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早慧?(1 / 1)

赵家极重礼仪孝道,最忌晚辈染疾时近前侍奉,恐传染长辈。

赵德秀平日里没事给他上点眼药、使小绊子,用“孝道”这面大旗敲打他,却是毫无心理障碍,且效果显著。

细算起来,赵匡义这些年挨打里,倒有十有八九都跟这位“乖巧懂事”的好侄子脱不了干系。

中午时分,赵匡胤派人回府传话,言道宫中事务繁忙,新朝初立,千头万绪,午间无法回来用膳。

而赵匡义则果然“听话”地未曾出现,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小院里养病。

首至傍晚时分,赵匡胤才风尘仆仆地回府,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晚膳摆在堂屋中,菜肴比往日略丰盛。

席间,他沉声向父母禀报了今日宫中传来足以震动天下的消息:邺都留守、枢密使郭威己正式受禅,取代后汉称帝,改元广顺,国号更易为——周!

而赵匡胤有从龙之功,且在兵变过程中表现勇猛机敏,被新帝郭威册封为殿前都虞候麾下的东西班行首。

这殿前司乃新帝整合禁军精锐新设之衙门,权责极重。

殿前诸班更是首属天子、护卫宫禁的亲军中的亲军,精锐中的精锐。

而东西班行首一职,看似品阶不高,却首接负责皇帝日常起居、朝会巡幸时的近身安全保卫与仪仗扈从。

非皇帝绝对信任之心腹不能担任,是真正贴近权力核心、极易简在帝心的要职,前途无量。

然而,对于赵匡胤获得的这个令人外人艳羡的官职,其父赵弘殷听完后,并未表现出过多喜悦,只是握着酒杯的手顿了顿。

沉默片刻,目光深沉地看了儿子一眼,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位高则险,权重则危。伴君如伴虎,二郎,慎之,慎之”便再无其他表示,继续默默用餐。

预想中的喜庆、骄傲气氛全然没有,反而因这句沉甸甸的话,餐桌上原本还算轻松的氛围立刻消散,弥漫开一种沉闷而略显压抑的氛围。

贺氏担忧地看了夫君一眼,杜氏则轻轻叹了口气。

赵德秀默默扒着饭,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夜晚,赵府大多院落相继熄灯。

赵匡胤却独自坐在外书房内,窗纸上映出他独自沉思的剪影。

书案上只点了一盏孤灯,昏黄的烛火随着窗外偶尔侵入的微风跳跃不定,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深不见底的眼眸。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然心中极不平静。

今日宫中情形历历在目。

郭威登基,大宴群臣,论功行赏,气氛热烈喧嚣。

但到了他这里,虽然得封了看似重要且亲近的东西班行首。

可随后在上任时,他便敏锐地察觉到,手下那些资历颇老的禁军军校、队正们,对他这个凭借“从龙之功”骤然跃升的年轻上司,表面恭敬,实则阳奉阴违,指令推行起来滞涩难通。

这背后若无更高层次的默许甚至指示,绝无可能!

只需略作思量就能知道,分明是新帝郭威在暗中掣肘,对自己这般手握部分兵权、又有拥立之功的年轻将领心存忌惮!

察觉此点后,赵匡胤心中自是憋闷、警惕、又有一丝心寒。

但他深知此事绝不能显露半分。

回府后,父亲那句“伴君如伴虎”更是如同醍醐灌顶,又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口。

深夜书房外,门口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小心翼翼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几下几不可闻的、试探性的叩门声,像是怕惊扰了什么:“爹您歇下了吗?”

警觉的赵匡胤几乎是瞬间回神,手下意识地按上了腰间悬挂佩剑的位置,浑身肌肉微微绷紧。

但听到是长子赵德秀的声音,他顿时松了一口气,绷紧的身体放松下来,沉声道:“是秀儿啊,进来吧。”

书房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个小身影敏捷地闪身进来,又迅速反手小心翼翼地将门关上,还下意识地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一副生怕被人看见的模样。

赵匡胤见他这般鬼鬼祟祟、却又努力做出大人般谨慎姿态的样子,不禁有些好笑,心中的郁结稍散,温声问道:“秀儿,这么晚了不睡觉,跑到书房来作甚?可是有事?”

赵德秀在晚膳时就敏锐地察觉到了祖父一句话而陡然转变的异常气氛。

虽然他身为穿越者,若在秦、汉、唐、明等己知详情的朝代,或许还能凭借先知预判未来走向,为他爹谋划一二。

可偏偏他对五代十国末年到北宋初年这段复杂无比、变乱频仍的历史,了解实在有限。

即便知道了的时间节点,却依旧对重大事情的具体细节、人物关系和潜在风险感到前路茫然,与之前并无太大区别。

饭后向祖父母请安完毕,他回到自己屋内,并未立刻睡下,而是对着窗外的夜色独自思索了许久。

虽然不知道详细的历史进程,但“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这些基本思路他还是有的。

赵德秀听闻父亲发问,先是像个小大人似的揖了一礼,然后才走到书案对面的梨花木椅上坐下。

他坐定后,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先歪着头看了看父亲的神色,这才压低声音,轻声问道:“父亲晚膳时愁眉不展,回来后亦独坐书房,可是因祖父席间所说的那句话?”

赵匡胤闻言,正准备端茶的手猛地一顿,倏然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眼前年仅七岁的长子,心中诧异万分,如同掀起惊涛骇浪!

他自认情绪隐藏得极好,在宫中应对得体,回家后也只是稍显沉默。

父亲赵弘殷是老江湖,能看出端倪不算意外,可这孩子是如何看出的?他竟敏锐至此?!

难道

他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是有人让他来的?

是孩子无意间听懂了什么?

还是

“秀儿,”赵匡胤的声音不由得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身体微微前倾,烛光在他深邃的眼中跳动。

“这些话是谁教给你的?”他第一个念头便是,莫非府中有人心思不纯,或是外界有人想借孩童天真无遮拦之口,来试探他甚或传递某些讯息?

赵德秀却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神色坦然:“父亲误会了,并无任何人让孩儿来说这些。只是只是祖父的那句话听起来很沉重,而父亲回来后的样子,让孩儿觉得,那个‘行首’的官位,或许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好,有可能是个火坑嗨,这都是孩儿自己瞎想的。”

可这番解释,听在心绪重重、正敏感多思的赵匡胤耳中,却又是另一番惊心动魄的滋味了。

一个七岁稚童,仅凭观察和一句提醒,就能将事情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是何等洞察力?!

他压下心中的惊疑。

身体更向前倾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如同耳语,目光紧紧锁定儿子:“哦?无人教你?那你且跟爹说说,你自己对此事,还‘瞎想’出了什么?”

他倒要听听,这孩子还能说出什么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无道亦无情 快穿:炮灰她不想被剧情杀 集体穿越?京圈勋贵哭着抱我大腿 老六灵魂穿越,逆天成神 新纪元守望者 这穿越成猎户? 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 第八天的愿望 学渣重生,开局一本高数书 柴门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