袭圣人了!】

“明朝皇帝对他们客客气气,他们却丝毫不买账,傲慢至极。”

“然而,当大清的铁骑挥舞着屠刀入关时,他们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他们迅速变得老实起来。”

“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后,同年九月,清军的多尔衮便将都城从盛京迁到了北京。”

“此时,一篇文章,便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多尔衮的手中。”

苏铭的声音里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讽刺。

“这便是时任衍圣公孔胤植,亲笔撰写的《初进表文》。”

“……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率土归城,普天称庆……”

“字里行间,满是谀词如潮。”

“仅仅到了第二年,清廷颁布‘剃发易服’令,江南百姓为此掀起了一场场浴血抗争。”

“而这位衍圣公,又干脆利落地写了一篇《上剃头奏稿》,送了上去。”

“文中,他高度赞扬清廷推行这一政策的‘圣明’,认为这是‘移风易俗’的正确举措。”

“而就在衍圣公写这篇奏稿时,那些远在沙场,为了保卫衣冠而血染疆场的汉家儿女,却纷纷倒在了清军的屠刀之下……”

苏铭忍不住摇摇头,唏嘘道:

“当初留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古训的孔夫子,要是知道自己的后人,在千百年后,为了苟活,毅然决然的剃发,屈服于外族的统治,不知会作何感想……”

“不过,你们以为这种灵活的政治姿态,到此就结束了吗?”

他轻哼一声:

“到了清末,山东沦为德国的殖民地,时任第七十五代衍圣公孔令贻,竟然敲锣打鼓,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画像,迎进了孔府之中,立为神位,日日供奉。”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当时的革命家章太炎。”

“他为此专门发文,号召山东的民众‘无畏衍圣公’,转而支持义和团的反抗斗争。”

苏铭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时间来到抗日战争时期,蒋校长深知‘衍圣公’这块招牌的象征意义。”

“在山东即将全面沦陷之际,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派人火速赶往曲阜,将身处险境的衍圣公,‘救’到了当时的陪都武汉。”

苏铭特意在“救”字上,加重了读音。

“这背后的考量,已经超出了个人安危的范畴。”

“试想一下,如果孔家人的府邸里,挂上了日本天皇的照片,那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打击和政治宣传上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校长为了孔家这最后半张脸,也算是操碎了心。】

【冷知识,在老蒋派人去接衍圣公之前,曲阜那边已经跟日本军官眉来眼去了[doge]】

【留在曲阜的一些孔家人,大摆筵席宴请日本军官,为所谓的‘共荣圈’唱赞歌,照片现在都还能搜到。】

【老蒋把嫡系接走了,留在曲阜的旁支马上就跟日本人合影,你猜要是日本真的赢了,孔家会不会第一个投降?】

【这还用猜吗?肯定啊!】

直播间的弹幕,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

就在这时,一条犀利的弹幕,突然出现。

【七十六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

而这之后,弹幕就像是商量好的似的。

全部都在刷这条弹幕。

刹那间,整个直播间都被弹幕淹没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从灵农肝成万法真仙 主角团有挂还这么卷,不要命了? 大鹅和反派上婚综后,嘎嘎精彩! 系统通万界,我妈的小卖部被抢空 超频神探 三国:蔡琰赖上我,真香 医院通古今,上交国家后我躺赢了 仙途风云录 穿成超稀有幼崽,被全星际团宠了 困兽,生路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