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应天府。
奉天殿外的气氛,有点诡异。
所有洪武朝的君臣,都象是被雷劈傻了一样,直愣愣地看着天幕上,那堪称“大逆不道”的一幕。
一个臣子。
一个已经致仕的老臣。
竟然,敢把自己家的大门,关上一个时辰,硬生生地,把自己家的太后娘娘,晾在烈日底下暴晒!
最后,好不容易出来了,还连个腰都不弯,直接就开口,把太后给硬邦邦地顶了回去!
这……这他娘的,还有王法吗?
还有天理吗!
在场的所有大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思汗这套“目中无人,嚣张到没边”的组合拳,给彻底干懵了。
他们活了这么多年,连听都没听说过,有这么嚣张的臣子!
这要是放在洪武朝,别说你是什么五朝元老,三朝帝师了。
你就算是开天辟地第一功臣,敢这么跟马皇后耍大牌。
信不信,我们这位太祖高皇帝,能当场就把你全家都片成一千八百片,然后挂在午门口,做成风干腊肉!
然而……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朱元璋会再一次暴跳如雷,甚至气得当场驾崩的时候。
这位大明太祖爷的反应,却大大地,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没有生气。
非但没有生气,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上,反而还露出了一丝,啧啧称奇的,看好戏的表情?
他就那么摸着自己下巴上那钢针一般的胡子,看着天幕里,那个连太后都敢硬顶的枯瘦身影,嘴里,发出了几声,意义不明的赞叹。
“嘿!有意思……真他娘的有意思!”
“这老家伙,可以啊有种!”
这一下,轮到他手底下这群大臣们,懵逼了。
陛下……您……您没气糊涂吧?
这可是您朱家的太后啊!被人家这么当着全天下人的面羞辱打脸!
您不生气?还有点欣赏?这……这是什么路数?
燕王朱棣,看着自己父皇那副“反常”的模样,也是一头的雾水。
他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
“父皇,这思汗是不是有点,太过嚣张了?”
“嚣张?”
朱元璋闻言,却是斜着眼睛,瞥了他一眼,那眼神象是在看一个没长大的傻儿子。
“嚣张个屁!”
他指着天幕,唾沫横飞地,就开始了他的“现场教程”。
“你们这群榆木脑袋,懂个啥!”
“你们以为,那老家伙,是在跟太后耍威风吗?”
“错!”
“大错特错!”
朱元璋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的锐利,仿佛能穿透一百五十七年的时空,直接看透思汗的内心。
“他这不是嚣张!”
“他这是在表明态度!”
“他在用这种最强硬的方式,告诉那个太后,告诉那个不成器的孙子,告诉全天下所有的人,这件事,没得商量!”
“谁的面子,他都不给!”
“他现在,就是要用这种,近乎于‘无赖’的手段,把所有的人情世故,所有的君臣体面,都给撕得粉碎!”
“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现在,是国难当头!是打仗!不是过家家!”
“在这个时候,谁要是敢跟他扯什么‘尊卑’,扯什么‘人情’,谁就是大明的罪人!”
朱元璋的这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这才如梦初醒,明白了思汗那一系列“嚣张”举动背后,所隐藏的,真正的用意!
是啊!
现在是什么时候?
是瓦剌大军兵临城下,随时可能城破国亡的,危急关头!
在这个时候,最怕的是什么?
就是内部,人心不齐!就是有人,和稀泥,讲人情!
而思汗,用这种最极端,最不留情面的方式,恰恰就是在杜绝这一切的发生!
他把门一关,把你晾在外面一个时辰,就是为了告诉你:我病了,我很忙,我没空跟你扯皮!
他出来之后,直接把你顶回去,就是为了告诉你:你要是来帮忙的,我欢迎!你要是来捣乱的,那就赶紧滚蛋!
这才是真正的,干大事的人啊!
朱元璋看着天幕里,那个瘦小的身影,眼神里,那股子欣赏,已经快要溢出来了。
“看见没!”
他指着思汗,对自己那几个还有些发懵的儿子们,大声说道。
“这才是真正会干事的人!”
“要是瞻前顾后,看这个的脸,看那个的面子,什么事,都他娘的干不成!”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突然变得有些温柔和怀念。
他想起了,自己那个,早已过世的,结发妻子。
马皇后。
“想当年,咱刚打下应天的时候,那帮子功臣,一个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今天这个,跑来跟咱要官!”
“明天那个,跑来跟咱要地!”
“咱有时候,抹不开面子,想松松口。”
“可你娘,咱的妹子,是怎么做的?”
他看着朱棣,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自豪。
“她直接就把那帮功臣的女眷,全都请到宫里,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跟她们一起,缝军衣,纳军鞋!”
“她一句话都没说,可那帮兔崽子,第二天,就都他娘的老实了!”
“为什么?”
“因为她让所有人都知道,现在,是打天下的时候!不是享福的时候!”
“谁敢在这个时候,跟咱讲人情,讲享受,谁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朱元璋的这番话,让朱棣等人,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明白了。
无论是思汗的“霸道”,还是马皇后的“温柔”。
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那都是一种,为了成就大事,而抛弃一切私情,一切体面的,大智慧!大魄力!
就在这时。
天幕之上,那场无声的对峙,也终于有了结果。
凤辇之内,那个苍老而威严的身影,在沉默了许久之后。
终于,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充满了无尽疲惫和无奈的,叹息。
然后,她那苍老的声音,缓缓响起。
“我们回宫。”
仅仅四个字。
却代表着,这位大明朝,最有权势的女人,在这场顶级的权力交锋中,选择了退让!
她,读懂了思汗的意思。
她,也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凤辇的仪仗,开始缓缓地,调转方向。
那个一直跟在旁边,期待着皇祖-母为自己“主持公道”的朱祁镇,彻底傻眼了。
“皇……皇祖母?就……就这么走了?”
凤辇的帷幔,没有再掀开。
只有张太后那充满了失望和疲惫的声音,从里面,悠悠传出。
“皇帝,你太让哀家失望了。”
……
“好!”
洪武朝,奉天殿外。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猛地一抚手掌,发出了震天的大笑声!
那笑声,充满了无尽的畅快和欣赏!
“好!好一个张太后!”
他指着天幕里,那缓缓离去的凤辇,对着朱棣等人大声赞道。
“是个识大体的!”
“比她那个没用的孙子,强太多了!”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欣慰的笑容。
“看来,咱的后代里,还是有几个明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