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前。
一间宽敞却静谧的审查室内,三名中年男子肃然而立。
房中陈设极简,三面墙壁嵌着三十块大型显示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之气。明明三人只是静静站立,却仿佛三头蛰伏的真龙,气血之势磅礴如海,压迫感渗透四方。
这是本届武道联考的内核监控室。
三十块屏幕上,逐一投映着正处于虚拟考场中的青年身影。他们或咬牙苦撑,或大汗淋漓,皆在承受“056号”的试炼。
但若细观,便会发现这些屏幕并非杂乱排列,而是按考生当前的表现排名,从左至右,自底至顶分出了三十位顺序。每块屏幕下方,均标注有清淅编号:从“1”到“30”。
此时,排在第21位的画面中,是一名身着黑衣、气息内敛的少女。她眉目沉静,姿态端正,汗水滑过鬓角却未影响半分节奏——那是沉子涵。
三人不语,但目光在三十块屏幕间轮转不休,似要查看所有考生的状态。
片刻后,沉默被打破。
“老韩,”左侧那名络腮胡中年男子嘴角一撇,语气揶揄,“我早就说了,别把那‘056号异端’放进联考,你偏不听。现在好了,全省前三十,就没人能撑到你那七十米的门坎。你满意了?”
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位穿着白色武道服的儒雅男子也摇了摇头,语气略带无奈:“你设的这个模块,原本是武道大学的训练项目。
“虽说你做了下调了难度,但规则内核并没有改变。真正想走得远,必须悟出‘卸力’的精要,做到身随压动、力与势合。”
他看了眼屏幕,继续道:“但你指望一群高三生,去悟出卸力内劲?”
他转头看向站在最中间的那人,语气微沉:“把‘旭日名额’的门坎定在七十米……我看啊,今年这名额怕是又给不出去咯。”
中间那人,便是“老韩”。
他静立不语,许久,方才缓缓摇头开口:“我只是没想到……这一届,会这么弱。”
他声音不高,却如金石敲击:“这届全省二十多万武科生,竟无一人悟出卸力之道,哪怕是半点内劲雏形。”
此话一出,另外两人面面相觑,连话都不知该怎么接。
你要高三生悟内劲?
你是来讲笑话的吗?
他们只觉得,这老韩八成是疯了。
要知道,能够掌握卸力内劲,那就是“力聚一点”的雏形。
而想领悟力聚一点,又是何其困难?
二阶武道技巧【劲力透】分为处,面,线,点。
哪怕是正式的武者,绝大多数也仅停留在“面”的阶段。能将劲凝于“线”,已是人中之骄;而“力聚一点”——那是极其少数的天骄才可能摸到的,若能掌握,其拳力之精准与穿透,直指骨髓,非凡者不可得。
这种级别的苗子早被联盟九校提前录走了,哪还会来参加联考?
“‘旭日名额’本就不应该轻易直接下发的。”老韩语气更冷,“跨入‘旭日’,大多都是从‘沧月名额’中再层层选拔出来的。
“一步登到旭日者,一届之中整个联邦加起来又有几个?”
他眼神微动,忽然凝住了视线,落在正中央的那块“1号屏幕”。
画面中,一名寸头少年正挣扎于六十四米处。他是当前全省第一名。
他的双腿已然打颤,嘴唇发白,气血乱涌,呼吸不稳,眼神涣散。每一步都似踩在刀锋之上,勉力维持,已近极限。
老韩眉头微皱,眼中流露出些许失望。
他承认,本次题目设置近乎严苛,但他本意,是想借“极限压迫”激出那真正的武道种子。
看来的确是自己这方法太过激进了。
他摇了摇头,正琢磨下一年考试应该如何之际。
“滴——”
三十号屏幕左下角,编号跳动。
【考生变动】。
随后,一名身形清瘦却骨架端正的少年身影闯入画面。
“咦?”老韩挑了挑眉,“新进前三十的?”
但他也没怎么在意,考试之中,随时都有名额变更,太正常了。
不过很快,事情就变得不太正常了。
因为这考生的脚下动作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不断向前。
“二十九。”
“二十七。”
“二十四。”
伴随着这人的前行,他的排名飞速攀升,屏幕随之自动重排,从屏幕边缘一路向中心靠拢。
此时此刻,就好象他一迈步,便从一个屏幕走到了另外一个一般。
要知道这学生行走在五十多米的区间,这里的压力,已经是绝大多数天才的极限了。
那些排名前三十之人,大多都是迈出一步后,停顿适应许久,才能再走出一步。
而这新进的考生,却如履平地一般,没有停顿。
所以渐渐,三人的目光都被这人吸了过去。
尤其是那老韩,他的眼眸渐渐凝起,不断地盯着那学生。
“这是……顺势?”
老韩的眼光何等毒辣,哪怕是隔着屏幕,也能够看出这考生的身体在引导压力,而非抗拒。
看着此人的姿态,压迫顺着脊背、脚底自然下泄,再由丹田牵引回旋,一吐一纳之间,身体就象一张被拉开的长弓,外力与内劲相互缠绕,引导流动,彼此共振。
“二十。”
“十七。”
老韩眼神一凛,低声吐出两个字:“……卸力。”
自己这幅苦心,总算没有白费功夫,确实有人在考试之中,于极压中顿悟卸力之理。
那少年还在前行。
“第十。”
“第六。”
“第三。”
整个审查室陡然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仿佛停滞。
穿武道服的中年男子站直了身体,死死盯住屏幕,络腮胡男子喉结滚动,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而在那“第一名”的屏幕中,寸头男子早已瘫坐在地,眼神空洞,已无再战之力。
片刻之后,主屏重新切换,换上了一张新面孔。
之前的少年,正稳稳地站在第1的位置。
六十五米。
老韩站在屏幕前,眼神微眯,指尖不自觉地在身侧轻轻一动。
因为真正的难关从这一刻才算开始。
哪怕那少年早已领悟卸力之法,能够顺势卸压、引导劲力外流——可这一段,从六十五米到七十米,是整个考试中压力的陡崖,是卸力技巧也难以完全化解的局域。
这里考验的,不再是技术。
而是意志。
哪怕掌握了卸力,若如无坚不可摧的意志,又何谈旭日之级呢?
这是老韩在设计考核之际特地调整的难度。
老韩注视着屏幕,画面中的少年,正微微停顿,双肩缓缓起伏,显然正在调整。
调整呼吸,调整发力的角度,调整他与压迫系统之间的共鸣频率。
接着,少年轻轻地抬起脚,动作不快,甚至略显迟缓,但每一个细节都无比准确,仿佛所有力量都凝聚在那一脚之上。
一步,重重踏下。
紧接着,又一步。
每前进一步,身体似乎都在崩溃边缘挣扎。
老韩的眼神终于动容。
那少年双目布满血丝,却始终没有移开视线。
即便浑身肌肉在不受控制地颤斗,连呼吸都几乎停滞,他的目光依旧牢牢锁定前方。
那不是“技巧”。
这少年眼神里透出的,是一股顶着一切压迫也要走下去的狠劲,老韩看得分明。
直到屏幕中,那道七十米的刻线,终于被一只布满血丝的脚,稳稳地跨过。
下一刻,监控室内红光骤然亮起。
所有画面同时收束,凝聚成一块主屏——
【旭日级天才,一项标准达成】
十一个字高悬于上,冰冷,却仿佛有某种炽热的回响,贯穿了整个房间的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