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一听这话,立马低眉打断。
“陛下慎言。”
开玩笑,什么叫祖宗降下报应?
这话谁都能说,就你朱棣不能说!
咋滴?你都靖难成功了,现在要和贫僧说,你后悔了?
你要是真后悔了,那才是惹祖宗生气呢!
姚广孝瞥了朱棣一眼,硬生生把后面的话咽回肚子里。
他知道,朱棣这是一时伤感。
毕竟一路走来,为了这个位子,牺牲了太多。
作为一个合格的部下,姚广孝深知,领导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不是魏征那样的劝谏,而是提供情绪价值。
一个普通人,在得知自己儿子和孙子都不长寿时,都会心生忧虑,愁的睡不着觉。
更何况是掌控天下的天子呢?
姚广孝捻着佛珠,徐徐劝慰道:
“陛下,天意从不讲什么报应,只论成败。”
“若上天真要降罪,又何必降下天幕?给陛下一个,能通晓古今未来的机会呢?”
朱棣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姚广孝此言不假。
所以他才会说,天幕的出现,是救了自己一命。
否则自己骤然得知子孙短命,必然受心结影响。
想到这里,他靠在椅背上,原本紧绷的肩膀似乎也放松了些。
“前路已明,反正你和我,暂时都死不了。”
“没有急的必要了。”
“一步步来吧。”
“我也想清楚了,奉天靖难,不是结束,只是个开始。”
他说着,目光灼灼地盯住了姚广孝。
“咱们要做的事情,一样都少不了,你可别想继续躲在这里偷懒了。”
绕了这么大一圈,原来是在这儿等着他。
姚广孝心中了然,脸上却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
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贫僧好不容易以为能清闲几年,结果发现,清闲不了一点啊。”
不过,他并未拒绝。
君臣二人,从潜邸到龙椅,早已是命运共同体。
“不过,陛下。”
姚广孝话锋一转,将话题拉回了现实。
“眼下,可有比这还重要的事。”
他用下巴指了指天幕消失的方向。
“这全天下读书人的愤怒,可不是那么好平息的啊。”
天幕上对儒家的批判,尤其是那句“国贼”,足以让天下所有以孔孟门徒自居的读书人,都视其为奇耻大辱。
大明初定,正是需要儒学来稳固人心,教化万民的时候。
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
“陛下,又打算怎么做呢?”姚广孝问道。
朱棣脸上的那一丝松弛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靖难之时,那个杀伐果断的燕王。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彻骨的寒光。
“哼!”
“方孝孺才死没多久。”
“谁想要效仿他,大可以试试。”
是了,他朱棣的皇位,可不是继承来的,而是一路从北平杀到应天府的。
姚广孝听出了朱棣话里的血雨腥风,他讳莫如深地笑了,手上掐捻珠串,口中诵念佛号。
“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
苏铭骑过含光门,来到西南城角。
他停了下来,拿出手机看了眼弹幕,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好家伙,说儒家不好的,竟然有这么多?
古人看了不会受太大刺激,晕过去吧?
要知道,古代无论民间还是官场,那可都是儒生的天下啊!
也不清楚他们是怎么看自己直播的,要是气得把看直播的工具给砸了,那就呵呵了。
看到有弹幕说,董仲舒才是罪魁祸首,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中华民族倒退了几千年。
哦不,是停止发展几千年。
苏铭忍不住摇头。
这话要是给董仲舒本人听到,不知道他是会疑惑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还是会气急败坏的跳起来怒骂后来人,又或者羞愧的想一头撞死呢?
可惜,他是看不到董仲舒的反应了。
不过……
他能干另一件事。
苏铭眨眨眼,把手机收起来,继续向北方骑行,一边骑一边说: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认为,除去王莽篡汉那十七年不算,汉朝是因为听了董仲舒的话,靠着孔夫子的思想,也就是儒家,才统治了天下四百多年。”
“毕竟整个历史里,往前追溯也就只有周的国祚比汉长,而汉之后更是没有一个朝代的寿命能超越它。”
他声音带着一丝故作深沉:
“正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啊……”
刚说完,弹幕立刻炸了。
【放屁!】
【哟哟哟,腐儒就是不要脸吼,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笑死,对对对,都是你们孔夫子的功劳!】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宣帝。】
【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
【两汉是两个王朝吧,怎么能放在一起说?】
【倒果为因,儒家是不是以为天下人都是撒比?看不穿这把戏?】
【孔子:别说,你是真别说,我是让你别说!你们要是实在想说,那就千万别带上我!】
苏铭自然知道这话一出,弹幕会有多少骂声,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句话说的对不对呢?”
“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只要弄清楚一件事。”
“那就是董仲舒为什么要提这个‘天人三策’。”
【什么叫天人三策?】
【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啊!】
【楼上的你科普错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天人三策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苏铭轻笑一声:
“孔子为什么要恢复周礼?因为他觉得周礼能让周朝延续了八百年,是好的,那周礼真的好吗?”
“周礼不只是礼仪形式,还是包含分封制和宗法制,包括伦理规范,行为准则,告诉所有人,你是什么地位,站在什么位置,不要逾矩。”
“但春秋时期,君权天授的周天子不行了!诸侯争霸,天下大乱,秩序崩塌。”
“春秋战国打了几百年,结果打出一个大秦,我赳赳老秦大手一挥,觉得前朝的周礼就是个废物!是个屁!必须换掉!”
“于是秦施行郡县制,不玩你周礼那一套了,什么父母兄弟血缘那一套了,我就是要统一文字度量衡,修驰道,我当初怎么管理秦国的,就要怎么管理天下。”
“结果呢?”
“大秦一脚油门下去,直接连人带车都飞出去了,落得个二世而亡的下场,国祚还没周朝的五分之一长。”
说到这里,他抬起右手,比了一个韩国男人都讨厌的手势。
【哈哈哈,周朝也就比秦朝多了亿点点寿命而已。】
【大秦灭亡和郡县制有什么关系?主播你在瞎说什么?】
【这里说的不是郡县制不好,是地缘统治和血缘统治都失败了!】
苏铭又往前骑了一段,清了清嗓子继续:
“到了刘邦当皇帝的时候,他也愁了,这周朝的血缘统治也不行,秦朝的地缘统治也不行,那咱们大汉可如何是好呢?”
“他想要避免汉朝走周和秦的老路,就必须想出一个新的制度来,否则等他一死,老百姓过得不好,又会高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旗帜揭竿而起。”
“就算老百姓不造反,其他诸侯也会对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虎视眈眈,想着哪天也杀到长安城来,当个皇帝试试。”
“如此一来,这大汉的国祚还能万年绵长吗?”
“聪明的他想了很久,总结了秦和周灭亡的原因,决定登基后不搞暴政,主动减税,犒赏分封有功之臣,这既保留了秦的地缘统治,也保留了周的血缘统治。”
【你好我好大家好是吧?】
【但后来异姓王也都被搞死了啊!】
【怎么不反省反省为什么搞死他们?因为他们造反啊!】
【就是,你们看看长沙王,他怎么就没事?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好吧!】
【有公式带入的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