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是皇子的老师,将来一但官家册封太子,他就是太子太师了。
若赵睿登基,他就是帝师,若是再担任大相公,将无人可以制约。
除非官家不打算册封赵睿为太子,否则富弼的官已经当到头了,没有更近一步的机会。
事情也正是如此,官家没有让大相公之位空置多久。
次日早朝便宣布,升三司使韩章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观文殿大学士。
这个任命倒也没有引起多大波澜,毕竟韩章之前就是三司使,地位并不比相公低。
大宋将财政从户部剥离,组建三司掌管财政大权。
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要略低宰相,但三司直接听命于皇帝,可独立执行财政决策,宰相无直接干预权。
在实际地位上,并不比宰相低。
甚至宰相主管民政,很多时候还要看三司使的脸色。
因此由韩章担任大相公,并非算破格任用。
韩章出列谢恩后,躬身道:“陛下,臣有本奏!”
“准奏。”官家颔首。
“太子系国家根本,根本不立,如何为国?”
韩章沉声道:“臣恳请陛下册封储君,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韩章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百官无不惊愕。
回过神来,心中暗骂韩章不当人子。
大宋在立储之时上,和别的朝代都不同。
别的朝代新君继位后,只要有嫡长子,几乎都会册立太子。
但大宋在立储上,主打一个不急不缓,几乎没有皇帝一上位就立储的。
之所以如此,也算是太祖太宗留下的老传统了。
太祖在位一直没有立储,太宗皇帝继位是以金匮之盟为继位的依据。
因为当时太宗是最后一个见太祖的,除此外没有任何人听到太祖遗言,太祖也没留下遗诏。
所谓金匮之盟,说的就是太祖太宗之母杜太后,曾找兄弟二人谈论立储之事,还拿太祖夺位的事情为鉴。
让其传位给太宗皇帝,等太宗百年后再传位给侄儿。
这个说辞是真是假难以考究了,但百官肯定不敢上书奏请立储。
否则太宗该立谁为储?
那个时候上书,不是等于逼迫太宗立太祖的子嗣为储君么?
两代帝王后,不崔皇帝立储已经算是传统了。
当今官家要是没儿子,他们或许会急,可官家有儿子,而且还就那么一个,自然没人着急了。
立储的本意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怕引起争端么?
皇帝不立储,皇子们肯定有想法,来拉拢大臣。
他们这些做大臣的搞不好也会乱想。
储君一定,他们也不用面临一些选择。
对国家和大臣们来说都是好事。
除此外,也是担心皇帝突然暴毙,引起大乱。
官家就一个儿子,这些问题都不存在,加之多年的传统,也就没人上书奏请立储。
可韩章一开口,百官突然反应了过来。
官家是只有一个儿子不假,但后宫可是还有个盲盒没开呢。
赵睿的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该立储的时候了。
而且官家不让富弼担任大相公,也说明他心中的储君人选就是赵睿。
这个时候上书立储,可是在向赵睿示好。
也不怪回过神来的官员们心里骂韩章,这种事你提前透露点风声,到时候你起头,咱们大家跟着吆喝几声,都粘点功劳不是挺好的么。
赵睿或许不会记得他们支持立储,但谁没支持肯定知道。
大家跟着吆喝几声,又不抢你韩章功劳。
韩章搞这么一出,万一官家在他们没有反应过来前,直接答应了呢?
虽然心里在问候韩章祖宗十八代,但朝堂中的老狐狸们反应一点不慢,纷纷出声附和。
一些没反应过来的,看到这么多人都支持,也跟在后面附和了起来。
一时间满朝文武尽皆同意,颇有种赵睿深得人心的样子。
“众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由司天监择册立吉日,礼部准备册封事宜。”官家沉默许久道。
…………
狄青生病后,赵睿每日依旧会练武,并没有松懈。
练了这些年已经习惯了,而且作为一个皇帝,没有个好身体怎么行?
赵睿最佩服的皇帝就是朱元璋了,别管人家治国能力如何,废除宰相把权利收拢一身,单论勤政方面,历史上绝对没人能与其相比。
人家勤政还不眈误后宫耕耘,儿子女儿那是一个接一个。
死的前几年还生了个女儿,好象都快七十了来着。
赵睿深知,对于皇帝来说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等他以后治理好天下,没有个好身体还怎么享受?
把狄青教的那套拳法打了两遍,赵睿神清气爽的接过胡闵递上的帕子,擦了擦脸。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匆匆走来,行礼道:“禀殿下,陛下让您去龙图阁一趟。”
“可有说什么事?”赵睿问道。
“未曾,不过奴婢听说,今日早朝之上,新任大相公韩章上书奏请立储,百官皆出声附和。官家已命司天监择期,命礼部筹备册封之礼。”小太监说道。
“恩?”
赵睿一愣,不过很快便回过神来。
之前曹皇后就私下告诉过他,父皇准备在他生辰之后,就宣布立储之事。
在他看来,韩章之所以上书,应该是父皇暗中授意的。
“知道了。”
赵睿点了点头,乘坐步辇前往了龙图阁。
坐在步辇上,赵睿有些出神。
被册立太子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之前从曹皇后口中听说时,心里都没有太大反应。
可真当确定要册封的时候,他心里反而没有那么平静。
“殿下,到了。”胡闵略带激动的声音,打断了赵睿的思绪。
激动的何止是赵睿,他也非常激动。
作为赵睿身边的近侍,赵睿成为太子,他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赵睿回过神来,下了步辇。
司殿太监小跑上前,将赵睿迎了进去。
“儿臣拜见父皇。”赵睿行礼道。
“恩。”
官家端坐龙椅之上,打量了儿子一会,才微笑道:“一眨眼再有几月皇儿就十岁了,看着倒有几分英武之气。”
“都说子类父,父皇如此夸赞儿臣,好象是自夸一般。”赵睿笑道。
官家性子本就宽仁,对待赵睿又甚是喜爱。
因此赵睿在父皇面前,倒是没有什么拘束的感觉。
否则之前他也不敢破坏父皇给李家尚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