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知否当皇子 > 第37章 驸马人选

第37章 驸马人选(1 / 1)

“走吧。”赵睿收回目光道。

“是!”齐衡应道。

出了樊楼,赵睿和齐衡上了马车,曹茂护着马车往敦教坊而去。

敦教坊位于城南墙与蔡河之间的狭长街区,距离贡院本就不远,没多久马车便在坊中一户府宅门口停下。

府宅门口左右各立着一个巨大的石狮子,甚是气派。

门头上的鎏金牌匾,上刻狄府二字。

门房在看到前面骑在马上的曹茂时,就有人匆匆前去禀报,然后大开中门。

赵睿和齐衡下了马车,便被躬敬的迎了进去。

前几日狄青偶染风寒,卧病不起,赵睿亲自带御医登门为其医治。

后面几天,每日都会登门探望,给了狄家无尽的荣誉。

赵睿一行在门房引路下,刚到中院,就见一群人匆匆迎了出来,正是狄青的几个儿子和顾廷烨。

顾廷烨前几年在赵睿的提议下,被狄青收为学生。

大宋立国百年,虽然有不少武勋和将门依旧活跃在军中。

可大多数的武勋和将门一代不如一代,可堪一用的人不多。

将来要想收复燕云十六州,肯定要培养一些良将。

“臣等拜见殿下!”

狄青长子狄咨带头躬身行礼。

“免礼。”

赵睿微笑摆手,看了人群中的顾廷烨一眼,问道:“狄师的身子可好些?”

“多谢殿下挂念,家父身子已经好多了,御医说大病初愈,再修养几日便没有大碍了。”狄咨回道。

“那就好,带我去看看狄师吧。”

赵睿闻言也放下心来,他不记得狄青具体什么时候死的,但却知道狄青是病逝的。

因此得知狄青生病,卧床不起,可是没少担心。

“殿下请!”

狄咨连忙侧身引路。

一路来到狄青卧房,赵睿见到了躺在床榻上,脸色苍白的狄青。

“臣病躯无力行礼,请殿下恕罪!”狄青声音虚弱道。

“老师不必介怀。”

赵睿微笑上前,在床边坐下,道:“养好身子才是头等大事,我可还等老师教我兵法呢。”

“有殿下挂念,臣的身子不出几日必然能好。”狄青说道。

赵睿陪着闲聊了一会,扭头道:“你们都退下,我有几句话要和狄师单独说。”

“是!”

狄咨等人行礼退了下去。

“不知殿下有何吩咐?”狄青问道。

“狄咏年纪也不小了,之前因为守孝被耽搁,如今孝期已满,不知亲事可曾定下?”赵睿问道。

“这…”

狄青虽然缺乏政治头脑,却也不蠢。

赵睿突然过问起自己儿子的婚事,显然是有什么安排。

可就算皇家要帮忙安排婚事,也不是赵睿这个年纪该操心的。

再联想到福康公主正在选驸马,他便有了猜测。

要是别的儿子能当驸马,狄青肯定欣喜若狂。

但唯独狄咏,他并不想让其当驸马。

狄咏虽然不是嫡子,只是次子,却是他几个儿子中最象他的。

不仅武艺很不错,在兵法韬略上很有天赋,尽得他的真传。

而狄咏也很有志向,若是做了驸马,别说上战场了,就连在军中任职的机会都没了。

从家族传承的角度来说,他应该答应。

毕竟次子不能继承家业,当驸马能保证狄家的富贵。

可作为一个父亲,他又不想扼杀儿子的理想抱负。

因此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赵睿大概猜出了狄青的尤豫,微笑道:“在过几月就是我的生辰,父皇有意在我生辰之日册封我为太子。我准备到时候让狄咏和顾廷烨担任我的护卫亲军左右都指挥使。”

“多谢殿下恩典。”狄青撑着身子就要起来。

“狄师无需如此!”

赵睿伸手按住狄青,道:“选驸马报名的日子马上快结束了,狄师让狄咏尽快前去报名,别耽搁了。”

他虽然称狄青为师,但也只是私下的称呼。

赵睿真正的老师只有富弼,其馀教导他的人,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师。

这些年他也没来过狄家,对狄青的几个儿子,只是略有了解。

直到前几天狄青生病,赵睿才第一次来狄家。

狄青的几个儿子,只有狄咏给他的印象很深刻。

狄咏今年刚刚二十,性子却很是沉稳。

赵睿又单独询问过顾廷烨,顾廷烨言语中对其很是敬佩。

便萌生了让狄咏给姐姐当驸马的念头。

不过这种事也需要福康公主同意,他自然不会去乱点鸳鸯谱。

赵睿让付培中调查了狄咏的情况,附带狄咏的画象,交给了福康公主,询问她的意思。

福康公主观之羞涩不已,丢下一句婚姻大事当由父皇做主就落荒而逃。

赵睿哪里还不明白姐姐的意思。

虽然有些草率,可古代婚姻就是这样,能看个画象打听一下为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很多人都是盲婚哑嫁,入洞房的时候才能见到。

别看狄青被称为面涅将军,实则年轻时也是个美男子。

狄咏不仅继承了狄青长相,因为从小习武,身材魁悟很是是英武。

福康公主自然一眼就相中了。

只是之前狄青身子还未好转,赵睿并未开口。

“殿下放心,臣稍后就让犬子去报名。”狄青说道。

赵睿刚刚的话已经很明白了,就算狄咏是驸马,他也会重用。

既然如此,他自然也就没了顾忌。

赵睿又陪着闲聊一阵,这才告辞离去。

…………

会试放榜后,名列前茅的考生瞬间名传汴京。

苏轼父子三人同考,兄弟二人皆入榜,本人更是位列会试第二名。

在会试之前,苏轼就得欧阳修看重,将其文章推给很多同僚好友观看。

但凡看过其文章得,无不对其称赞有加。

因此苏轼每有文章传出,便能引得汴京纸贵。

兄弟二人皆首次参加科举,且同在榜中,更是成为一段佳话。

即使他会试未能拔得头筹,但其风头却远超会元章衡。

就在会试榜上有名的考生们摩拳擦掌,为殿试做准备时,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文大相公以年迈为由,上书请求致仕,官家未允。

文大相公接连两日继续上书,官家体恤文大相公,加封太师,准其致仕。

大相公其实并非一个固定官职,而是众相公之首。

大宋实行的乃是多相制,共有三个相公和三个副相。

大相公在待遇和品级上和其他两位相公并无区别,为了区分主次,加封观文殿大学士的,就是默认的大相公,地位要略高其他两位相公。

一时间对于新任大相公,议论纷纷。

呼声最高的当属富弼了,不管是资历还是威望,富弼都是呼声最高之人。

不过真正的聪明人都知道,富弼几乎没有希望。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1888:未确认生物猎杀手记 戒灵九霄 完美世界:乱古第一道身! 洪武第一外戚 天魔逐道之坠落凡间做牛马 识海被废?神秘铭文重塑我无上道 灵笼:长夜尽头 欢不择陆 签到锦衣卫,开局抓了当朝长公主 我是奈克瑟斯适能者?即光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