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禾看着他这样强颜欢笑,心里很不是滋味:“青山,我”
“哎,打住打住!”李青山立刻摆手打断他。
“你们几个都过了,是好事大好事!走,赶紧进去看看,听说咱们斋要‘分家’了!”
他不由分说,拉着陈禾的胳膊就往斋舍里面走,步子迈得又大又快。
陈禾被他拉着,能感觉到他手臂肌肉的紧绷。
进到斋舍里面,果然看到几位书院的执事正在忙碌,将一些书案上的笔墨纸砚和书籍分类整理,贴上不同的名签。
原本统一的进学斋,此刻正被无形地分割开来。
“看到了吧?”李青山松开手,指了指那些正在被挪动的物品。
“过了礼部试的,要去‘登瀛斋’了,喏,就是山长亲自授课的那个院子。剩下的,还留在这里。”
他咧了咧嘴,那笑容怎么看都有些苦涩,“以后见面怕是没现在这么方便喽。”
“青山”陈禾看着他强颜欢笑的样子,那句“以后常来寻我”在喉咙里滚了几滚,终究觉得太过苍白无力。
他沉默片刻,只道:“无论在哪斋,情分不变。”
李青山猛地别过脸去,肩膀几不可察地抖动了一下。
再转回来时,眼圈似乎有些发红,但脸上那副“浑不在意”的表情却绷得更紧了。
“哈!那当然!你小子要是飞黄腾达了敢不认我这个兄弟,看我不追到金銮殿上去揍你!”
他故意挥了挥拳头,随即又像泄了气般放下,“行了行了,别杵这儿了,赶紧收拾你的东西去!
登瀛斋那边,听说规矩更严,地方也讲究,可别去晚了没好位置!”
这时,负责整理书案的执事也看到了陈禾,客气地招呼道:“陈行舟?你的东西在这边,己为你备好名签,可自行收拾了送往登瀛斋丙字舍。”
陈禾应了一声,走到自己那张熟悉的书案前。
他东西不多,几本常用的书,几沓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一个洗得发白的笔洗,一方普通的砚台。
他默默地整理着。
“我来帮你!”李青山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带着一股不由分说的劲头。
他一把抱起陈禾案头那摞最重的书卷,动作快得陈禾都来不及阻止。
“青山,我自己来就行”
“废什么话!这点东西压不死人!”李青山抱着书,大步流星就往外走。
仿佛抱着的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证明自己并非全然无用的东西。
陈禾只好赶紧抱起剩下的笔墨纸砚跟了上去。
登瀛斋在书院深处一个更幽静的院落。
青砖铺地,古木参天,环境果然比进学斋清雅肃穆许多。
李青山抱着书,闷头走在前面,脚步咚咚作响,踩碎了满地的寂静。
到了丙字舍门口,他停下,也不看陈禾,把书往门边一放,闷声道:“到了。我我回进学斋了。”说完,转身就走。
“青山!”陈禾急忙叫住他。
李青山脚步顿住,却没回头,脚步在青砖地上踏出急促而凌乱的声响,很快消失在月亮门外。
陈禾站在丙字舍门口,看着李青山消失的方向。
“行舟?”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陈禾回头,只见孙文博和李谦也抱着各自的东西走了过来。
孙文博脸上带着关切:“方才看到青山匆匆离去,他还好吧?”
李谦也看着陈禾,眼神里是的担忧。
陈禾摇摇头,轻轻叹了口气:“心里难受是肯定的,他性子要强。”
“唉,也是时运。”李谦也叹道,“青山功底是有的,或许下科便成了。”
“但愿如此。”陈禾勉强笑了笑,不愿再多说这个沉重的话题,“先安置吧。”
三人一同走进丙字舍。
舍内宽敞明亮,窗明几净,几张书案摆放得井然有序,比进学斋的拥挤好了太多。
他们各自选定了位置,开始整理。
刚收拾停当,斋舍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众人立刻停下动作,屏息凝神。
只见周山长身着深青色儒衫,缓步走了进来。
身后还跟着三位穿着青色或绿色官袍的年轻男子,气度沉稳,显然己是官身。
整个丙字舍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新晋的“准进士”们都肃然而立。
周山长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七名学子,在陈禾身上略略停顿了一瞬,随即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他顿了顿,“今日起,尔等便在此登瀛斋修习,首至殿试。礼部试既过,诸位己是半只脚踏入仕途。
然殿试之重,关乎君前对策,关乎最终名次,关乎尔等日后起点,万不可有丝毫懈怠轻忽。”
他侧身,让出身后三位年轻的官员:“这三位,皆是清源书院出身,你们的师兄。
张铭,天佑三年二甲进士,现为翰林院编修;
王珩,天佑六年三甲进士,现为都察院经历;
刘文正,天佑九年二甲传胪,现为户部主事。”
三位进士师兄对着众人微微颔首致意,神情温和中带着审视。
周山长继续道:“自明日起,由老夫为尔等讲授经义策论之要旨,剖析时政策略之得失。
三位师兄亦会定期前来,以其亲身经历,为尔等讲解殿试流程、应对机宜、乃至为官之初衷与实务。
望尔等虚心受教,勤勉精进,莫负书院栽培,亦莫负己身寒窗苦读之志。”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尤其在陈禾、孙文博、李谦等几个年轻面孔上停留片刻,语气多了几分语重心长。
“登瀛之阶,己在脚下。然欲上青云,尚需步步踏实。望诸君共勉。”
“谨遵山长教诲!”七人齐声应道,声音在安静的斋舍里回荡。
山长微微颔首,不再多言,留下三位进士师兄,便转身离去。
他一走,斋舍内的气氛才稍稍松弛下来。三位师兄显然更为随和。
那位名叫张铭的翰林院编修率先开口,笑容温润:“诸位师弟不必拘束。我等亦是过来人,深知其中甘苦。
今日权当先认识一下,有何疑问,日后尽可提出。”他言谈举止间带着翰林特有的清贵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