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再提招安(1 / 1)

高俅大军溃败,十节度使或死或逃,五万精锐一朝丧尽,消息传回东京,举朝震恐。

道君皇帝赵佶在龙椅上面色铁青,殿下群臣禁若寒蝉,高俅、蔡京等权奸更是又惊又怒,却又无可奈何。

梁山泊与二龙山经此一役,声威如日中天,已非寻常草寇可比,俨然成了朝廷心腹大患,却又一时无力征剿。

而在八百里水泊之上,胜利的狂欢持续了数日,酒肉的香气取代了硝烟,庆功的喧嚣淹没了战鼓。

喽罗们领到了丰厚的赏赐,头领们更是意气风发,觥筹交错间,仿佛天下已在掌握。

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下,潜藏的暗流却愈发汹涌。

聚义厅内,虽然依旧挂着“聚义”的匾额,但气氛已悄然不同。

主位之上,托塔天王晁盖虽因大胜而红光满面,但眉宇间却难掩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与……某种难以言喻的落寞。

他本是梁山之主,性情豪迈,义字当先,习惯于冲锋在前,与兄弟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但此番对抗高俅,战略谋划多赖武大、吴用,临阵指挥倚重林冲、宋江,他这山寨之主,倒似成了像征,这让他心中隐隐有些不是滋味。

而坐于他下首的宋江,却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气象。

他笑容和煦,举止得体,周旋于众头领之间,无论是安抚在此战中被梁山设计或劝说归顺后,新降的呼延灼、关胜等官军将领,还是犒赏原有头目,皆处理得井井有条,面面俱到。

再加之其“及时雨”的名声在梁山内部愈发响亮,许多中下层头领甚至普通喽罗,皆感念其“恩义”,无形中,其威望与势力已急剧膨胀。

武大依旧坐于客位首席,神色平静,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鲁智深、武松、杨志等二龙山内核坐在他身侧,虽也饮酒,但目光不时扫过全场,带着一丝审视。

同原版不同,如今在武大的提醒下,他们虽然还看的不是很透彻,却能明显感觉到,这梁山泊的水,明显比他们二龙山的更深,更浑。

而在武大的“内景天地”之中,星图清淅地映照出此刻梁山的格局。

代表晁盖的赤红气运依旧磅礴,却如日薄西山,光华内敛,甚至边缘处已现丝丝涣散之象,按照武大过往推演经验,此乃其命不久矣之兆,心中不由凛然。

而代表宋江的玄黑气运,则如潜龙出渊,汹涌澎湃,不仅与晁盖气运分庭抗礼,更隐隐有将其包裹、侵蚀之势。

至于代表吴用的气运则如藤蔓,缠绕于晁、宋之间,看似中立,实则十分微妙。

其馀林冲、花荣、李逵、三阮等头领的气运,或偏向晁,或偏向宋,或摇摆不定,交织成一幅复杂的派系图谱。

“看这样子,恐怕……晁盖……时日无多了。”武大心中暗叹不已。

这本就是原着中的轨迹,但如今亲眼“看”到这气运衰败之象,仍不免有些唏嘘。

这位仗义疏财、光明磊落的豪杰,终究难敌命运与内部的倾轧,至于说要不要救他?武大还没找到救的理由,毕竟在他眼中,晁盖晁天王应该……或者只能算半条好汉吧。

酒至半酣,宋江起身举杯,面向晁盖,又环视众人,朗声道:“此番大败高俅,全赖晁盖哥哥洪福,众家兄弟用命,更有二龙山武大先生神机妙算,鼎力相助!我等敬天王哥哥,敬武大先生,敬众位兄弟!”

众人轰然应诺,纷纷举杯。

饮罢,宋江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忧国忧民之色:“然,我等虽胜,却亦是侥幸。朝廷经此大败,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恐怕……唉,前途依旧多艰啊。想我梁山众多兄弟,皆因奸臣当道,被迫在此栖身,终非长久之计……”

他又开始隐隐铺垫“招安”之意,这一次,或许是因大胜带来的自信,或许是觉得时机渐熟,他的话语比之前更加露骨了几分。

晁盖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放下酒杯,没有接话。

吴用羽扇轻摇,接口道:“公明哥哥所虑,亦是实情。然如何寻一条万全之路,还需从长计议。”

他将目光投向武大:“武大先生见识非凡,不知对此有何高见?”

吴用此人果然无用,却是再次将难题抛给了武大。

厅内目光再次聚焦,武大知道,这是宋江和吴用进一步的试探,也是将他逼到台前,迫使他表态。

武大只能说,你t思想有多远就滚多远,还真是胜了一场,就开始飘了啊。

只见他缓缓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扫过宋江、吴用二人,最后落在晁盖身上,声音清淅而沉稳:“宋公明心系弟兄前程,吴学究虑及山寨未来,武某感同身受。所谓万全之路,无非‘安身立命’四字。”

你想让我同意招安,甚至替你开这个口?下辈子吧,不过他这次倒没直接对着干,而是对“招安”这个敏感词闭口不谈,直接切入事情本质。

“安身,需有稳固之基,强盛之力。立命,需有明确之志,可行之途。”

“经此一役,我二龙山与梁山泊兄弟联手,已证明拥有抗衡朝廷精锐之力,此乃‘安身’之基。然,若就此满足,固步自封,则终将被更强大的力量所摧毁。故,需继续壮大自身,集成力量,厘清秩序,使山寨如臂使指,方能应对未来更大风浪。”

“至于‘立命’之途,”武大微微一顿,看向晁盖,“是如晁天王般,追求替天行道、快意恩仇的江湖正义?还是如宋公明所愿,谋求一份朝廷认可、光宗耀祖的远大‘前程’?还是……另辟蹊径,在这乱世之中,寻一条既能保全弟兄,又能践行我等心中之‘义’的道路?”

他虽然没有直接回答是否招安,却引导众人思考梁山的根本宗旨和未来方向,话语中不免对所谓招安的前程隐含三分讥讽。

晁盖听到“替天行道、快意恩仇”,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不由点了点头。

宋江则面色不变,但眼神深处却有一丝阴霾闪过。

武大这话,看似公允,实则已然将他“招安”的意图与晁盖的“江湖道义”并列,甚至暗示还有“第三条路”,这无疑动摇了他苦心营造的“招安是唯一出路”的舆论氛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双星临世:天命凰妃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从东京开始,掀起灵气复苏 天黑请点灯 全网笑疯:这个主播的员工全是诡 三国:开局向刘宏自爆穿越者身份 凡人:我在乱星海炼蛊成仙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血饵 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