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队,省厅急电。
小刘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加急传真。
程澈正在看王刚整理的通信频率分析报告,听到声音抬起头。
“什么事?”
“跨省连环绑架案,西个省份,七起案件,全是富商子女。”小刘把传真放在桌上。“外省警方请求协助。”
程澈扫了一眼传真内容,心里咯噔一下。
连环绑架,跨省作案,富商子女。
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让他想起了未来记忆中的某个案件。如果他没记错,这应该是“影子集团”测试警方跨区协作能力的一次试探。
“什么时候的事?”
“最新一起是昨天晚上,在邻省。”小刘翻开文件夹。“绑匪手法很专业,反侦察能力极强,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抓到。”
程澈靠在椅背上,感到一阵疲惫。
他本来还指望着用新建的实验室和人才培养系统,让自己能稍微轻松点。结果还没开始建呢,新的麻烦又来了。
“省厅的意思是?”
“你作为警务科技战略委员会顾问,要参与跨省协作。”小刘看着他。“明天就要去省厅开联合会议。”
程澈闭上眼睛。
跨省协作,这意味着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更繁琐的程序,更多扯皮的会议。
最要命的是,他还得在一群不熟悉的同行面前,小心翼翼地使用未来知识,既不能暴露金手指,又要推进案件进展。
“行,我知道了。”
第二天上午,省厅会议室。
圆形会议桌旁坐着来自西个省份的警方代表。程澈坐在江城市的位置上,默默观察着在场的每个人。
坐在对面的是邻省的刑侦总队长,姓陈,五十多岁,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他的右手边是一个年轻的副队长,看程澈的眼神里带着明显的质疑。
“各位,案情大家都清楚了。”主持会议的省厅副厅长开口。“七起绑架案,分布在西个省,手法相似,目标明确。我们需要统一行动,信息共享。”
陈总队长咳嗽一声。
“我们己经分析过了,绑匪应该是一个专业团伙,有内部分工,有技术支持。”
“但是他们很狡猾,每次作案都会跨省转移,利用我们的信息壁垒。”
程澈听着,心里有数。
这就是“影子集团”的典型手法。他们不是为了绑架本身,而是在测试警方的协作能力,寻找系统漏洞。
“程顾问,你有什么看法?”副厅长问。
程澈清了清嗓子。
“这种跨省作案,往往会利用信息壁垒和协作漏洞,得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
话音刚落,那个年轻副队长就嗤笑一声。
“程顾问,你这话说得太空泛了。什么叫最薄弱的环节?”
程澈看了他一眼。
“比如说,时间差。”
“什么意思?”
“绑匪每次作案后,都需要时间转移人质和销毁证据。在这个时间窗口内,他们的行动轨迹是可以追踪的。”
陈总队长摇头。
“我们试过,监控网络覆盖不全,车辆追踪也断线了。”
程澈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拿起桌上的案件资料翻了翻。
每起案件的卷宗里,都有详细的现场照片和物证清单。
他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作案现场,都会留下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物件。
第一起案件是一个烟头,第二起是一张餐巾纸,第三起是一枚硬币。
这些东西看起来毫无关联,但程澈知道,这是“影子集团”的惯用手法。
他们会故意留下这些“线索”,测试警方的分析能力。
“各位,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程澈把几张照片摆在桌上。“每起案件现场,都有一个多余的物品。”
“多余?”年轻副队长凑过来看。“这些不是证据吗?”
“是证据,但也可能是干扰。”程澈指着照片。“你们有没有对这些物品做过深入分析?”
陈总队长皱眉。
“当然做过,但都没有发现有用信息。”
程澈心里暗笑。
这些物品本身确实没有信息,但它们的组合,却隐藏着绑匪的行动规律。
“我建议,把这些物品的出现位置,在地图上标记出来。”
“标记出来干什么?”
“看看有没有规律。”
会议室里的人面面相觑。
这个建议听起来很简单,但没人想到过。
“好,我们试试。”副厅长点头。
半小时后,一张标记了七个位置的地图被投影到墙上。
程澈站起身,走到投影前。
“大家看,这七个点的连线,形成了什么?”
众人盯着地图,半天没看出名堂。
程澈拿起激光笔,在地图上连了几条线。
“一个不规则的螺旋。”
“螺旋?”陈总队长站起来。“这说明什么?”
程澈转身面对大家。
“说明绑匪的行动轨迹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计划的。”
“他们在按照某种预设路线移动,而这个螺旋的中心点,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大本营。”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年轻副队长的脸色变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一首在被绑匪牵着鼻子走?”
程澈点头。
“不仅如此,我怀疑这些绑架案,本身就是一个测试。”
“测试什么?”
“测试我们的跨区协作能力。”程澈回到座位上。“绑匪想知道,我们在面对跨省案件时,反应速度有多快,信息共享效率有多高。”
陈总队长的脸色阴沉下来。
“你是说,我们被人当猴子耍了?”
“很可能。”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被罪犯戏弄,尤其是在这种正式场合。
副厅长咳嗽一声。
“程顾问,你的分析很有道理。那么,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
程澈看了看在场的每个人。
这些人里,有经验丰富的老刑警,有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还有谨慎的官僚。
要让他们统一行动,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建议,我们也来个测试。”
“什么意思?”
“既然绑匪想测试我们的协作能力,我们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协作。”
程澈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
“首先,信息完全共享。所有案件资料,实时同步。”
“其次,统一指挥。不管是哪个省的案子,都由一个指挥中心统一调度。”
“最后,预警机制。根据螺旋轨迹推算,提前在可能的作案地点布控。”
他放下笔,转身面对大家。
“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绑匪的下一个目标,应该在这里。”
他在地图上圈了一个区域。
“这是螺旋的下一个点,也是距离中心最近的一个。”
陈总队长盯着地图看了很久。
“你确定?”
程澈摇头。
“不确定。但这是目前最有可能的推测。”
“如果错了呢?”年轻副队长问。
程澈看着他。
“如果错了,说明我的分析有问题。但如果对了,我们就能抓住这些家伙。”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
所有人都在权衡利弊。
如果按程澈的建议行动,需要调动大量警力,协调多个部门。
如果判断错误,损失会很大。
但如果不行动,案件就会继续拖下去。
副厅长最先开口。
“我同意程顾问的建议。”
“各省立即成立联合专案组,统一行动。”
陈总队长犹豫了一下,也点了点头。
“行,我们试试。”
会议结束后,程澈一个人留在会议室里。
他看着墙上的地图,心情复杂。
如果他的记忆没错,这次行动应该能成功。
但成功之后呢?
他在警界的声望会更高,责任会更重。
躺平的梦想,又要往后推了。
程澈叹了口气,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走到门口时,那个年轻副队长追了上来。
“程顾问,等等。”
程澈停下脚步。
“有事?”
“我想问问,你刚才的那些分析,是怎么想到的?”
程澈看着他年轻的脸,想起了刚入警队时的自己。
“经验。”
“就这么简单?”
程澈笑了笑。
“复杂的事情,往往有简单的解决方法。”
“简单的事情,往往需要复杂的思考。”
年轻副队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程澈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好干,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走在省厅的走廊里,程澈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这种疲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每一次被迫营业,每一次无心插柳,都让他离躺平的目标更远。
但他知道,这条路己经没法回头了。
既然躺不平,那就站得更高一点。
高到可以俯视所有的敌人。
高到可以保护所有想保护的人。
至于躺平,等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