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其一,可断世家一臂,富国强民。”
就在皇帝夏天启与太子夏承吉还沉浸在那“点毒成晶”的神迹之中,心神激荡难以自持时,肖羽的声音再次响起。
“其二,我欲助夏皇设立一座书院,名为——青云书院。”
“青云书院?”夏天启喃喃重复,心跳不受控制地再次加速,一股比方才听闻精盐之法时更为悸动的预感攫住了他。
盐利动摇世家之基,而这书院……听其名,便知与仙师渊源极深,其所图,恐怕更大!
“不错。”
肖羽颔首,目光似乎穿透了宫墙,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知识,不应被少数世家高门拢断藏匿;人才,应出于寒门陋巷亦能报效家国。我将授你更廉价的造纸之术,以及效率远超现今雕版印刷的活字印刷之术。”
随后肖羽言简意赅地解释了改良造纸术——无需昂贵麻絮,只需树皮、破布、渔网等废弃之物,经捶捣、蒸煮、制浆、晾晒便可成纸,质地或许略糙,却足以书写,成本可谓骤降;
又提及活字印刷,无论是烧制泥活字还是铸造铅活字,皆可反复使用,排版灵活,无需每印一页便雕刻一版。
效率何止提升十倍?!
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再次让夏氏父子震撼得无以复加,仿佛脑中被投入了一束强光,照亮了从未想象过的可能!
纸张和书籍的成本若能如此大幅降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知识传播的门坎将被砸得粉碎!
意味着千百年来被世家牢牢把持的文化话语权和教育特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设想如下,”
肖羽并未给他们太多消化的时间,直接勾勒出那足以颠复乾坤的构想。
“于大夏各州、郡、县,普遍设立‘青云小学’,蒙学孩童,无论贫富贵贱,皆可入学,束修低廉,近乎无偿;择优者,可升入州府设立的‘青云中学’,深入研习经史子集、策论文章、律法刑名、乃至格物算术等实用之学;最终,其中的佼佼者,可入京城这‘青云总院’深造,由朝廷选派博学鸿儒任教,乃至……”
肖羽略微停顿了一下,语气依旧平淡。
“我偶尔亦可前来,讲学一二。”
最后这句,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瞬间让夏天启和夏承吉的呼吸都为之窒息!
仙师亲自讲学?!
这是何等殊荣!
这青云总院的地位,将被拔高到何等骇人听闻的地步!
说着,肖羽又是随手一翻,两本散发着淡淡墨香、装帧简洁的小册子,凭空出现在了御案之上。
封面上,《三字经》、《千字文》几个字古朴有力。
夏天启颤斗着双手拿起《三字经》翻阅起来。
只见其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内容朗朗上口,微言大义,短短千馀字,竟将伦理纲常、天文地理、历史变迁、勤学励志等诸多道理囊括其中,通俗易懂却又蕴意深远!
再看《千字文》,更是字字珠玑,包罗万象!
这简直是启蒙育人的无上宝典,足以奠定童子一生学问德行之基!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如同疾风暴雨,彻底将夏天启和夏承吉打懵了,震得他们灵魂都在颤栗!
精盐之法,乃是利剑,直刺世家经济命脉,断其财源;而这青云书院体系与全新的“青云科考”,则是要釜底抽薪,从根本上彻底摧毁世家拢断知识、把持官员晋升渠道的根基!
这是要重塑整个天下的权力格局,再造一个煌煌盛世!
仙家手段,果然非凡!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直指要害,布局千年!
这已非寻常计策,而是堂堂正正、碾压一切的阳谋大势!
夏天启激动得浑身难以抑制地颤斗,眼中燃起前所未有的灼灼火焰,那是压抑了数十年的皇权野心,被仙师一言彻底点燃,化作了燎原之势!
有仙师如此支持,何愁大事不成!
夏氏皇朝的光辉,或许真能超越历代先皇!
“仙师……朕……朕……”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几乎要语无伦次,任何言语在此刻都显得苍白。
肖羽摆摆手,止住了他的澎湃心绪,语气依旧平静无波:“具体细节章程,需你们自行商议拟定。接下来三日,我会暂留皇宫。夏皇你若有何疑问,可来寻我。”
“是!是!谨遵仙师法旨!”夏天启几乎是躬身到底,声音因激动而带着颤音,却异常坚定。
接下来的数天,夏天启对外宣称感染风寒需静养,实则与太子夏承吉隔绝外臣,日夜不休地埋头于御书房深处,废寝忘食地研究肖羽所赐的“仙策”。
他们首先秘密召集了绝对忠诚、与世家无涉的皇家工匠,在深宫僻静之处,按照肖羽所述之法,小心翼翼地尝试炼制精盐。
当第一批洁白如雪、细腻晶莹的盐粒真的从那些灰褐色的毒矿溶液中结晶而出时,夏氏父子急忙屏住呼吸,用手指沾取少许放入口中——唯有纯粹的咸,毫无苦涩异味!
成功了!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让那像征财富与权柄的雪白晶体堆满了器皿,也让夏氏父子的信心和决心膨胀到了顶点。
与此同时,他们铺开舆图,对照户籍文档,反复推演创建青云书院体系可能遇到的巨大阻力——世家的强烈反扑、资金的海量须求、师资的匮乏、地方豪强的掣肘、以及如何逐步推行才能减少震荡……
越是推演,他们越是感到肖羽此策的深远与可怕。
这绝非一时之计,而是一套完整的针对世家命门的组合拳。
一套堂堂正正、无法阻挡的阳谋!
一旦激活,便如历史的洪流,势不可挡!
“朕!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