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母也吓得站起身,脸色发白:”春明,你可别吓妈,这些钱怎么来的?”
她不由想起门框胡同那几个被抓的年轻人。
见这阵势,韩春明意识到玩过头了,赶忙扶住老太太解释:”妈您放心,这钱一不偷二不抢,来得光明正大。”
韩母这才抚着胸口问:”那是咋来的?”
”就是小五,你快说清楚,别让大家提心吊胆的。”大姐急得直跺脚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附和着。
韩春明一时插不上话,等大家安静下来才解释道:”下乡插队时,公社的运输车总出故障。修车师傅看我勤快,经常叫我去帮忙。”
”时间长了,我也就学会了修车的手艺。”
”今天出门正好碰见一辆车抛锚,车上的人有急事,急得团团转”
韩春明把修车的经过娓娓道来。
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故意把故障说得严重些,对车上人的身份也含糊其辞,只说可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具体来历自己也不清楚。
这些钱,自然就是修车的酬劳了。
”真的假的?”
”修个车能给这么多钱?”
”那可是小轿车!”韩春明撇撇嘴,”光一个轮胎就值咱们一间房钱!”
”倒也是”
听完解释,众人半信半疑。
理智上觉得这个说法还算合理,但向来不靠谱的小五子突然闹出这么大动静——
这也太玄乎了。
韩春明见哥哥姐姐还在尤豫,指着桌上的袋子说:”除了钱,这些茶叶和酒也是人家送的。”
说着朝韩春松神秘一笑:”大哥,你打开看看就明白了。”
”嗯?”韩春松疑惑地翻开袋子,刚瞥一眼就浑身一震:”内供的!”
”啥内供?”韩春生还没反应过来。
韩春松正色道:”品,只有大领导才能用得上!”
”原来是这样!”
众人纷纷发出惊叹。
韩春生双手捧着茶酒,神情恍惚。韩春燕和韩春松也凑过来仔细端详,对这些稀罕物件爱不释手。
内供品他们早有耳闻,却从未想过能亲眼见到实物。
见此情景,韩春松心里百味杂陈。他本为训斥韩春明做足了准备,不料刚开场就被对方甩出这副王炸牌。
能用内供品的大领导,该是什么级别?韩春松在厂里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厂长,但他清楚厂长绝对够不上用内供品的资格。
”春明,车里那位到底是什么官?”韩春松压低声音凑近问道。
”不清楚。”韩春明摇头,”他们没说,我也不便打听。”
”对对,千万别问。”韩春松连连点头,”问了反倒犯忌讳。”
”肯定是了不起的大人物!”韩春生插嘴道,”说不定是哪个局的局长,或是京城的大领导!”
”局长?京城大领导?”韩春明暗自嗤笑。虽然对方始终未表明身份,但从座驾、气度以及只言片语中,他已猜出几分。那位穿中山装的男子,至少是部委级别。至于杨姓老者,身份更为尊贵。
不过韩春明只是含糊地点点头。
”春明,”大姐韩春燕突然问道,”你帮了领导这么大忙,有没有顺便提工作的事?”
”就是!”韩春生再次附和。
“哪有!领导走得急,我根本来不及提!”
韩春明一撇嘴:“再说了,我帮他们修车,他们付了钱,两不相欠,这事就算翻篇了!我提工作干嘛?有这手艺还愁没饭吃?”
“唉!你呀……”
韩春燕和韩春生直摇头,一脸无奈。韩春松也觉得可惜。
只有韩母笑着拍拍桌子:“春明做得对!妈支持你!”
“靠人不如靠己!”
“不过——”她话头一转,“修车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工作的事还得抓紧!”
这年头汽车少见,韩母觉得这次是运气好,下次未必有机会。
还是得有个正经工作才踏实。
“对!”韩春松附和,“街道办那边多去走动,打听打听!”
他说着,眼睛往桌上那沓钱上瞟。
韩春明会意,先点头应下,随后抽出一张递给韩春松:“大哥,之前借的,现在原数奉还!”
“好!”韩春松乐呵呵收下,又瞄向剩下的钱,“那这些……”
韩春明早料到了。
这次他只拿出十张,还了一张,还剩九张。
九张大团结可不是小数目。
大哥是怕他乱花钱。
“明白!”
他抽出一张自己留着,把剩下的八十块塞给韩母:“这些钱给妈,补贴家用!”
韩母满脸笑容地接过钱:”真是好孩子!妈先帮你保管着,等你以后成家用得上。”
韩春明太了解母亲的脾气了,连忙摇头:”心,该花就花。娶媳妇的钱我自己能挣。”
”好好好!”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也不知是夸儿子懂事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场家庭会议就这样出人意料地收场了。
韩春松的脸色明显缓和了许多。他原本觉得弟弟处处不如程建军,现在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程建军攒一年工资买辆自行车算什么?韩春明一天就能赚一百多。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这事牵扯到大领导,该不该往外说?
经过商议,全家一致决定要严守秘密。
散会后,已成家的几个孩子各自回家。韩春松临走前又拉着弟弟嘱咐工作的事,顺便提起了程建军眩耀自行车的事。
原来如此!
