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静静地停靠在铁轨上,月台空荡荡的,麦浩礼将车停好,漂亮的服务人员为他们拉开了车门。
“尊敬的两位贵宾,岭南铁路公司很高兴为您服务。”
列车长穿着修身的旗袍,窈窕的身形展露无遗,小黑高跟靴上面是漂亮的黑色丝袜,
脸上带着仰慕的笑容。
陈瑛下了车略微抖了抖身子,看着眼前的蒸汽电单车。
这个世界还是赶不上自己的前世,不要说高速列车了,现在还在用这种蒸汽电单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邪票会影响电磁环境。
也许这也是个商机。
“两位贵宾请这边来。”
麦浩礼穿着那一身黑,第一眼看着像家里出事了,现在看是社会精英,而陈瑛则穿着普通的休闲款,就差一双人字拖了。
走在老麦身边倍感压力。
“你上司叫何国礼,你叫麦浩礼,这都是礼字辈,你就没有点压力?”
陈瑛看着列车长窈窕的身姿,忽然想起来前世听过的一个顺口溜,什么“机务段的xx
,车辆段的x,客运段的xx谁也别说谁——"
车门打开,通过甬道,能看见里面是个大客厅一样的餐车,里面的装璜美轮美奂,吧台后面摆满了酒水。
餐桌前面各坐着两对四个人,两个帝国人坐在一起,两个中州人坐在一块,都是在那里慢悠悠的喝着酒水,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两个中州人里面有一个陈瑛认识的,正是他那个同学文绣的父亲,叫文东成,是大古银行的高级经理,显然这次是代表大古银行北上。
另外一个中州人更年老一些,应该位置也更高,他穿着考究的西服,湖蓝色的领带很扎眼,一头银发跟狮子的鬃毛一样向后梳着。
而那边的两个帝国人则是刻板印象的集大成者,矮小的身高,硕大的鼻子,外加之苍白的皮肤。身形稍微压缩一下足够去古灵阁当柜员了。
“陈先生,真是幸会,想不到这次您也会跟我们一起北上。
文东成看见陈瑛来了直接站起身来打招呼。
那个老者闻言也瞧了过来,他倒是不端着架子,笑着挥手道。
“这位是?”
“哦,这位就是最近名声鹊起的陈瑛,是咱们港九如今华人圈里最有名的。
这位是齐国富齐总,是我们大古财团的合伙人,董事会董事。”
陈瑛看着眼前这个如同狮子一般的老头,暗道一声厉害。
大古财团跟别的鬼佬不一样,特别喜欢重用中州人。当然,至于说这是重用还是收买,还是要根据立场不同再分析。
但是眼前这位齐国富在港九商圈可谓是大大的有名。
他本来就是大古财团的一个普通业务员,他从河南跑路到了松江混饭吃,从松江府的一个柜台伙计干起,最后一直做到了大古财团的两位华人合伙人之一,拥有了将近百分之八的股权。
放在港九的鬼佬财团里可算是独一份。
这样的一个人物,陈瑛自然也要高看人家一眼。
“原来是为大家解决了水厂那件麻烦事的少年英杰,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比不得齐总,不是您为我们披荆斩棘,我们这些中州人在港九哪里能象现在这么扬眉吐气。”
陈瑛倒是花花轿子人人抬,中州人在港九什么地位关齐国富什么事?不过人到老了总是喜欢回顾自家的一生,给自己找点人生意义,陈瑛顺嘴哄着说罢了。
齐国富没有什么架子:“陈先生过奖了,我不过是凡俗之中的一个买卖人,挣点辛苦钱而已。这位应该就是麦处长了吧?”
麦浩礼人在这里,另外一边的汇宁的那两个鬼佬也走了过来,直接用帝国语打招呼。
“霍利先生,好久不见。”
“二位安好。”
麦浩礼冲着陈瑛耸了耸肩,直接去招呼汇宁财团的人了。
“小姐,拿一瓶蓝方的白兰地。”
两个鬼佬招手要酒。
这边齐国富冷笑了一声,文东成也招手说道:“姑娘,给我们开一瓶五粮液。”
要时间,整个餐车之内立即泾渭分明。不过岭南铁路公司倒是在宰客方面一视同仁,
不管你是鬼佬还是同胞,要的是白酒还是洋酒,东西都是正品,只是加你三倍的价钱罢了。
陈瑛看着他们在这里开酒,真不知道五粮液这种度数的酒有什么硬喝的价值。
也没个下酒菜,舔火车上的钉子下酒?
要想骂街直接骂不好吗?
不过两边很快分别要菜,陈瑛才知道自己到底是没有坐过这样的豪华车厢,这样一路跑到燕京的列车上都配着厨师,想吃什么点就行。
虽然比不上大酒楼的掌勺师傅,但对付一下绝对没问题。
而且铁路上还有一样好处,那就是占个物流的便宜,天南地北哪的东西都有,绝对是原产地的。
你要酒,汾酒一定是山西杏花楼,西凤一定是宝鸡的,绝对不会拿不正宗的东西忽悠你。
陈瑛看着玻璃杯里的五粮液,的确是闻着有股别样的清香。
月台上渐渐有了乘客,大家依次上车,餐车里也添了几个菜,不至于让大家跟酒蒙子一样干喝。
“说句实话,总督府那边昨天打招呼,说给瑛少开一个五千万港纸额度的贷款,我们是真的心里没有准备,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行市。”
文东成尴尬一笑:“后来天竺那边消息传过来,我们也是很惊讶,才知道您跟帝国方面关系这么不一般。”
陈瑛嘿嘿一笑。
要不说这些帝国人心眼脏,这消息要是传出去,自己不是汉奸也是汉奸了。
“我这也是被人家点将的,我原来干米铺也没什么不好。只是跟帝国合作更加海阔天空,您二位也跟我透个底,咱们这边怎么看?”
陈瑛看着眼前的两位。
大古和汇宁两家帝国财团的人北上,谁都能看出来这是要花钱。
只是钱怎么花,人家这两家财团凭什么听你总督府的使唤,这些事还要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