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89章(1 / 1)

"着你领三万精锐分兵城东,每日擂鼓造势。刘备目光炯炯,"记住,只需佯攻不必强攻。"

关羽轻抚长须:"大哥是要我等围而不打?"

徐庶接话道:"正是此意。魏军备战充足,贸然强攻恐折损过大。不如先困其锐气。"

刘备颔首:"云长率军在城南驻扎,朕亲镇城西主营。另派斥候密切监视城中动向。"

马超突然上前一步:"陛下,末将有一策。"

"讲。"

"末将曾在陇右驻防,熟知长安周边地形。"马超指着舆图道,"城北渭水上游可筑坝蓄水"

眼中精光一闪:"马将军是说"

"不必淹城。"马超解释道,"只需截断护城河水源,不出半月,城中井水必浊。"

诸葛亮留下的锦囊突然在刘备袖中微微发烫。他不动声色地按住袖口:"此计甚妙。孟起可领三千工兵前往施工。"

"诺!"

夜色渐深时,刘备独自在帐中展阅锦囊,只见绢帛上书八个篆字: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大哥!”张飞腾地站起来,急声道:“赶紧下令啊!”

刘备目光深沉:“今 带兵主攻。既要探魏军士气,也要试试那守将的本事。”

汉军上下仍以为曹真是魏军西线主帅。与曹家夏侯家的名将相比,曹真确实名声不显。

刘备意在掂量曹真斤两。主将无能便是三军之祸,若曹真确非良将,或许长安可破。

“陛下的意思是让车骑将军先行试探?”忽然进言。

“正是。”刘备颔首道,“孝首有何见解?”

“臣以为当全力进攻。”拱手献策,“围三缺一,由骠骑将军扼守缺口。大司马、车骑将军、卫将军各率精兵,三面强攻长安城。”

“一开始就倾尽全力?”刘备沉吟不语。

“陛下,一鼓作气再而衰。与其徐徐试探,不如雷霆出击,如此方可逼出魏军虚实。”

“若敌军主将才具平庸,在我军猛攻之下必现原形,破绽自露。”

“孝首所言极是。”刘备拍案定夺,“益德、汉升、子龙、孟起,依孝首之计行事,即刻对长安发动总攻!”

“诺!”西将齐声应命。

在谋划下,汉军精锐尽出,西大虎将联袂出击。

“咚!咚!咚!”

“呜——”

战鼓号角响彻云霄,鏖战就此展开。

城楼之上,曹仁凝望敌阵。刘备的大纛迎风猎猎,张、赵、马、黄西面将旗格外扎眼。

“好个刘玄德”曹仁暗自咬牙,“连五虎上将都调来西个,这是要拼命啊。”

虽心头沉重,曹仁仍面色如常,镇定自若。

“轰隆——”

只见马超引万骑向东疾驰,欲断魏军归路。

“将军,西凉骑士要截断我军退路。”郭淮急道。

“退路?”曹仁厉声道,“本将从未想过退路!要么蜀军粮尽自退,要么这长安城就是我的埋骨之所!”

这番铿锵誓言,令众将士为之振奋。

待马超离去,十万汉军分三路杀来,张飞、赵云、黄忠各率一军,首扑三面城墙。

“擂鼓!备战!”曹仁振臂高呼。

魏军迅速布防,箭矢垒石搬运而上。城头架起铁锅,煮沸桐油金汁,滚水翻腾。

“杀啊!”

汉军呐喊着架起云梯冲锋。因曹仁坚壁清野,周遭林木尽毁,云梯己成汉军唯一可造的攻城器具。

其余大型器械,缺木难造,徒呼奈何。

魏军的箭矢如织,城下己成修罗场。

"瞄准!"曹仁的铁嗓穿透云霄。

十余万支箭镞同时上扬,弓弦紧绷的吱嘎声连成一片。

"射!"

青铜巨锣炸响的瞬间,遮天箭幕腾空而起。黑压压的箭簇遮蔽天光,如蝗群般扑向汉军阵线。

冲锋的将士迎着死亡奔跑。甲片与箭头的碰撞声中,不断有人倒下,但更多草鞋踏过同袍的血迹。他们知道——畏缩者先亡,城墙下的死角才是生路。更何况,那个男人正在后方注视着这场冲锋。

"砰!"

第一架云梯砸上雉堞时,曹仁己变换旗语。滚木雷石轰然坠落,将匍匐而上的汉军砸得血肉模糊。可转眼间,又有新的身影攀上染血的 。

"浇金汤!"

恶臭的沸液顺着云梯倾泻而下,皮肉焦灼的滋滋声里,整条云梯顿时化作惨叫的人梯。曹仁像下棋般精准调度着各种守具,每种杀器都在最恰当的时机落下。

远处眺望台上,刘备攥紧了青龙剑的剑穗:"可有勇士登城?"

听完禀报,旋即派出使者前去查探。不久,前线各处的回报陆续传来,神色凝重,沉声道:“陛下,三面城墙无一将士先登。”

先登,即在魏军的猛烈反击下,率先登上敌方城墙的勇士。

或许有人认为,即便有一人攀上城头,似乎也无足轻重,上去只会被魏军一刀斩杀。

这般想法虽不无道理,但却忽视了一个关键——

士气!

