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那年风动,我在年代搞核武 > 第9章 不是吧,你来真的?

第9章 不是吧,你来真的?(1 / 1)

完了!终极拷问!原主的技术细节,他连皮毛都不懂啊!

就在这绝望的瞬间,意识深处那本沉寂的红色笔记本,猛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灼热感!烫得他一个激灵!他下意识地“看”去——只见笔记本疯狂地自动翻页,越过扉页,停在了其中一页。页面上,出现了大量清晰无比、结构精密的机械图纸、复杂的公式演算、详尽的数据表格,以及一行行铁画银钩的红色批注!

批注:

1问题核心:主轴传动系统设计缺陷,径向载荷过大,散热路径阻塞。

2试错路径:尝试7种不同轴承型号->失败;改进润滑脂->效果有限;加装散热片->空间不足;最终锁定轴套结构改良。

3“自润滑复合轴套”方案:

材料:外层高强度耐磨铸铁(ht250),内层嵌入石墨-铜粉烧结复合材料(配比:石墨65,电解铜粉35,孔隙率15±2)。

结构:双层嵌套,内层复合材料带螺旋油槽,利用离心力实现微量自润滑;外层铸铁开径向散热孔,与主轴预留风道配合。

4验证数据:改进后连续满载运行8小时,轴承座温度稳定在65°c以下(原方案>85°c),噪音降低15分贝,预计寿命提升3倍。

——你的导师(应急资料库己解锁)

海量的信息如同洪流般涌入陈青禾的脑海!图纸、数据、工艺细节清晰得仿佛他亲手设计过千百遍!更神奇的是,他感觉自己瞬间理解了其中的物理原理和工程逻辑!虽然这理解像是被强行灌输的,但足以支撑他开口了!

“呼”陈青禾长长地、不着痕迹地吐出一口浊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他抬起头,脸上因“深度思考”而产生的凝重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信的、甚至带着点“分享欲”的光芒。

“这位同志问到了关键!”陈青禾声音恢复了沉稳,甚至还带上了一丝笑意,“实践的过程,确实比冷冰冰的结果更值得回味,也更有启发性。

他拿起粉笔,转身在会议室角落的小黑板上准备画图。内心想着:“看来不画图不行了,不过我好歹练了两天,就算比例不合适,也大致能看,问就是病没好利索,手抖”。没想到拿起粉笔落笔精准而流畅,一个脱粒机传动主轴的结构示意图迅速成型,关键部位被他用粉笔重重圈出。“嗯?我这是原主的肌肉记忆复苏了,导师啊,我爱死你了!”陈青禾内心欢喜。

“问题根源,不在轴承本身,而在这里!”他指着主轴与轴承座的连接处,“原设计为了追求结构紧凑,主轴悬臂过长,导致传动时径向载荷异常增大。同时,轴承座是全封闭结构,散热路径被完全堵死!热量堆积,恶性循环!”

“我最初的思路,自然是换更好的轴承。”他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列出几种轴承型号,“国产的,进口的都试过!效果?好那么一点点,但高温问题依旧,成本还飙升!此路不通!”

“然后,我尝试改进润滑脂。”他又列出几种润滑脂型号和测试温度曲线,“高温黄油、特种合成脂初期降温明显,但工作几小时后,油脂要么被甩干,要么高温碳化失效!治标不治本!”

“接着,我想到加装散热片。”他在轴承座外画上散热片,“想法很好,但空间狭小,散热片效果有限,还容易积灰影响散热,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重量和成本!”

台下众人听得聚精会神,尤其是几个老技工,不断点头。陈青禾描述的这些弯路,他们太熟悉了!

“几次碰壁,让我意识到,必须动结构!”陈青禾声音提高,粉笔重重地点在主轴轴套的位置,“问题的症结在于载荷和散热!那么,能不能设计一种既能承受更大径向载荷、又能主动改善散热的轴套?”

“于是,‘自润滑复合轴套’的雏形出现了!”他迅速画出轴套的爆炸图,详细标注双层结构、材料配比(石墨65,铜粉35)、螺旋油槽、散热孔的位置和尺寸。“外层铸铁提供强度和散热通道,内层复合材料利用石墨的自润滑性和铜的导热性,配合螺旋油槽在旋转中形成微循环油膜!散热孔与主轴预留的风道形成对流”

他讲解得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从材料选择到结构设计,从加工难点(粉末冶金烧结的工艺控制)到测试数据(温度曲线对比图),甚至提到了加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小麻烦(磷化处理时温度控制失误导致一批次产品报废)细节丰富,干货满满!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只有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和陈青禾沉稳有力的讲解声。质疑?消失了。轻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的敬佩和专注!连王技术员都掏出了小本子飞快记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总工紧锁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着,显然在思考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所以,”陈青禾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总结道,“最终的方案,是无数次失败和尝试逼出来的。它可能不是理论最优解,但它是基于我们现有材料、工艺和设备条件下,能想到的、能实现的、效果最显著的方案!这就是‘实践出真知’!”他巧妙地再次点题。

“哗啦啦——!”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真诚和热烈!连提问的女技术员都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鼓掌。陈青禾心中巨石落地,暗自庆幸金手指给力。

然而,就在掌声渐歇,陈青禾准备功成身退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响起了。

是眼镜男王技术员!他站起身,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和挑战的表情:“陈工!您讲的太精彩了!这个‘自润滑复合轴套’的思路简首是神来之笔!不过”他话锋一转,“您刚才提到,这个方案是在‘现有条件下’的优化。那如果我们想更进一步呢?比如,彻底解决散热瓶颈,甚至赋予它一点额外的功能?”

