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新发现(1 / 1)

“这枚‘崇宁通宝’是北宋徽宗时期的钱币,存世量不少,但从沉船上出土的,就有很高的考古价值了。

王教授解释道,“通过这些文物,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宋代南海贸易的路线和规模。”

关羽将铜钱放回原位,若有所思 , 难道古代的器物,长时间接触人类气息,也会残留微量灵气?

这个发现让他对灵玉和古代文物的关系有了新的好奇。

中午,考古队暂停工作,众人在沙滩上一起吃午餐。

王教授看着叶青筠拍摄的照片,笑着说:

“叶记者,你拍的这些照片很专业,等考古工作结束,我们可以合作一篇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南海沉船的历史价值。”

叶青筠立刻点头:“太好了!我正有这个想法,到时候还需要王教授多指导。”

苏菲则拿出昨天在山洞里画的符号草图,递给王教授:

“王教授,您看看这些符号,是我们在岛上的山洞里发现的,会不会和沉船有关?”

王教授接过草图,仔细看了一会儿,摇摇头:

“这些符号看起来更像是民间祭祀的图腾,和宋代商船的关联不大。

不过也很有研究价值,说不定能填补甘泉岛古代民俗的研究空白。”

午后的阳光渐渐变烈,考古队继续清理沉船。

关羽站在防护棚外,看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又摸了摸胸前的灵玉吊坠。

他知道,这次甘泉岛之行,不仅让他们见证了重要的考古发现,还让他对灵气有了新的认知,而这,或许只是探索的开始。

午后的阳光透过椰叶缝隙,在甘泉岛的沙滩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考古队仍在滩涂忙碌,金属探测仪的 “滴滴” 声偶尔划破宁静,而关羽却带着三女再次走向椰林深处的山洞 。

上午灵玉与宋代铜钱的微弱共鸣,让他总觉得山洞里的符号或许藏着更不寻常的线索。

“你们看,这些符号的排列好像有规律。”

刚走进山洞,叶青筠就指着墙壁上的图腾,“左边三幅是海浪,中间是太阳,右边是渔船,会不会是在记录一次航行?”

她拿出上午拍摄的沉船照片对比,“说不定和滩涂下的宋代商船有关联。”

关羽走到刻有方形石板的位置,再次运转灵气。

不同于上午的平淡,这次掌心的灵光刚触碰到石板,胸前的灵玉吊坠就轻轻震颤起来。

石板上的符号竟隐隐透出极淡的灰白色光晕 。

这是灵气与古代器物残留气息产生强烈共鸣的迹象。

“有反应!”

李桐瑶立刻凑过来,盯着石板上的光晕,

“之前怎么没发现?难道是因为上午接触了沉船文物,灵玉的感应变强了?还是灵玉有记忆功能?”

“应该是这样。”

关羽点点头,指尖灵气缓缓注入石板,

“灵玉能感应到同类气息,上午那枚宋代铜钱残留的微量灵气,让灵玉对古代器物的敏感度提升了。

现在看来,这些符号不是普通图腾,更像是某种‘标记’。”

苏菲拿出笔记本,将符号与光晕的位置对应:

“你们看这个‘太阳’符号,光晕最亮的地方在中心,而‘海浪’符号的光晕在边缘,会不会代表着方向?”

关羽顺着她的思路,在地面用石子模拟符号排列:

“如果太阳代表正南,海浪代表洋流,渔船指向的方向 正好是滩涂沉船的位置!”

这个发现让西人都兴奋起来 。

如此一来,山洞的符号很可能是宋代渔民留下的 “沉船标记”,用来记录商船失事的地点,或许还藏着更多关于沉船的信息。

为了验证猜想,关羽让李桐瑶联系考古队的王教授,将符号与沉船位置的关联告知对方。

王教授听说后,立刻带着两名队员赶来山洞,手里还拿着刚清理出的一块刻有符号的船板残片。

“你们看!”

王教授将船板残片放在石板旁,“这上面的符号和石板上的一模一样!”

残片上的 “海浪” 符号与山洞墙壁的图腾完全吻合,边缘还残留着烧焦的痕迹,显然是从沉船上断裂下来的。

“这就对了!”

王教授激动地说,“宋代南海贸易频繁,渔民常与商船往来,商船失事时,渔民可能会在附近岛屿留下标记,方便后续打捞。

这个山洞就是当时的‘标记点’,石板和船板上的符号,就是记录沉船位置的‘密码’!”

众人围着石板和船板残片,越看越觉得神奇。

关羽再次用灵玉感应,这次不仅吊坠震颤,连船板残片上都泛起微弱的光晕,与石板的光晕相互呼应。

“灵玉能连接这些古代器物的气息。”

他若有所思,“说不定能通过灵玉,还原更多关于沉船的细节。”

等王教授和两个考古队员离开之后,关羽让三女退后,将灵玉放在石板中央,指尖持续注入灵气。

淡绿色的灵光从灵玉中扩散开来,笼罩住石板和船板残片,光晕渐渐变得浓郁,甚至在空气中勾勒出模糊的影像。

那是一艘宋代商船在海浪中航行的画面,船上堆满了木箱,突然遭遇风暴,船身倾斜。

船员们将刻有符号的木板扔进海里,随后渔船赶来,,渔民驾着小船救援,却只捡到几块断裂的船板。

为了记住沉船位置,便在山洞刻下符号,还把船板残片嵌在沉船附近的滩涂旁边做佐证。

“太神奇了!”

苏菲忍不住惊叹,“这简首像在看古代的纪录片!”

傍晚时分,众人回到沙滩。

考古队己经清理出更多文物,除了青花瓷、铜钱,还有几件保存完好的丝绸衣物和青铜器皿。

关羽将灵玉靠近青铜器皿,器皿上立刻泛起光晕,影像中竟出现了工匠铸造青铜器的场景 。

原来这些青铜器是当时的 “贸易货币”,用来与东南亚国家交换香料和宝石。

叶青筠举着相机拍摄,苏菲在一旁记录文物特征,李桐瑶则帮着考古队整理物资,没人提灵玉的异常。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他变心后,我反手把超市上报国家 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 康王列传 斗天路 假少爷觉醒后,拿捏冷艳后妈 打赏就返现,女神居然这么主动? 名震全球后,女总裁追夫火葬场 我男生,拿了最佳女演员奖 刑满九零:贸易逆差30年赚翻了 外星文明与人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