听完大哥的话,韩春明冷笑一声。程建军爱吹牛他早就习以为常,也懒得拆穿。但对方竟敢挑拨他们兄弟关系,这就触犯了他的底线。
看来是该给这个阴险小人一个难忘的教训了。
要玩阴的是吧?那就让他哭都哭不出来!
京城腹地。
戒备森严的大院外,一场关乎重大的会议刚刚落幕。
会议室门开,数名身着中山装的男子步履匆匆,四散离去,各自奔赴岗位。
这场会议的内容极为敏感,可以预见,一场风暴即将掀起。而他们,正是这场风暴的推手。
与此同时,会议室旁的一间小屋内,两人正低声密谈。
其中一人,正是白天韩春明修车时见过的那位杨姓老者。
另一人同样白发苍苍,却气质迥异——身形瘦削,个子不高,但精神矍铄,如崖边青松般挺拔凛然,令人肃然起敬。
面对他,连杨姓老者也不由微微躬身,以示尊重。
“伯云同志!”
未及落座,瘦削老者便紧握住杨姓老者的手,语气激动:“你今天传达的情报非常及时!若非这些关键信息,我们的决策很可能会偏离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杨姓老者同样心潮澎湃:“这是我分内之事!能派上用场,说明我这把老骨头还没白活!”
瘦削老者大手一挥:“这是大功!利国利民的大功!”
“哈哈,那就好!”杨姓老者开怀大笑。
笑罢,他神色一正:“不过,功劳不在我。这些情报是仲明他们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分析得出的,若非他们,我们恐怕真要上当!”
“确实!”瘦削老者颔首,“仲明这人我一直关注,能力出众,在外务部门表现优异。此前只是资历稍浅,如今立下大功,是时候加加担子了!”
听到这句话,杨姓老者眼中顿时闪过一抹喜色,但很快收敛起来,含笑说道:”那我就代仲明向您道谢了!”
”且慢言谢!”干瘦老者神情严肃,”此事尚未有定数。”
杨姓老者心里明白,既然对方松了口,这事十有 能成。他微微一笑,识趣地没再多言。
这个话题到此恰到好处。
”对了!”干瘦老者突然想起什么,”方才会上听你提及,此行似乎颇为惊险?”
”正是!”杨姓老者神色一正,”方才说仲明他们立了大功,其实今日还有一位功臣。”
”哦?”干瘦老者来了兴趣。
”您有所不知,”杨姓老者后怕地说,”若不是此人,我险些误了这场会议!”
”我接到消息时本就晚了,一路疾驰。谁知半路车子突然抛锚!”
”当时司机宋师傅检查许久都找不出毛病。若去最近单位调车,至少要耽搁半个时辰。”
”后来我和仲明估算过,若真去调车,必定赶不上会议。”
”竟如此惊险?”干瘦老者也不禁捏了把汗。若杨姓老者未能及时赴会,今日局面恐怕要天翻地复,后果不堪设想。
”那你们当时如何化解的?”
”就在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年轻人出现了”
杨姓老者娓娓道来:韩春明主动请缨修车,面对质疑从容不迫,在他的默许下开始检修,三下五除二就找出故障。更令人称奇的是,在缺少零件众人再度绝望时,他竟现场取材临时制作零件,举手投足间便让车辆重获新生。
干瘦老者全程凝神静听,未发一言。
干瘦老者听完,深深吸了口气,缓缓叹道:”没想到事情背后竟藏着如此曲折!”
”是!”杨老眯起眼睛,仿佛又看见那些刀光剑影的场面。
”这年轻人难得。”干瘦老者忽然开口。
”确实。”杨老点头。
”更有意思的是”干瘦老者眼中闪过兴味。
”哦?”
杨老明显怔住。
他原以为那句”难得”已是最高赞誉。
没料到这位竟会主动表现出兴趣。
看来自己的直觉没错——
那年轻人身上,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玄机!
三十分钟后。
会场外的奔驰车旁。
杨老拉开车门时,发现驾驶座换成了穿中山装的徐姓男子。
”如何?”车子刚激活,徐姓男子就急不可耐地发问。
老人攥紧拳头:”成了!”
”太好了!”徐姓男子一拳捶在方向盘上。
他张了张嘴似要追问,最终只是喉结动了动。
杨老会意笑道:”你这份功劳跑不掉。他对你印象颇佳,晋升的事十拿九稳。”
”收尾工作做完就准备谈话吧。”
徐姓男子浑身一震,所有情绪最终化作颤斗的:”明白!”
杨老嘴角微扬,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眼前这位得力干将,是他亲手栽培的。
如今见对方前途光明,他打心底感到欢喜。
”对了!”
待中山装男子平复心情,杨老忽然开口:”那个修车的年轻人,你得多留心。”
”这是自然。”中山装男子立即应下。
他心知肚明,今日之事若无那青年相助,必将功亏一篑。若真如此,不仅前功尽弃,更会酿成大祸。
自己的晋升之路,恐怕就此断绝。
说到底,一切都该归功于那个修车小伙。
”仲明,”杨老加重语气,”我说的留心,可不是普通关照。”
”哦?”中山装男子面露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