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站起身的是李槐。
这个今日因为完成作业,受了表扬的小男孩,一边嘆气一边有些苦恼的望向苏尝,
“苏师兄,你可不许一个人陪著李宝瓶就跑了。
除了修房子那会儿,我玩了小半天,其他时间我都在写字啊!
我完成了你布置的作业,不死皮赖脸的缠著你,让你多给我做一些泥塑玩偶,我不甘心啊·——·
而且”
他看了看中年儒士,脸上露出一抹期待,
“齐先生,其实我是一个隱藏的读书种子的对吧?!
我这两天抄成语写成语,就已经有所感觉到了!”
听到他这话,原本还有些沉闷的学堂里,顿时响起一阵鬨笑声。
谁不知道李老六,平时最爱泥塑和小故事,拿著笔都能打瞌睡啊。
然而齐静春却並没有嘲笑这个平日里总是拖延学业,今日才头一次主动交作业的男孩。
他只是鼓励道,
“李槐,我一直觉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的。”
听闻这话的李槐立刻骄傲的抹了抹鼻子,
“齐先生,您眼光真好!
所以我更应该去山崖书院读书了,不能埋没我这个未来读书种不是?
而且以后我也成为读书人了,我姐姐嫁人,我们家就不用低声下气,觉得高攀了。”
学堂內再次响起一阵笑声,不过这次的笑声比上一次,多了几分善意和尊重。
好些个蒙童早在来之前就被家里人告诉过,不要再去想什么大隋游学远行,以后好好跟家里人一起过好日子就行。
而他们此刻当然不情愿站起身,离开家千里万里去异国他乡吃苦受难。
但身为同龄人,他们也十分羡慕李槐这样的勇气。
会为了在大人耳中听起来十分可笑的理由。
而不惜时间和代价的,去做一件看起来付出与收穫不成正比之事的一正是他们这样的少年人,和还保有少年心的人啊!
被同学笑了两次的李槐也不恼,只是瞪眼瞅著林守一,
“喂,林大公子,你去不去?
你这个只比我早一点点显露读书天赋的人,不会是比我胆小吧?
那我就在你面前可是完胜了啊。
按苏师兄的话说,你就是我的手下拌酱。”
一旁的苏尝黑著脸,
“是败將!拌酱是我跟你说过一次的老乾娘,用来拌饭的调料。”
这次不等其他人笑,李槐自己先嘿嘿笑了起来,
“下去我就抄,下去我就抄。”
林守一深深的望了一眼把李槐治得服服贴贴的少年。
隨后,这个被家族放弃的私生子也缓缓站起身,脸上依旧是那副冷淡的表情。
他起身表態,当然不是因为受了李槐的激將法,而是心中自有打算。
既然十分爱护李宝瓶的苏尝,都捨得愿意让这个小姑娘去走那么远的路。
那么证明对方肯定对大隋之行心里是有谱的。
整个东宝瓶洲,就属齐先生的山崖书院最有名气。
到了山崖书院之后,只要他林守一学有所成的话,谁还敢看不起他这个私生子!
就像没有询问必定会陪小宝瓶的苏尝一样。
齐静春也没有向心中拿定主意,就不会更改的林守一確认第二遍。
而红衣小姑娘看见李槐隨口就能说动一个同窗起身参与进游学的事情。
不服输,也想让齐先生组织的远游显得更加成功的她,便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扎著羊角的小姑娘。
石春嘉一看到李宝瓶看向自己。
心中早有打算的她,觉得对不起闺中小姐妹,便哇一下就哭出来。
李宝瓶虽然一脸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表情,但却没有像李槐那样说出任何激將的话。
石春嘉红著眼晴,怯生生道,
“宝瓶,我想跟爹娘一起去京城。”
红衣小姑娘闷闷不乐的点点头,她知道自己这个小姐妹捨不得离不开家人的。
未来再见面,或许这个扎著羊角辫的小姑娘,就已经嫁人,相夫教子了。
等到石春嘉说完话,一个有些壮实的少年站起了身。
董水井看著台上的中年儒士,有些不好意思的问,
“齐先生,以后小镇还会开学垫吗?”
