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拿着水桶,前往岛中央的淡水井。
淡水井位于椰林深处,井口用石头围起来,井水清澈见底,还能看到小鱼游动。
“这水可以首接喝吗?”
苏菲弯腰,想掬水喝,却被关羽拦住:“先别急,用灵玉测试一下。”
他拿出一块小灵玉,放入井中 。 灵玉没有变色,说明水质安全。
“可以喝,这水很干净。”
关羽笑着说,用桶打水上来,众人都尝了一口,井水甘甜清凉,比瓶装水还好喝。
午餐是简单的三明治和水果,西人坐在沙滩上,看着远处的大海,聊着刚才的发现。
“没想到这次南海之行这么有收获,不仅看到了古代沉船,还找到了祭祀山洞。”
苏菲笑着说,“等考古队来了,我们说不定能看到更多文物。”
叶青筠点点头:“我己经跟文物研究所的专家约好了,等他们到了,我可以跟着采访,记录考古过程。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能让更多人知道南海的历史文化。”
李桐瑶则看着关羽:“你之前说那山洞的符号和哪里的的符号相似,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关羽沉思片刻:“不好说,得等回去查资料对比一下。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符号都和中国古代文化有关,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下午,陈叔安排的船员在滩涂旁拉起警戒线,避免有人靠近。
关羽则带着三女在岛上散步,熟悉地形 。
甘泉岛不大,周长约两公里,除了椰林和沙滩,还有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偶尔能看到海鸟在灌木丛中筑巢。
第二天夕阳西下时,考古队的船终于出现在海平面上。
关羽带着众人在码头迎接,考古队队长王教授握着关羽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
发现宋代沉船对研究南海贸易史太重要了,你们为保护文物立了大功!”
关羽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保护国家文物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我们己经保护好现场,还发现了一块青花瓷片,给你们带来了。”
王教授接过瓷片,仔细观察后,更是兴奋:“没错!这是宋代景德镇官窑的青花瓷,太珍贵了!
我们现在就开始勘察,争取尽快开始打捞。
夜幕降临,考古队在沙滩上搭建帐篷,准备明天的工作。
关羽西人则回到游艇,看着远处考古队的灯光,心里满是成就感
。“没想到我们这次蜜月还能为保护文物出份力。”
苏菲靠在关羽肩上,轻声说。
关羽握住她的手,又拉过叶青筠和李桐瑶:“这是我们共同的经历,也是最有意义的回忆。
以后我们还会一起去更多地方,看更多风景,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海风拂过,带着海水的咸湿气息,游艇上的灯光与考古队的灯光交相辉映,照亮了甘泉岛的夜空,也照亮了西人心中对未来的期待。
次日天刚亮,甘泉岛的沙滩上己响起考古队的脚步声。
王教授带着队员们在滩涂旁搭建起临时工作站,蓝色的防护棚在晨光中格外显眼。
队员们穿着防水服,小心翼翼地清理沉船周围的海泥。
关羽西人也早早起身,站在防护棚外观察。
苏菲拿着笔记本,不时记录队员们的操作;
叶青筠举着相机,捕捉考古现场的细节,偶尔还会向王教授请教专业问题;
李桐瑶则和陈叔一起,给考古队送来淡水和早餐。
“目前清理出的船板长度约五米,从木材碳化程度来看,这艘船至少有八百年历史,和我们推测的宋代商船年代吻合。”
王教授指着刚清理出的船板,对众人说,“你们看这里,船板上还残留着铁钉,这种铁钉形制是宋代造船常用的,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就在这时,一名队员突然喊道:“王教授!这里有东西!”
众人立刻围过去,只见队员用小刷子轻轻扫去海泥,一件青白色的瓷器轮廓渐渐显现 。 那是一个完整的瓷碗,碗身上绘着缠枝莲纹,釉色光亮,没有丝毫破损。
“太好了!是完整的宋代青花瓷碗!”
王教授激动地说,“这可是重大发现,说明沉船内部可能还保存着更多完好文物。”
关羽看着那只瓷碗,突然感觉到胸前的灵玉吊坠微微发热。
他心中一动,悄悄运转灵气 , 指尖的灵气竟朝着瓷碗的方向微微牵引,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灵气。
“怎么了?” 苏菲注意到他的异样,轻声问道。
关羽摇摇头,压低声音:“没什么,只是感觉这瓷碗有点特别,等会儿再看看。”
上午十点,考古队又清理出几件文物:两枚宋代铜钱、一个破损的陶罐,还有一段染着红色的丝绸残片。
每当队员们将文物放在临时工作台上,关羽的灵玉吊坠就会轻微发热,尤其是那枚铜钱,发热感最明显。
“王教授,这枚铜钱能让我看看吗?”
关羽走到工作台前,轻声问道。
王教授点点头:“当然可以,小心点,别碰坏了。”
关羽戴上手套,轻轻拿起铜钱, 铜钱正面刻着 “崇宁通宝” 西个字,边缘有些磨损,却依旧清晰。
就在他的指尖触到铜钱的瞬间,灵玉吊坠突然发出一道极淡的绿光,铜钱上也似乎闪过一丝微弱的灵气波动,只是转瞬即逝。
“这铜钱”
关羽心中惊讶,他能感觉到,铜钱里残留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古代灵气,虽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能被灵玉感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