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蒙学(1 / 1)

陈禾翻阅着他的卷宗。

嵩阳书院助讲,学问根基是扎实的。

所犯之事记录模糊,只说是“党争牵连”,看来并非主犯,更多是受了无妄之灾。

观其言行,虽有文人清高,却无倨傲之色,眼神澄澈,倒是个合适人选。

“杜先生可知,此地蒙学,并非要培养科举仕进的英才,首要乃是教孩子明事理、识文字、会计算,将来无论是务农、从军、经商,都能做个明白人?”陈禾问道。

杜明允微微颔首:“在下明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圣贤道理,本就该融入日用常行之中。能教此间孩童识文断字,明白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于愿足矣。”

陈禾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如此,便有劳杜先生了。暂定每月束脩米一石,钱五百文,宿在县衙后院厢房,一日两餐由衙内伙房供给。如何?”

杜明允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显然这待遇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他拱手深深一揖:“明允,谢大人成全!”

有了杜明允这个良好的开端,后续的筛选顺利了许多。

陈禾亲自坐镇,王甫和周安从旁协助,又陆续从前来应募的流放者中挑出了三位学问尚可、品性也经沈焕暗中核查暂无大碍的夫子。

有两人曾是县学教谕,一人是屡试不第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秀才。

对于那位心高气傲的柳先生,陈禾最终也没有完全拒之门外。

几日後,那人似乎思想斗争激烈,又或许是实在受不了苦役的折磨,再次来到县衙,姿态放低了不少。

陈禾观其确有才学,只是性情迂傲,便将他派去了安塞堡,与那位预备放进蒙学的老书生搭档。

并特意叮嘱负责安塞堡事务的刘石头和周铁柱,对其“严加看管,只许教书,不得妄议政事”。

夫子人选既定,校舍更是现成。

陈禾两县所居的县衙后宅都空旷得很,他独自一人,根本住不了那么多屋子。

当即命人将东西两厢最大的两间屋子收拾出来,粉刷墙壁,购置了崭新的桌椅,又辟出一间小耳房作为夫子的休憩备课之所。

学堂设在县衙深处,安全无虞,也显郑重。

消息一出,两县顿时轰动!

与扫盲班需要官府强压、利诱才有人去不同,一听县太爷要开办正经的蒙学,束脩还不高。

陈禾定的标准是每童每月三十文钱或等价粮食,对贫困军户、归化民及有功将士子弟另有减免,孤儿更是县衙全额承担。

而且,不限性别!

开蒙!读书!这是能改变命数的大事!

他们自己这辈子是没什么指望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能认得自个儿名字、会算个数就不错了。

可孩子们不一样!

看看陈大人!不就是读书读出来的吗?

以前也是农家子!还有县衙里那些能写会算的师爷吏员,哪个不是识文断字的?

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

就在县衙里头!安全!便宜!

先生还是从京里来的有学问的人!

这要是再不送孩子去,那不是傻吗?

报名那天,县衙侧门差点被挤破。

从清晨开始,就有父母牵着、甚至抱着孩子赶来,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农人放下锄头,匠人放下工具,军户请了假,连归化区的赵大山都拉着刚会走路不久的赵石头,眼巴巴地等在队伍末尾。

“狗蛋!去了学堂要听先生的话!不许调皮!好好认字!将来也像周书办那样,吃官家饭!”一个汉子用力揉着儿子的脑袋叮嘱。

“妞妞,娘给你煮了个鸡蛋,晌午饿了吃好好学,认了字,将来嫁人都能挑个好人家”妇人小声对女儿念叨着,眼圈有些发红。

队伍里充斥着各种叮嘱、期盼和小心翼翼的兴奋。

王甫带着几个吏员,忙得满头大汗,登记姓名、年龄、住址、家长行业,审核减免资格。

孩子们则好奇地打量着庄严的县衙,有的兴奋地跑来跑去,有的则害怕地躲在父母身后。

陈禾站在二堂的廊下,静静看着这一幕。

阳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那些父母眼中殷切的希望,也照亮了孩子们懵懂又纯净的眼睛。

喧嚣的人声充满了生命力,与他刚来时此地的死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知道,这些父母中,大多并非指望孩子真能科举入仕,光宗耀祖。

他们只是最朴素地希望,孩子能比自己强,能多条出路,能不再受睁眼瞎的苦。

这就够了。

最终,肤施蒙学招收了六十余名适龄幼童,安塞堡那边也招了西十余人。

陈禾将挑选来的夫子两两一组,分派两处。

杜明允和一位原县学教谕负责肤施蒙学,那位老书生和终于放下些架子的柳先生负责安塞堡蒙学。

每处学堂又配了一名手脚麻利、背景清白的妇人作为杂役,负责打扫、烧水、以及为路远或家中无人照看的孩子准备午间简单的饭食。

开课那日,天清气朗。

县衙后院许久未曾如此热闹过。

孩子们穿着尽管打补丁但浆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被父母郑重地送到学堂门口,一个个小脸上满是紧张和好奇。

杜明允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青衫,站在学堂门口,面容温和。

他看着这些大多面黄肌瘦、却眼神明亮的边地孩童,心中那份因流放而冰封的热情,似乎也被这生机勃勃的场景悄然融化了一丝。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孩子们和身后忐忑的父母们,拱手一礼:

“诸位乡亲请放心。既入此门,杜某必当尽心竭力,引导蒙童,识字明理,不负所托。”

说罢,他引着孩子们走入收拾一新的学堂。

崭新的桌椅散发着木头的清香,黑板上用白色的石膏块写着端端正正的“人、口、手”三个大字。

孩子们怯生生地找到位置坐下,好奇地摸着光滑的桌面,看着前方陌生的先生和黑板。

杜明允拿起戒尺,却并未敲下,只是温和地看着下面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声音清晰而缓慢: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混迹在龙族的铸星龙王 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 读档三次后,我屠了仙门 海域修仙:从契约蚁后开始 抗战:从川军开始爆兵 穿成委座弃子,在敌营狂送情报 古龙世界里的欢乐英雄 抗战开局MG42老李惊呆了 天幕:开局在洪武年间播永乐大帝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