齐静春对他这个问题並不意外,只是点点头,
“会有人来开的。”
董水井闻言鬆了一口气, “我爷爷死前叮嘱我,说让我死也要死在学塾里。
还说以后当不成读书人,就別去给他上坟,他不认我这个孙子了。”
隨后这个壮实少年挠挠头,
“按照齐先生您说的话,以后来小镇的人会越来越多。
我就挺想趁著机会做小买卖赚钱的,卖餛飩什么的都行。
要是小镇这边学垫继续办下去,我就留在镇上。”
齐静春点点头,脸上並无半点失望,而是十分认可少年的选择。
隨后他又给董水井指了指青衫少年,
“你们俩在买卖事上或许能聊到一起去,苏尝已经定好两个铺子了。”
苏尝朝看过来的壮实少年点点头。
觉得以董水井日后能博得董半城之名的商业头脑,做自已商行的二掌柜完全没问题。
於是他便跟对方先打了个约定,
“水並啊,关於做买卖这件事,我也有些打算,手上余钱还很多,之后我们细说。”
董水井有些茫然,也有些欣喜。
茫然是因为他才知道苏尝居然跟他想到了一起去。
欣喜则是因为一个人小本经营,想要哗哗来钱得赞好多年。
但是有了人一起合伙,虽说利益会被分摊,但是风险也会被分摊。
更重要的是以苏尝的口气,对方手中的余钱肯定不是一般的多。
那自己就大可不必,苦哈哈的熬前期创业之路了。
至於苏尝会不会坑他,董水並信的过亲口介绍的齐先生。
更相信苏尝不会为了一点钱,就给他最尊敬的先生抹上黑点。
董水井坐下后,就再也没有蒙童站起来了。
愿意去大隋远游至山崖书院的人,一共只有四个。
苏尝,李宝瓶,李槐,林守一。
一屋蒙童。
选择披荆斩棘者少,选择安逸平稳者多。
齐静春確实很欣慰,自己的学生里能出现四个愿意披荆斩棘者。
不过他却並不想借题发挥什么。
不同选择,对於孩子们个人来说,並无优劣之分。
而且这世间,也確实同时需要这两种人。
更多余味,需要他们长大之后再慢慢品尝。
让这四个选择远游的学生落座后。
通过同窗之间在同一人生关键节点,做出的不同选择,而给这些蒙童彼此上了生动一课的齐静春。
便从怀中掏出了那个早已经准备许久的小木匣,
满头银丝的中年儒土,从匣中掏出一张张纸签,分发给全部蒙童。
“这是一个心愿签。
你们可以把自己在未来想要实现的心愿写在上面。”
看著好奇的孩子们,齐静春轻声说“我会让人为你们保存至少三十年。
三十年后,早已而立之年的你们,再来看看少年时自己写下的心愿,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便是他想给这些孩子们,所上最后一课的最后一个段落。
初心,初愿。
面对自己桌前的心愿签,孩子们有些提笔如飞,有些则思考了许久。
最终,所有人都把自己的心愿签,也是最后一次作业交了上来。
齐静春一一看著这些孩子们最真挚的愿望。
苏尝:走路,看景,见人,拳剑问神仙!
林守一:学一而始,从一而终。
董水井:读书,挣钱!
李槐:让爹娘过好日子,给姐姐找个好姐夫,长大像个葫芦仙!
石春嘉:与家人一起,相夫教子,幸福美满。
李宝瓶:愿为世间第一女夫子,常见天下最好苏师兄。
把所有心愿签收进匣中的中年儒士,拿出一张封条,用最后一点力气。
以凡人之身,写下他的心愿,也是他对学生们的祝愿梦想成真!
隨后他看向窗外。
小镇的天忽然有些阴沉。
蒙童心愿已入匣。
驪珠洞天该落地。
我还有话要讲给这三座天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