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勋脱险以后,反将追击他的叛军困在了山谷中。
除了数百人狼狈而逃外,其余全都被杀,尸首就用谷中的土石掩埋。
北宫伯玉见得残兵回去,勃然大怒,打算继续派兵攻打盖勋部。
只不过,李文候与韩遂等三人俱不认同他的做法。
他们觉得,现在当务之急是攻下冀县,不可在旁枝末节上花费时间,以免给城内汉军喘息之机。
北宫伯玉虽然气急,也不好违逆众人之意,便派出人马建造鹿角木栅,堵在盖勋军面前,其他兵马则加紧攻打冀县城池。
盖勋包扎好伤口后,吩咐就在谷地附近高处立营。
汉军只用三天时间,就在原地建好了一座周回数百步的木寨,栅栏、拒马、箭楼、望台,一应俱全。
汉军占据险隘之处,不惧叛军来攻,终于可以放心休息。
这数天时间,士卒们日夜赶修营寨,又要防备着叛军的进攻,身心俱疲,不可再继续下去,否则不利于军心。
盖勋于是闭营避战。
可盖勋走到营中高处,观望冀县战况,发现叛军攻势猛烈后,有些担心,思索良久还是找来李拙。
“建德,我观你营中士卒俱是精锐,尚且有几分余力,现在有件任务交给你部,可有信心完成。
李拙正愁没有立功的机会,自然满口答应。
“还请使君吩咐。”
“嗯,叛军攻城愈急,我怕城中支应不过来,打算派你佯攻侧翼,吸引叛军注意,替城内牵制些叛军兵力。”
“使君放心,我这就带兵出营!”
盖勋用没有受伤的右手拍了拍李拙的肩膀,温声说道:“小心些,我在营中等你回来。”
李拙拜别盖勋,领着麾下兵马,从营地侧面隐蔽而出,借助草木的遮掩,摸到了叛军的鹿角木栅附近。
李拙扫了扫,发现叛军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不相信汉军会发起进攻,根本没有注意到汉军的动静。
“嘿嘿,这些羌人,一点防备都没有,正该让我来给他们个教训。”
李拙回首吩咐道:“击鼓,进军!”
嘭、嘭、嘭、嘭。
突然的鼓声让羌胡叛军心惊胆战。
“哪里来的动静?!”
“小心,是汉军杀过来了!”
“快、快动起来,别让他们靠近”
“速去大营求援,让北宫首领派人前来!”
“啊”
守着鹿角木栅的叛军惊慌失措,面对冲到脸上来的汉军,根本没来得及反应,便被环首剑和长矛给捅穿身体,哀嚎着倒地。
李拙亲自张弓,射中叛军中的一名军官,看着他当场吐血毙命。
“司马神射!!”
旁边,邓愈拍掌,在旁边欢呼道。
邓愈,即之前的阿若。
他穿着有些不合身的皮甲,待在李拙身边,背着箭囊和拿着剑鞘等物。
阿若虽然被李拙收入军中,可看他年纪还小,李拙就让他做自己的亲兵,负责日常杂务。
阿若倒也乐在其中,还请李拙给自己取了个大名。
阿若原本姓邓,父母俱亡,一首都被人以小名称呼,如今入了军中,不想再被人唤着小名。
李拙应他所请,便给阿若起了个邓愈的名字。
要说其中有什么含义,李拙只是觉得“愈”字很顺眼罢了,别无其他。
“哈哈哈”
李拙听到邓愈的大呼小叫,嘴角不由翘起,笑着将弓扔到对方手上,接着拿过环首剑。
“护好我的弓,跟紧我!”
邓愈尖瘦的小脸顿时严肃,将弓背好,立于李拙的左侧。
“司马勿虑,我也能上阵杀敌。”
李拙点点头,随即不再看他,快步冲入敌阵之中。
“将鹿角搬开!”
汉军用盾牌顶在前面,随即数人弯腰上前,合力将挡路的鹿角掀翻,让后面的同伴得以前冲。
“羌奴,死来!”
韩辅血气上脸,面色通红,双眼怒瞪,如蛮牛般独自冲入叛军之中,举剑横扫,一下子扫倒数名结辫的羌人。
“哈哈哈,痛快”
韩辅仰天大笑,左右环顾后,又冲向另一股敌人。
其他汉军士卒,见韩辅勇猛无敌,立时士气大振,也都学着他的举动,猛冲猛打,悍不畏死,冲得敌人阵形散乱,慌忙逃窜。
李拙带着人跟在后面,以韩辅为箭头,将叛军阵形硬生生切成两半。
不过随后李拙就发现,叛军大营那边有了动静。
营地大门打开,一队人马从里面冲出,快速朝着此处赶来。
“是叛军的援兵。”
李拙见好就收,命人敲响铜钲,让麾下撤退。
“走,不要恋战!”
既然叛军派援兵过来,攻城兵力肯定就少了,也意味着盖勋交代的任务完成,李拙自然可以回去复命了。
眼看韩辅还在与敌人纠缠,李拙当即冲到他身边,扯住胳膊喊道:“没听到鸣金声吗,快和我撤回去!”
韩辅反应过来,忙道:“是。”
随后,李拙整理队伍,脱离战斗后,迅速撤回到汉军营地中,只留下了大片的叛军尸体。
回营后,李拙发现盖勋正在门口等着自己。
盖勋满面笑容,见到李拙后就拉着他的手,往大帐走去。
“哈哈,刚才我在营中观战,见建德真如猛虎下山,一击而将叛军阵形撕开,杀敌无数。”
“我能有你相助,叛军有何惧哉!”
盖勋说道:“我己备下酒菜,建德快来和我喝上几杯,庆祝一下。”
李拙任由盖勋拉着,随他来到大帐中。
此处早就备好了酒菜,同时席中坐着的还有凉州从事辛曾与孔常二人。
“建德来了,快请入座。”
辛曾与孔常见到李拙来了,连忙起身招呼。
他二人对于李拙,并无恶感,反而频频展露善意。
理由也很简单,就是看中了李拙的武力,能打。
这时候与李拙交好,后面也许还能用得到他呢。
李拙与辛曾二人见礼,随后落座。
酒席开始,几人推杯交盏,相互祝酒,庆祝刚才的胜利。
而后又讨论起凉州如今的局势,还有猜测朝廷的援兵何时会到。
此时,大汉的都城,洛阳。
凉州动乱不休,朝廷连连征发天下役赋,使得镇压黄巾之乱后刚刚平静下来的大汉东州,再次有了动乱的迹象。
为此,刚刚被拜为司徒的大臣崔烈,在朝堂上提出了一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