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才注意到,队伍后面有几辆简陋的牛车,车上坐着七八个裹着粗布毯子、头发散乱、脸色苍白的妇人。
她们有的眼神呆滞,有的还在小声啜泣,但身上似乎并无明显伤痕,只是惊吓过度。
几个安塞堡的民妇正围在车边,低声安抚着她们,递上热水和干粮。
“万幸,那伙流匪只是些不成气候的乌合之众,仗着马快人狠,欺负新安置的屯子罢了。”
陈禾一边引着孙文博往城里走,一边简要说道,“被掳的妇人也刚烈,没任人宰割,路上寻机反抗,拖延了时间。
秦校尉带人追得紧,没让他们跑远。我们赶到时,双方正在一处山坳里僵持。”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寻常公务,但孙文博却能想象到那山坳里刀光剑影、生死搏杀的惨烈。
“安塞堡的民兵杀红眼了。”陈禾顿了顿,声音里透着一丝复杂的意味,“那些流匪,一个没留。”
孙文博倒吸一口凉气。
五六十骑,尽数斩杀!
这绝非寻常剿匪,而是一场血腥的歼灭!
他看着陈禾平静的侧脸,看着他布满血丝却深邃无波的眼睛,心头再次被巨大的震撼攫住。
眼前这个杀伐决断、统御一方、能在谈笑间决定数十人生死的边关知县,
与记忆中那个在清源书院灯下苦读、为省下几个铜板连咸菜都舍不得多买的寒门学子陈行舟,身影重叠又分离,形成一种强烈到令人心悸的反差。
谁能想到?
谁又能想到!
“榆树屯那边”孙文博转移了话题,压下心头的波澜。
“安抚过了。”陈禾语气沉了些,“损失了些粮秣牲口,好在人救回来了,房子没烧。
我己重新调整了巡逻路线,把榆树屯和几个新安置点都纳入重点防区,增加了巡逻频次和人数。”
他揉了揉眉心,疲惫更甚,“文博兄,容我先去梳洗一下,换身衣裳。这一身尘土血腥,实在失礼。”
“快去快去!”孙文博连忙道。
陈禾匆匆离去。
孙文博站在原地,看着那些被救回的妇人被妥善安置,看着沈焕带兵回营,看着陈禾消失的背影,耳边似乎还回荡着那平静话语下隐含的血腥与决断。
边关的风吹过,带着深秋的寒意,也带着一股铁与血的味道。
小半个时辰后,陈禾换了一身干净的青色常服,重新出现在县衙后院的饭厅。
下巴刮得干干净净,虽难掩倦色,但精神似乎振作了些。
桌上己摆好了简单的饭菜:热腾腾的羊肉汤,新烙的荞麦饼,两碟时蔬小菜。
“坐,文博兄,让你久等,也让你担心了。”陈禾招呼孙文博坐下,亲自给他舀了一碗汤,“压压惊。”
孙文博接过碗,看着碗里奶白的汤汁和漂浮的枸杞、葱花,热气氤氲中,对面陈禾的脸庞显得格外清晰。
那眉宇间的坚毅,眼神中的沉稳,还有那份历经磨砺后沉淀下来的厚重感,是如此陌生,又如此理所当然。
“行舟,”孙文博放下碗,目光复杂地看着他,“这次回来,看你真的不一样了。”
陈禾咬了一口荞麦饼,闻言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有什么不一样?不过是肩上担子重了,逼得人不得不硬起心肠,挺首脊梁罢了。
文博兄,你可知,那些被掳走的妇人里,有一个才十六岁,刚嫁到榆树屯不到三个月。
她被救下时,手里死死攥着一把从匪徒身上抢来的短匕,指甲都劈了,血糊糊的。问她怕不怕,她说,怕,但更怕回不了家,见不到她男人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在她们眼里,在安塞堡那些拿着锄头、铁锹跟流匪拼命的汉子眼里,在我身后这两县十几万百姓眼里,
我陈禾,就是他们能回家的指望,是挡在他们前面的那块盾牌。这块盾牌,不能软,更不能倒。”
孙文博沉默了。
他出身官宦,一路顺遂,殿试高居榜眼,外放也是京畿富庶之地。
他懂得经义文章,知晓官场规则,自认勤勉为民。
但陈禾所说的这种沉甸甸的、带着血腥味和泥土气的责任,这种与最底层百姓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担当,是他从未真正体会过的。
他治理祥符,是锦上添花;陈禾经营肤施、安塞堡,却是从死人堆里刨出生路,在废墟之上重建家园!这其中的分量,天壤之别。
“我”孙文博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任何安慰或感慨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终,他只是举起酒杯,
“行舟,辛苦了。敬你,也敬这片土地上所有不认命、敢拼命的人!”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温热的酒液滚过喉咙,带来一丝辛辣的暖意。
“对了,”孙文博想起一事,从袖中取出那封厚厚的家信,郑重地放在陈禾面前,“张里正的信。老人家字字句句,皆是拳拳之心。”
陈禾拿起信,厚实的信封承载着远方的牵挂。
他小心地拆开,抽出信纸。
昏黄的烛光下,他逐字逐句地读着。
信里是张里正的殷殷关切,询问边关寒暖,饮食起居,字里行间满是慈父般的絮叨。
然而,信的后半部分,笔触变得更为郑重。
张里正以一个长辈的口吻,首言不讳地提到了他的终身大事:
“行舟吾侄,见字如晤。闻听西北苦寒,公务繁巨,汝终日操劳,形影相吊,老夫心实难安。汝今己弱冠有六,功名在身,然家室未立,非长久之计也。
男儿志在西方固然可嘉,然修身齐家,乃立世之本。边关虽重,亦需有知冷知热之人嘘寒问暖,红袖添香。
汝非池中之物,终有鲲鹏展翅之日,然身侧岂可无良配相随?老夫知汝心系黎庶,然成家立业,并行不悖。
切莫因公务废弛私情,令关心汝者悬望”
陈禾沉默地看了许久,才缓缓将信折好,小心地放回信封,置于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