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宋代寒门的奋斗史 > 第195章 又来一批

第195章 又来一批(1 / 1)

“赵大哥,天寒地冻的,劈柴小心些。”陈禾看了看他冻裂的手,“分下来的炭还够烧吗?”

“够!够烧!”赵大山连忙点头,脸上挤出一丝感激的笑,“托大人的福,有炭,有粮,有这遮风挡雪的屋子比在关外牲口棚里强百倍了!

就是就是大伙儿心里还是不踏实,怕给堡子里添麻烦”他搓着手,眼神里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卑微和忧虑。

“安心住下,这里就是你们的家。”陈禾语气肯定,“开春雪化了,堡子西边那片缓坡,就是划给你们开垦的荒地。

种子、农具,县衙会想办法。只要肯下力气,日子总能过起来。”

“哎!哎!谢大人!大伙儿都记着大人的恩情!”赵大山眼眶有些发红,连连点头。

陈禾又去其他几户看了看。

归化区的气氛确实沉闷压抑,但比起刚来时那死气沉沉、惊惶绝望的模样,己有了些微变化。

妇人们开始学着用堡子分发的粗布缝补衣裳,几个半大孩子缩在避风的墙角,用树枝在雪地上划拉着什么,偶尔会发出一两声压低的、试探性的嬉笑。

那个懂些草药的老者,正指点着几个妇人辨认张伯送来的、晒干的枸杞叶和当归须,说是冬天熬水喝能驱寒活血。

“大人,”老者颤巍巍地对陈禾说,“这枸杞是好东西啊,关外也有野生的,没咱们这儿的肥当归更是稀罕物,蛮子那边没有”

陈禾心中一动。

或许,这些与土地、与草药打交道的熟悉感,能成为他们重新扎根的纽带。

就在这时,堡子西头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马蹄声和人声的呼喊,打破了归化区小心翼翼的宁静。

赵大山和其他流民脸上瞬间又浮现出熟悉的惊惧。

“莫慌!”陈禾沉声道,“我去看看。”

他快步走出归化区,刚上堡墙,就见堡门大开,刘石头带着一队安民队员,正搀扶着、甚至是半抬半架着另一群衣衫褴褛、几乎冻僵的人涌进来!

这群人比归化区的那批更惨,个个形销骨立,面色青灰,不少人身上带着冻伤溃烂的痕迹,眼神空洞得像是失去了灵魂。

粗略看去,也有三西十口人。

“大人!”刘石头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带着风雪和焦急,“刚刚在官道巡哨发现的!倒在雪窝子里,差点全冻死了!

也是也是从西边关外逃过来的!说是说是跟铁勒部挨着的乌苏部逃出来的!路上路上也折了不少人!”

陈禾的心猛地一沉。

又来一批!

而且看情形,比上一批更虚弱,处境更艰难!

“快!立刻安置!还是老规矩,先安置到”陈禾话未说完,目光扫过堡内。

安塞堡本就狭小,归化区己经占了一块地方,再划一片同等规模、又能相对隔离的区域谈何容易?堡内空地几乎没有了。

“大人,东头那片刚清出来的塌房地基”刘石头提醒道,但那里紧挨着归化区,而且比归化区更靠近堡墙,更冷更荒僻。

陈禾看着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几乎站不稳的新流民,又看了看归化区方向隐约透出的担忧目光。

没有时间犹豫了!

再耽搁,这些人真会冻死在眼前!

“就安置在东头塌房区!立刻清出几间能挡风的破屋!架锅烧热水!熬姜汤!张伯!赵婶子!带人过来帮忙!”

陈禾一连串命令下达,声音在寒风中异常清晰,“刘石头!加强堡门守卫!注意西边官道!

再派人去肤施,告知王县丞这边的情况,看能否再调拨些御寒衣物和伤药过来!快!”

整个安塞堡再次被紧急动员起来。

归化区的人也听到了动静,有人扒着土墙的缝隙紧张地向外张望。

看到堡民们七手八脚地抬人、烧水、分发旧衣物,看到那些新来的同胞奄奄一息的惨状,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是同病相怜的悲伤,以及一丝庆幸?庆幸自己早来一步?

就在陈禾亲自指挥着,将最后几个冻僵的新流民抬进勉强用破毡布和木板挡住寒风的旧屋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堡外的风雪。

“圣旨到——!安塞堡知县陈禾接旨——!”

尖锐的传旨声穿透风雪,清晰地传入堡内!

所有人都愣住了。

归化区的人,新来的流民,忙碌的堡民,都停下了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堡门口。

陈禾心头剧震!

八百里加急的奏报,朝廷的批复,竟在这第二批流民抵达的节骨眼上到了!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翻腾的心绪,整了整沾满雪水泥泞的官袍,快步走向堡门。刘石头和几个安民队员连忙跟上。

堡门打开,风雪卷着寒气扑面而来。

两名风尘仆仆、穿着宫中内侍服饰的传旨官骑在马上,身后跟着一小队禁军护卫。

为首的内侍面白无须,眼神锐利,手捧一卷明黄的绢帛。

“臣,安塞堡知县陈禾,恭迎圣旨!”陈禾在雪地里撩袍跪倒,身后刘石头等人也呼啦啦跪了一片。

传旨官目光扫过陈禾身上狼狈的官袍和堡内一片混乱的景象,尤其是在看到那些缩在破屋里、形容凄惨的新流民时,眉头不易察觉地蹙了一下。

他展开圣旨,尖细的声音在风雪中抑扬顿挫地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览延州路安塞堡知县陈禾所奏,归化流民事,朕心恻然。

庆历边民,陷虏多年,茹苦含辛,九死一生,归返王土,其情可悯,其志可嘉!

此皆朕德化未周,边备疏失所致,深愧于心!”

圣旨开篇的定调,让陈禾心头稍安。

至少,朝廷承认了这些边民的苦难和归国的正当性。

“着该管官员,善加抚恤,妥为安置。所携稚子,血脉虽异,然生于虏廷,非其本罪,亦属赤子,一体视之,不得歧视苛待。

授田垦荒,教习耕织,导以王化,俾其安居乐业,长为良民。

该县地处边陲,新立未久,百废待兴,准予所请,归化流民赋税徭役,概免三年,以示朝廷优恤”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混迹在龙族的铸星龙王 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 读档三次后,我屠了仙门 海域修仙:从契约蚁后开始 抗战:从川军开始爆兵 穿成委座弃子,在敌营狂送情报 古龙世界里的欢乐英雄 抗战开局MG42老李惊呆了 天幕:开局在洪武年间播永乐大帝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