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纫芝走到人群中央,目光如炬,直视胡子男人。
“既然要论理,我们就一件一件说清楚。首先,你声称华国使用金缮技术需要支付版权费?”
她的出现,让焦头烂额的于洋和钱局长瞬间松了口气,仿佛看到了主心骨。
林纫芝和她的个人苏绣展台都很有名,在场很多人都认出了她。
胡子男人愣了片刻,随即梗着脖子嚷道:“没错!你们华国落后,不懂知识产权法。但在国际上,使用别人的独有技术就是要付版权费的!”
“好,既然要谈知识产权法,那我就和你好好谈谈。
林纫芝唇角微扬,音量放大:“贵国的知识产权法主要包括版权法和专利法。
版权法保护的是具体的文本、绘画作品,而不是制作方法。金缮工艺流程属于‘方法’,根本不受版权保护!”
她顿了顿,确认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认真听,才继续道:
“至于专利法,要求技术必须具有‘新颖性’。金缮作为传承数百年的古老技艺,绝对不可能被授予专利权!”
胡子男人脸上涨红,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
他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如此落后的国度,居然真有人懂知识产权法。
“按照贵国的逻辑,”林纫芝声音陡然提高,“使用公有技术就要付费,那全世界是不是都该向华国支付四大发明的使用费?否则就不能印刷书籍、制作指南针和火药?”
她想到什么,语气转为戏谑:“说到火药,当年美丽国在贵国投下的‘小男孩’,使用了炸药引爆,是不是也该向我们支付版权费?”
“你……”胡子男人指着林纫芝的手指不停颤斗,整张脸因为怒火都变成了猪肝色。
“好!!”
“说得好!”
在场所有的华国人同时爆发出畅快的大笑,所有的憋屈在这一刻尽数宣泄。
以于洋为首的陶瓷厂众人,看到小日子个个恨不得把他们生吞活剥的模样,更是觉得心情通畅。
钱副局长借着整理衣领掩饰上扬的嘴角,林顾问这话真戳心窝子啊。
外宾们则面面相觑,都被这毫不留情面的反击震住了。
美丽国的外宾更是无语,你说火药就火药嘛,提什么“小男孩”啊。
难道这就是华国人说的“杀人诛心”?
无视胡子男人难看的脸色,林纫芝转向围观的外商,用中文、英语、法语轮流说一遍。
“既然樱花国如此尊重工艺方法的产权,一定很乐意带头向我们华国支付四大发明的使用费。
在场的美丽国、高卢国、日落国的诸位,你们一个个讨论得也很愉快啊,是也支持这个提议吗?”
原本还笑嘻嘻看热闹的外商们,瞬间嘻不出来了。
一个个怒瞪着胡子男人,纷纷表态:
“这位女士说得对!金缮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传统工艺本就该自由传承和使用!”
“没错,樱花国没资格禁止他国使用这项公共技术!”
面对所有人的集火,胡子男人额头和鼻尖不断渗出汗水,求救的眼神望向身旁几个同胞。
眼看着母国快成为公敌了,高桥凛深吸一口气,上前收拾残局:“我为同胞的无知向贵国致歉,‘金继’确实可以无偿使用。”
说完他深深鞠了一躬。
“但是,”高桥凛起身后,语气激动起来:“‘金继’承载着我国独特的‘侘寂’美学,这是我们的文化精髓,你们必须承认!”
他从始至终只想捍卫自己母国的文化。
林纫芝点点头,语气平和:“高桥先生,你热爱并维护本国文化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或许并不知道,你珍视的‘金继’,其根脉在华国。”
“不可能!”
高桥凛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嗤笑道:“‘金继’在十五世纪的室町时代开始,就已出现在我国!”
林纫芝没理会他,转身面向众人开始解释‘金缮’的渊源。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淅地传遍四周:“我们华国是漆艺的故乡,使用大漆的历史超过七千年。
而用金粉修饰漆面的‘戗金’、‘描金’工艺,最早的文本记录可追朔到公元前三世纪,比樱花国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这门技艺流传到樱花国后,樱花国的匠人将这门技艺与‘侘寂’哲学融合,创新发展出‘金继’艺术。这本是文化传播的美谈,何来‘抄袭’一说?”
高桥凛眉头紧皱,急切反驳:“空口无凭!历史源流众说纷纭,仅凭文本记录,根本无法服众,请拿出确切的实物证据!”
华国确实有实物证据,但得等到八十年代才能发掘出土。
“众说纷纭?”林纫芝轻笑一声。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竖起耳朵的听众,最后回到一脸倔强的高桥凛身上。
“你要实物证据?那我们暂且不提金缮。”
林纫芝目光灼灼:“请问贵国的茶道,是否源自宋代的径山茶宴?奈良的唐招提寺,一砖一瓦是否秉承盛唐风骨?还有你们的文本,平假名是否源于草书,片假名是否取自楷书偏旁?”
她向前一步,声音在寂静的展厅里回荡:“按照你这个‘抄袭’的逻辑,莫非贵国所有文化瑰宝,都是从华国‘抄袭’而来?
享受着中华文明的滋养,却反过来污蔑老师是‘小偷’,这就是标榜注重礼节、高素质的现代文明国家吗?!”
这一连串发问,如同一连串精准的箭矢,万箭穿心,让一众樱花国商人面如土色。
高桥凛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确实是喜爱并深入研究过华国文化的,正因如此,他才更清楚对方说的……基本是事实。
因为他的鲁莽冲动,让整个樱花国跟着蒙羞了,一股混合着羞恼和挫败的情绪瞬间淹没了高桥凛。
钱副局长和于厂长心口的大石头总算放下了,腰杆不由自主地挺直了。
于洋嘴角的笑完全藏不住:“我就知道!林顾问有学问,有见识,绝不会错!”
林纫芝看着摇摇欲坠的高桥凛,想到现在正处于两国建交蜜月期,语气稍缓。
“高桥先生,文化长河奔流不息,支脉交汇,彼此滋养。我们不能因为一条支流灌溉了新的土地,开出了不同的花,就忘记它最初的源头。”
说完她微微颔首,没再看高桥凛复杂的神情。
人群中爆发出强烈的掌声,不少华国人和华侨更是热泪盈眶。
多少年了,他们顶着白眼、忍着歧视、受着侮辱,扛着偏见,跌跌撞撞地走到了今天。连自己都偶尔怀疑是不是真的不如外国人。
可林纫芝的话象一道光,照亮了那些被遗忘的传承。原来我们华国的文化,是根、是魂、是别人偷不走的荣耀!
外商们对林纫芝的印象也一变再变。
有几人更是打定主意一定要收藏幅对方的艺术品,可等到他们赶去苏绣展台时,才发现早已销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