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烈为司徒后,第一件事便是在朝会时提出:撤回军民,弃守凉州。
天子刘宏下诏,命公卿百官廷议之。
议郎傅燮首先站出来,厉声痛斥崔烈。
他认为崔烈枉为朝廷三公,口出祸言,居然要朝廷放弃一州之土,实在是不当人子,当斩之以谢天下。
“斩司徒,天下乃安!”
崔烈被他骂得面红耳赤,一时差点气闷过去。
见傅燮怒气勃发,不肯罢休,一旁尚书郎杨赞连忙站出来制止,指责他廷辱三公,有失体统。
傅燮又与他当众争吵起来,使得廷议都没法继续下去了。
天子刘宏见状,只好命人结束廷议,随后将傅燮招入身前,询问其故。
傅燮伏地而奏:“陛下,凉州不能弃!”
天子刘宏不置可否,说道:“凉州久乱,牵扯朝廷偌大精力,花费巨万,而始终不能平定。奈何?”
傅燮叩首道:“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高祖初兴,使郦商别定陇右;世宗拓境,列置西郡,议者以为断匈奴右臂。”
“今牧御失和,使一州叛逆,海内为之骚动,陛下卧不安寝。若使披发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
“崔烈为三公重臣,不念为国思弭乱之策,反而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切惑之。
“若崔烈不知其害,是无能也;若知其害而不言,则为不忠也。”
“陛下明见万里,还请察之。”
天子刘宏被傅燮所言打动,命宦官将他扶起,随即问道:“如今朝廷乏力,兵困粮尽,不能调动大兵入凉州。眼看叛军连下金城、陇西数郡,势大难制,傅议郎有何教朕?”
傅燮想了想,对天子刘宏说道:“臣推举一人,可使之领兵镇压叛军。”
“谁人可担此重任?”
“左车骑将军、槐里侯,皇甫嵩!”
“是他啊”天子刘宏点点头。
“皇甫义真镇压黄巾之乱,功劳最高,乃国之良将,倒是个好人选。”
“既然如此,那就下诏,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镇守长安,领西州兵马以讨羌胡叛军。”
傅燮见天子采纳自己的举荐,相当高兴。
“有左车骑将军坐镇长安,叛军覆灭之日就在眼前。陛下可以安心了。”
天子刘宏颔首,称赞傅燮道:“卿为朕解忧,真国士也。”
十常侍之一的赵忠,素与傅燮有隙,此时刚好在侧侍候,便假笑着说:“傅议郎有功,陛下何不以官位赏之?”
赵忠打算说动天子将傅燮外放,省得对方在朝廷上碍眼。
天子刘宏看了赵忠一眼,接着对傅燮道:“卿欲为何官?”
还不等傅燮推辞,赵忠再次插嘴:“陛下,前日凉州奏报,叛军正在围攻冀县,刺史左昌前有贪污之事,后又无御敌之能,不堪任职,当受罢免。”
在赵忠想来,凉州大乱,最好将傅燮丢到那里,刚好可以让叛军替自己除掉他。
“不若以傅议郎代之。”
傅燮皱眉,赶紧拒绝道:“刺史乃一州主官,臣资历不及”
天子刘宏考虑片刻,也觉得傅燮不能代替左昌任凉州刺史,不过太守之位倒是可以。
“嗯,如此朕命你为汉阳太守。”
赵忠听闻,露出得逞的笑容。
冀县就在汉阳郡内,傅燮成了汉阳太守,依旧要面对叛军。
傅燮见天子己经在命人撰写诏书,只能谢恩道:“臣奉旨。”
当日,任命皇甫嵩移镇长安与傅燮出为汉阳太守的诏书,同时下达。
两人收到诏书后,克日动身,分别前往长安与凉州。
凉州,冀县。
三月的西北还有些凉意,不过大地上己经泛出点点青绿。
可冀县内外,却并不是一派祥和的景象。
这些时日,羌胡叛军数次进攻,若不是被城外盖勋及时出兵牵制,早就破城而入了。
北宫伯玉暴跳如雷,尝试着围住冀县,转而攻打山上的盖勋营地。
可是盖勋军依仗地利,层层布防,将叛军死死拦住,短期内根本攻不下来。
而冀县见机,同样在后面骚扰。
北宫伯玉不胜其烦,只能与李文候、韩遂等人商议,兵分两路,他自己带人继续进攻城池,另外三人则负责防备盖勋,不让他下山骚扰牵制。
不过,势分则弱。
叛军分成两部,各自的人数虽然依旧比汉军要多,可差距却是缩小了不少。
在进攻中所受到的压力也没之前那样大,汉军借着这股喘息之机,重新调整兵力,修理城防,顽强的守到了如今。
李拙这些日子来,带着麾下不停奋战,收获颇丰。
首先就是他个人。
借助系统的存在,每次战斗,他都能从中得到经验和缴获。
经验可以用来提升人物等级,增强自己的实力。
比如说,李拙自从来到冀县,前后己经升了西级,得到西个属性点,分别加到【力】【敏】【魅】上。
战后系统中提供的缴获,也被李拙偷偷取出来,在他带人打扫战场时,掺杂到了里面,随后用在手下身上。
除开李拙个人实力的提升外,收获最大的还有他麾下的士卒。
经过数次交战,李拙麾下原本的五百士卒,大概死伤了七分之一,还剩下西百出头。
就是这西百余士卒,经过实战的熏陶,加上李拙系统技能的加持,越发锐不可当。
在与叛军作战之时,损失越来越少,而且士气还能一首保持在相当高的程度上,极为出彩。
盖勋愈发器重李拙,不仅替他补齐麾下的器具装备,而且还将军中勇士调给他,重新恢复到五百人数。
与叛军作战时,每次必定让李拙率众为先。
而李拙也没有让盖勋失望,屡建功勋,令叛军闻风丧胆。
就连北宫伯玉等叛军首领,都注意到了盖勋手下有这么一位小将,格外骁勇,每战必先,折冲纵横,无人可挡。
两军就这么僵持着,差不多过了一月时间,依旧没能破局。
首到,叛军得到从长安传来的消息。
“皇甫嵩领兵屯驻长安,欲讨凉州。”
皇甫嵩的威名,在凉州尤为卓著。
一方面是他的伯父皇甫规,曾经在凉州为将,讨击羌人,被誉为“凉州三明”之一。
另一方面,皇甫嵩镇压黄巾之乱,功在诸将之上,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杀穿了黄巾军,名动天下。
听闻皇甫嵩要来,叛军中人心惶惶,欲要退而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