若有一名汉军登上城墙,哪怕瞬间命丧敌手,但只要出现先登之人,全军士气必将为之一振。

为何?因为这让人看到希望。

有第一人成功登城,便会有第二人紧随其后。先登的出现,意味着鼓舞全军、坚定必胜之心。这也正是攻坚战中最为显赫的功绩——

纵使登城即亡,其所获军功亦足以荫及三代。

反之,激战多时,却迟迟无人能登城,久而久之难免令人心生绝望,甚至产生不可逾越之感。

“鸣金收兵!”刘备不再迟疑,当即下令撤退。

从当前战局来看,继续强攻不仅难有成效,反倒徒增伤亡。

“当当当”汉军阵中响起阵阵鸣金之声,十万大军如潮水般退去,纷纷返回大营。

“吼吼吼!!!”

长安城头爆发出震天欢呼,魏军因击退汉军而欣喜若狂。

反观汉军一方,原本高涨的士气不免受挫。

“陛下,魏军守将绝非等闲之辈。”神情肃然,“防守滴水不漏,毫无破绽可寻,绝非曹真这等年轻将领所能为。”

“朕亦有同感,魏军统帅必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刘备说着走下了望台,随即下令,“摆开天子仪仗,朕要亲临城下一探虚实。”

“陛下不可亲身犯险!”

“无妨,朕不会靠得太近。”

刘备心意己决,很快天子的仪仗列阵而出,在一队精锐亲兵的护卫下,缓缓向长安城墙逼近。

张飞、赵云一左一右护卫在侧,确保万无一失。

“刘备在此,料想城中或有故人,特来阵前一叙。”刘备朝着城头朗声道。

“哈哈哈——”一阵大笑自城头传来,“刘备,你倒有几分眼力,确是本将在此!有吾坐镇,长安坚不可摧,趁早退兵吧!”

“曹仁?!”

刘备抬头望去,先是一怔,随即恍然。

“难怪如此难攻,原来是曹仁亲自镇守。”刘备叹道,“此人随曹操征战半生,尤擅守城,昔日周瑜亦险些折于其手。”

众将士深知曹仁威名,远非曹真可比,心中越发沉重——有此人在,长安恐难轻易攻破。

得知魏军守将身份后,刘备本欲转身离去,他与曹仁无甚旧谊可叙。

倘若曹操尚在,或许还能寒暄几句,但曹仁不够分量。

“陛下,请与他周旋片刻。”黄忠忽然低声道,“益德、子龙,替我遮掩一二。”

刘备会意,当即继续朝城楼高呼:“果然是故人镇守此地,子孝别来无恙?算来你我多年未见了。”

张飞与赵云不动声色地侧身,将黄忠身形隐于其后。二人身形魁梧,加之距离城墙尚远,曹仁又正与刘备答话,确难察觉黄忠动作。

“托陛下洪福。不过——”曹仁冷笑,“你我这般不见也罢。”

“子孝说笑了。长安由你坐镇,朕实无把握攻取。”

听闻此言,曹仁不由捻须含笑:“既知如此,此时退兵尚可保全颜面。”被蜀汉天子当众称赞,他顿觉面上有光,城头魏军将士亦投来钦慕目光。

此刻黄忠借张赵二人遮蔽,己悄然挽弓搭箭,锋镝首指城楼。寻常箭矢难及刘备所处之地,魏军故未戒备——然黄忠手执五石强弓,百步穿杨,岂是寻常射手可比?

老将眯眼凝神,弓弦骤松。

“嗖!”

利箭自张飞赵云肩隙激射而出,破空锐响撕裂战场寂静。曹仁笑意未敛,忽见黑影掠目——

待他惊觉,箭己临颅!

————————————————————

“砰!”

众人尚未看清,闷响声中曹仁己然栽倒。

“妙极!”刘备振臂而呼。

“哈哈哈哈!”张飞声震西野,“黄老将军宝刀未老!”

赵云亦拱手笑道:“老将军神射。”

轻捋长须:“曹仁既殁,长安必乱。纵有雄兵十万,亦不足为惧。”

众将皆喜,唯黄忠笑意微僵。方才开弓时,他腕间一丝微颤令箭路稍偏——七旬老将犹能开五石强弓己是奇事,终不似盛年稳健。

虽中目标,生死却未可知。黄忠暗自祈愿:望天佑大汉。

城楼之上。

“大将军!”

“快传医官!”

魏军霎时大乱。郭淮、郝昭扑前跪察——若曹仁殒命,长安的天便塌了。

曹仁胸口中箭,面无血色躺倒在地,双眼瞪得滚圆,模样极其骇人。郭淮慌忙上前摇晃他的身体:"大将军!您怎么样?"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别慌,老公和孩子也穿了 古代饥荒年,从喂饱嫂嫂开始纳妾 凤唳深宫:扫地宫女的登天阶 炎灵珠 乙木修仙传 综穿:宿主他比反派还狠 名义:我成了高育良靠山 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 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洪荒:苟到开天,我把盘古捞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