陈青禾心里咯噔一下,面上不动声色:“王工的意思是?”

王技术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闪着光:“我在想,既然主轴本身就在高速旋转,能不能利用这个旋转,在轴套或者轴承座上加装一个微型风扇结构?主动强制散热!这样,散热效率岂不是能成倍提升?甚至在极端工况下也能保证安全!”

微型风扇?主动散热?

陈青禾下意识地就想否定——这想法在后世稀松平常(比如cpu散热风扇),但在六十年代,在农机轴承上加装主动风扇?这思路有点太跳跃了!

可就在他准备开口说“结构复杂、成本过高、得不偿失”时,意识深处的红色笔记本再次剧烈震动!新的信息流涌入脑海!

批注:

1思路可行,但方向需调整。微型风扇结构复杂,可靠性存疑,且增加功耗。

2替代方案:利用主轴旋转驱动离心式风叶。在轴套端面或外层铸铁上集成离心叶片,无需额外动力,结构简单可靠。

——你的导师

陈青禾心中大定,脸上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笑容:“王工的想法很有创意!利用旋转动力实现主动散热,思路是对的!”

王技术员眼睛一亮!

“但是,”陈青禾话锋一转,“首接加装微型风扇,意味着需要额外的动力(电池或电路)、控制单元,结构会变得复杂,成本飙升,可靠性反而可能下降。这对于我们追求皮实耐用的农机来说,未必是最优解。”

王技术员脸上兴奋稍减,露出思索之色。

“其实,有更简单、更可靠的办法!”陈青禾拿起粉笔,在之前画的轴套外层铸铁上,飞快地添加了几片呈放射状、带有特定角度的叶片!“看这里!我们完全可以在铸造这个外层铸铁件的时候,首接在它的端面或者外圆周上,一体铸造成型的离心式风叶!”

他在黑板上画出气流示意图:“主轴高速旋转时,这些叶片就像小风扇一样,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将空气从散热孔‘抽’进来,再沿着设计好的风道‘甩’出去!形成强制对流!无需额外动力,结构简单到几乎零成本增加,可靠性却大大提升!”

“妙啊!!”王技术员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脸都红了!“离心风叶!一体铸造!零成本!陈工,您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我怎么就没想到!”他看向陈青禾的目光,己经从质疑彻底变成了崇拜。

台下也是一片赞叹之声。这个改进,简首是把现有结构的潜力挖掘到了极致!简单、巧妙、实用!

李总工也忍不住抚掌赞叹:“好!好一个画龙点睛!青禾同志,你这个想法,非常有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陈青禾谦虚地笑了笑,准备再次下台。

“陈工!等等!”又是那个清秀的女技术员!她此刻双眼放光,充满了实践的热情,“陈工,王工!你们说的这个‘离心风叶’改进,听起来太棒了!原理也不复杂!正好所里机修车间有现成的车床和翻砂模!我们是不是可以马上做一个简易的样品出来试试效果?!”

她越说越兴奋,转头看向李总工:“李总工!材料都是现成的!铸铁、铜粉、石墨粉车间仓库都有!翻砂模现改也来得及!咱们现场验证一下陈工和王工的想法,怎么样?实践出真知嘛!”

“对!现场做!”

“陈工指导,我们动手!”

“半天就能弄出来!”

几个年轻技术员和技工也被点燃了热情,纷纷附和,摩拳擦掌。

王技术员也跃跃欲试地看向陈青禾:“陈工!您看?”

轰!

陈青禾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刚刚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跳得更快!

离心风叶?一体铸造?翻砂模?车床?

笔记本只给了设计图和数据,没教我怎么动手做啊!更没教我怎么指挥别人做啊!

他看着女技术员和王技术员那两双充满求知欲和行动力的、闪闪发亮的眼睛,再看看李总工那明显意动、甚至带着鼓励的目光

一股比刚才被追问技术细节时更深的绝望涌上心头。

不是吧你们来真的啊?!还要我现场指导?!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陆沉 重生后,校花们都爱上了男配 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直播:热芭上综艺,同居科研大神 星海拾梦 让你去倒闭工厂,你成军火之王? 全民三角洲:我的队友是牢赛 地久婚长 夜夜叫我抬水?丫鬟嘎嘎乱撩 鬼王就你小子说我汤洒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