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走到李善长旁边坐下,也是沉默着,他坐得住,李善长坐不住了,将头往刘伯温身旁靠了靠:“上位呢?”
“在书房。
“干嘛呢?”
“书房当然是读书了。”
李善长想不通了,这个时候还有时间读书,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你进去请他啊!”
刘伯温叹了口气:“门口有三尺长剑,我进不去。”
李善长把握不住这个局面:“这这都乱成一锅粥了,快,你快讲两句。”
刘伯温之前就是因为这张嘴得罪了众将帅和朱元璋,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开口了:“不,上回就是因为我这张嘴差点儿惹了祸。”
“你不讲,我不讲,这像什么话啊。”
刘伯温却是丝毫不着急:“善长兄,稳着点,大帅来之前,咱俩最好谁都别说话。”
李善长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这样了,只是,手中的羽扇却是看得出来他的不平静。
而此时,场中的众将领中间出现了一个声音,主张诈降,但是不是真的诈降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这个提议受到大多数将领的支持,唯有汤和等几位大将迟迟没开口。
李善长发觉事情有些控制不住,连忙催促刘伯温去书房请朱元璋。
“伯温呐,促驾吧,就说是我说的,上位要是再不来,恐怕就不行了!”
刘伯温无奈点了点头,起身朝着后门走去。
雅思间,二虎见刘伯温又来了,这次,刀己经快要全部出鞘了。
刘伯温看到己经快要出鞘的刀,没有说话,转身就走。
中堂内,主降派又有一个将领站出来了。
“不管是降元降汉都是降,只要有实力,我们什么时候都可以东山再起!要是没了兵力,我们什么都完了。”
常遇春呸了一声:“去你的,跟陈友谅打!打不过再说,哪能还没打呢先叩头的!”
有主降派就有主战派,主战派自然是反驳的。
“就是!”
“他陈友谅算什么!谁怂谁孙子!”
“干他!”
书房里,这里早就没了朱元璋和朱圣保的身影,他俩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溜到了中堂,在一个被挡着的角落里朱元璋拿着纸和笔,不管是主降派还是主战派,一个一个的全都写在了他手中的纸上。
刘伯温回中堂的时候,不经意往侧堂里瞥了一眼,这一眼,让刘伯温震惊到控制不住神色。
随后,他连忙整理好心神,装作无事的朝着李善长方向走去。
刘伯温坐回座位上的时候,李善长就开口了。
“上位呢?”
“早己经来了。”刘伯温淡淡的开口。
李善长连忙朝西周张望,发现没有看到朱元璋,又转过头问:“在哪呢?”
刘伯温露出一个有些无奈的笑容:“大帅嘛,无处不在。”
说完,刘伯温深深的叹了口气。
而李善长则是不知道刘伯温在打什么哑谜,只是手中摇羽扇的力度变得更大了。
就在名字记得差不多的时候,朱元璋带着朱圣保从侧堂走了出来。
就在两人走出来的时候,吵吵嚷嚷的声音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咱来晚了,咱刚从镇岳营回来。”朱元璋微笑着走到上位案桌后坐下,似乎完全不受陈友谅大军的影响。
而朱圣保则是在众人的目光下坐在了朱元璋身旁。
等朱元璋坐定,众人都站起身后,李善长开口了。
“上位,弟兄们正在商议应敌方略。”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神扫视过众人。
“你们接着商议吧,大敌当前,生死关头,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说出心里话来。”
“讲啥都行,只要是心里话。”
说完,朱元璋就靠在椅背上,看着下方的众人。
众人都沉默着,李善长只能率先开口:“大帅没来之前,他们都说过了”
朱元璋则是皮笑肉不笑的。
“是吗?咱没听着啊,麻烦你们再说一遍。”
“每个兄弟,三言五语的,都别落下。”
“坐下,都坐下。”
等到众人都坐定了,见还是没人主动站出来,朱元璋环视了一圈。
“谁先来啊。”
这时,徐达才站了出来,右手挎着刀左手大手一挥。
“我主战!”
“召集全部兵马跟陈友谅拼个你死我活,万一战败了,我们就退居钟山,据险相抗。”
“再不行,我们就回淮西老家!跟他打游击去!”
话落,常遇春等一众主战派站了出来。
然而令徐达万万没想到的是汤和站出来了,说的话让他猝不及防。
“大帅,我主和。”
“陈友谅率军六十多万,我们只有三十万,相差悬殊。”
“再说,这三十万中还要拨出一部分防备北面的元军,再拨出一部分监视南面的张士诚,我们三面御敌。”
等汤和说完,主和派的将领也全都站了出来。
而又有一派将领开口了。
“末将主降,诈降,只要我们承认了他的帝位,表面上答应归降,就有可能迟滞他的兵锋。”
“六十多万大军,空国而出,要不了多久三两月后,定会生灭。”
朱元璋就这样定定的看着他们。
而在这时,门外一小将连忙冲了进来。
“大帅!末将主攻!”
朱元璋知道这人是谁,常遇春的小舅子,打仗还行,只是为人有些跋扈。
“攻?咋攻法。”
蓝玉抱着拳,朗声道:“咱们不能苦守应天,应该举兵出击!朝陈友谅迎头杀去!”
这话引得一众将领哈哈大笑,蓝玉毕竟还只是个副千户,在这一众将领中他连开口的资格都没有。
朱元璋也笑了起来,蓝玉被众人的大笑笑得有些挂不住,转过身低着头就朝门外走去。
武将发完言,那自然是轮到文官了,李善长作为大帅首辅,自然是第一个发言的。
“在下主和,和如果不成,则主战,战如果不胜,则退回淮西,另图再起。”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眼神有些冷了,合着你只是综合了一下所有人的发言。
“这李先生,什么话都说了。”
随后,朱元璋看向刘伯温。
“怎么没听见刘先生的声音啊。”
被点到名的刘伯温连忙站起来,拱着手。
“大帅,在下还没有想好,请容在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