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学阀(1 / 1)

“但最可悲,也最讽刺的是。”

“二程和朱熹活着的时候,他们的学说非但不受重视,反而处处遭受打压。”

“因为他们的根本目的,除了重塑社会道德标准,同样也包含了对皇权的限制。”

“就拿集大成者朱熹来说,公元1196年,当时南宋的主和派宰相韩侂胄,为了打击政敌,也就是朱熹所属的主战派,唆使御史罗列了朱熹的‘十大罪状’。”

“其中不乏一些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的花边新闻,比如‘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家妇不夫而孕’之类的。”

“当时的宋宁宗赵扩,本来就对朱熹天天在耳边念叨什么‘清心寡欲’、‘格物致知’烦透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大笔一挥,就把朱熹给贬官了。”

“然而,事情最吊诡的地方出现了。”

“朱熹在告老还乡前,上交了一份谢表,也就是《上封事》,里面写下了一句让后世争论不休的话——‘谅皆考覆以非诬’。”

“意思大概是,我相信御史弹劾我的这些罪状,都是他们仔细考证过的,并不是诬陷。”

“看上去朱熹似乎是当众‘承认’了,这些足以让他万劫不复的罪名。”

“即便后来朱熹被平反昭雪,官方的《宋史》也明确记载他是被诬陷的,但这两个字,成了他永远也抹不掉的黑点。”

“事实上,古代御史台的官员弹劾别人,可以‘闻风而奏’的。”

“道听途说就能给你扣上大帽子,根本不需要铁证。”

“朱熹本人到底有没有做过那些事,他为什么要‘承认’,距离南宋八百多年的我们,已经很难考究清楚了。”

【这有啥难考究的?他自己都认了,还能是假的?就是个伪君子!】

【楼上是真天真还是假天真?皇帝和宰相联手要搞死你,你是承认罪名然后滚回家养老,还是嘴硬到底然后全家老小整整齐齐?】

【我小学因为打架写过悔过书,但写肯定不是真心的,因为我不觉得是自己错了。】

苏铭重重地叹了口气,车轮碾过城砖的缝隙,发出轻微的颠簸。

“朱熹恐怕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在他死后,他一生坚持的学说,会被他掌权者捡起来,奉为至宝。”

“掌权者们惊喜地发现,这套‘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简直太好用了!”

“只不过,适用的对象不应该是我们自己,而应该是天下的百姓和读书人才对!”

“于是,理学最恐怖,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异化,出现了。”

“那就是——学阀的诞生!”

【它来了它来了!】

【没办法,谁让这东西那么好用呢「摊手」】

【知识垄断才是最恐怖的,而明清时期的朝廷借着朱熹的手做到了。】

“朱熹生前,呕心沥血,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做了详细的注解,编成了《四书章句集注》。”

“他自己曾说:‘若理会得此《四书》,何书不可读,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处!’他甚至在临死的前一天,还在修改书中的注解,真正做到了‘毕力钻研,死而后已’。”

“但就是这样一本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著作,在他死后,从元代开始,到明清两代,被朝廷定为科举考试的唯一标准答案!”

“想要当官?可以,你必须按照朱熹的注解来答题,一个字都不能错!”

“任何与朱熹注解不符的个人见解,都是‘异端邪说’,直接黜落!”

“这就彻底垄断了儒家经典的解释权!”

“围绕着程朱理学,一个庞大的朱门弟子群体形成了。他们借着评判科举试卷的权力,掌握了定义‘学术对错’的至高权力!”

“一个学阀,能做到教材垄断,师资垄断,甚至评卷垄断!”

“从上到下,他们严密地控制着科举的每一个环节。”

“发展到最后,科举选拔,已经不再是为了天下选拔英才的通道,而是沦为了这个学阀集团内部的晋升游戏!”

“而被他们选拔出来的官员,进入朝堂后,又会优先提拔自己的同门师兄弟,疯狂压缩其他学派学者的上升空间。”

“他们不仅垄断学术,还能进而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甚至党同伐异,把持朝政!敢在皇权面前,公然挑衅!”

【这下知道为啥朱熹是千古罪人了吧?】

【这就是文字狱啊!】

【那倒也不是,学阀是文人渗透和掌控科举和思想教育的方式,文字狱是皇帝通过政治迫害,暴力镇压文人的。】

【明朝就是被这帮学阀搞没得。】

【明朝不是亡于朱元璋吗?】

【?????逆天。】

【阉党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东林党更不是好东西。】

【一想到崇祯活着的时候,百万两军饷都凑不齐,让大臣募捐,结果就捐了几百、几千两,结果崇祯一死,闯王入京,抄家抄了七千万两白银,我就笑的合不拢嘴。】

【朱元璋就是杀少了,应该把江南的文官士大夫都弄死才对。】

【你这杀性,比老朱还大啊……】

……

书房内,朱熹端坐于案前。

不久前,陛下虽未采纳他的所有建言,但言语间的安抚与慰藉,还是让他心中稍感宽慰。

道之不行,非己之过,乃时运不济,奸佞当道罢了。

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著书立说,将“理”传之后世,总有云开雾散,重见天日的一天。

天幕之上,那后世之人对儒家的批判仍在继续。

不知何时竟开始谈到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朱熹微微蹙眉。

“天人感应之说,虽有附会之嫌,其本意乃是以天命限制君王,使其心存敬畏,何错之有?”

他低声自语,为这位汉代大儒辩解。

哼!后世之人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见识浅薄,不足与之争辩……

他念头刚起,天幕上的苏铭话锋陡然一转,竟然提到了他朱熹。

朱熹眼睛瞪大,赶忙竖起耳朵,望了过去。

然而苏铭说的话却让他眉头一皱。

等等,什么叫被骂得体无完肤,口诛笔伐?

存天理,灭人欲……

这话乃二程所言,也是自己所推崇的思想不假,这有什么问题吗?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嗯,也是二程所言,此言继承孟子的舍生取义,自己也如此认为。

此前他还曾用此语,劝说陈师中促成其妹全“柏舟之节”。

这么做,倒不全是因为,陈女嫁的是自己的好友郑自明,希望陈女能养老抚孤。

还存着借用丞相陈俊卿作为“名教所宗”,希望其家族处理此事,成为社会表率。

只是去信后没多久,自己也觉得不妥。

自世俗观之,此劝言诚为迂阔,恐不会被采纳。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想,陈女不久后还是改嫁了。

毕竟当时女子改嫁,实属常见。

没想到理学的言论在如今不受重视,到了后世依旧如此……

朱熹突然间有些心灰意冷。

就在这时,眼角余光突然瞥见天幕上的弹幕。

密密麻麻的文字,竟然全都是骂他的?!

什么万恶之源,千古罪人,比董仲舒还恶心,私生活不检点……

这些话铺天盖地砸过来,把朱熹老头都砸懵了。

其中以“千古罪人”四字,最为刺眼!

他朱熹何时成了千古罪人?!

自己一生克己复礼,钻研圣人之道,为的是匡扶社稷,拨乱反正!

怎么会是罪人?!

朱熹胡须颤抖,呼吸急促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巽风和吹王者归 火影:开局获得青龙果实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四合院:我的隐藏身份是功勋 修仙从通马桶开始 盗天记:从仙子开始偷起 被读心后资本家大小姐人设又崩啦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我,万界导游,带着蓝星飞升了! 小马宝莉:呼啸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