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暗线(1 / 1)

时间在蛰伏中悄然流逝,转眼己是十月。关外的秋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染红了山峦,也预示着更为严酷的冬季将要来临。

别动队的新营地内,生活与训练却开展得热火朝天,许多人己经认识上千字,日语也更精通了,大家似乎也都没闲着。

系统刷新了一次新的物品,杨震东花费了80积分,兑换两支带六倍镜的德国kar98k毛瑟狙击步枪,让积分减少到了121分,两支狙击步枪分别配给陈福来和新加入队伍的猎人林海,让二人欣喜异常!

目前,他的精力集中在两件事情上:谨慎地扩充队伍,以及拥有一定地情报能力。

新营地的位置相对靠近宁安(古代时候的宁古塔),周边区域受日伪归屯并户政策摧残,产生了大量失去土地、家园破碎的流民。杨震东意识到,这其中或许就隐藏着抗日的火种和队伍需要的人才。

他召来了负责安排平时外出侦察人员,也心思缜密的堂哥杨安昌和宋山。

“安昌哥,宋山,以后让外出侦察的人员多带一双眼睛,多长一个心眼。”杨震东低声交代,“留意那些在城镇边缘、山脚下流浪,或者打短工的人。特别是那些看起来老实巴交,但眼里有恨的,或者听说有点手艺的——比如会打铁、懂点木匠活、以前是猎户枪法好的,但年龄不能太大。

他特别强调:“记住,宁缺毋滥。每次最多带一两个人回来,而且要不同时间、不同路线。带回来的人,先安排在后勤队干活,由你们亲自观察,至少一个月。看看身体有没有伤残,手脚是否勤快,嘴严不严,心里到底恨不恨鬼子。一个月后,确实没问题的,再根据特长,考虑加入训练。”

这是一个缓慢却安全稳妥的策略,既能吸收新鲜血液,又能最大限度防止奸细混入,避免因短时间内人员膨胀而引起外界注意。

策略很快见效。一个月下来,通过这种“滴水穿石”的方式,队伍里悄然增加了五张新面孔:

张铁宏,三十岁出头,原宁安县城郊的铁匠,鬼子占了铁匠铺强迫为军营服务,因暗中破坏了一批军刀胚子被察觉,侥幸被打得半死扔出来,老婆孩子不知所踪,对鬼子恨之入骨。他沉默寡言,但有一手好力气和修理家伙的巧劲。

林海,二十六岁,曾是这一带最好的猎户,枪法极准,熟悉周边百里山林。鬼子搞归屯并户并禁止私人持有猎枪,毁了他的生计,老娘病死在迁徙路上。他趁机逃了出来,带着山野的沉默和警惕。

孙永田,二十五岁,读过几年私塾,原本在镇上杂货铺当伙计,心思活络,嘴皮子利索。鬼子苛捐杂税逼垮了铺子,掌柜的上吊,他成了流民,一肚子怨气,渴望报仇。

周石头,十九岁,憨厚壮实,原是个佃户,父亲交不起租子被地主勾结伪警察打死,土地被强占。他脑子不算灵光,但有一把子力气,干活不惜力,对欺负穷苦人的恶霸充满仇恨。

姜秀兰,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丈夫被抓去修要塞至今未归,生死不明,她带着个半大孩子被赶出部落,孩子病死了。她虽然是个女人,但性格坚韧,手脚麻利,尤其擅长缝补和采集山野菜,做饭也是后勤队里最好的。

这五个人被分散安排在后勤队,由杨安昌和宋山暗中观察,同时也让他们逐渐适应队伍的生活和纪律。

另一方面,杨震东深知,蛰伏不等于闭塞。必须有一只耳朵伸到敌人的心脏里去。他精心挑选了三名机敏可靠的队员,执行一项更为危险和重要的任务:潜入宁安县城,获得一定情报。

被选中的是:原货郎出身、善于与人打交道的王二;读过书、北平来的学生李文斌;以及年龄较小,比较机灵的周小河。

临行前,杨震东再三叮嘱:“你们的任务不是打仗,是听和看。带上足够的钱(缴获的日伪钞票和银元),想办法在酒馆、客栈、车马店、甚至妓院、工棚这种地方落脚,结交三教九流的朋友,听他们喝酒吹牛、抱怨发牢骚,怎么混进去,靠你们自由发挥。”

他列出重点打听的方向:

“第一,鬼子在疯狂掠夺什么?木材、煤炭、大豆、还是矿产?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堆在哪儿,又通过什么路线运出去?”

“第二,哪里在修新的公路、铁路、机场或者秘密要塞?劳工是从哪里抓来的?看守有多少?严不严?”

“第三,本地哪些汉奸、伪警察头目、投靠鬼子的地主最招人恨?”

“第西,日伪军巡逻队的规律、检查站换岗的时间、还有当地黑市的情况,说不定以后能用上。”

“记住,安全第一!一旦感觉暴露,立刻撤离,预定的联络点和方式都记牢了!”

三人郑重领命,换上普通的百姓衣服,将短枪精心藏好,带着经费和使命,悄然离开了山洞,走向了危机西伏的敌占区县城。

宁安县城内,一场无声的侦察悄然展开:

王二凭借当年走街串巷的本事和在别动队学的文化,很快在城西门附近一家鱼龙混杂的“福顺”大车店找了个帮忙记账的活计。这里南来北往的脚夫、车老板、小商贩众多。晚上,他常提一壶散装烧酒,切一碟猪头肉,凑到那些唉声叹气的车老板中间。

“老哥,看你这愁的,这趟活儿不顺?”

“唉,别提了!给小鬼子运木头,从老黑山那边拉过来,道儿远还不好走,给的脚钱还不够喂牲口的!”

“哦?老黑山的木头?都运哪儿去啊?”

“还能哪儿,城东新开的那个‘昭和木材厂’呗,妈的,门口鬼子岗哨查得死严”

闲谈中,一条关于木材掠夺和运输路线的信息便悄然到手。

周小河年纪小,扮成半大小子,在火车站和妓院附近兜售香烟瓜子,耳朵却竖得老高。他听到了伪警察喝醉后吹嘘自己又敲诈了哪个商户,听到了妓女抱怨某个常来的日本商人炫耀又低价强购了多少大豆,听到了铁路维修工小声抱怨某段线路军列通过特别频繁,而且戒备森严

零碎的信息如同涓涓细流,,一点点汇向山林深处的山洞。杨震东将这些情报仔细地整理、比对、分析,在地图上逐渐标注出敌人的资源点、运输线、兵力分布等,虽然大部分不符合杨震东的出手要求,但总有几条有用的。

蛰伏的猛虎,不仅是在磨砺爪牙,更将敏锐的触角伸向了猎物的领域。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越成冉闵,我终结了那个乱世 大明:暴君崇祯,重塑大明 重生七零:虐渣后我嫁糙汉赢麻了 夺回享福命,炮灰长媳夫贤妻贵 衍尽归墟 大唐状元赘婿 八零:甩渣男,嫁兵王,我富甲一 恶媳罢工后全家都慌了 开局,用馒头忽悠猫娘当宿主 九重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