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祭越来越近,朝堂之中的水也流动得越来越快。
一个个门生幕僚在各家各府之中穿行,他们商议之事外人很难觉察,只是他们的动作通过层层暗线落在了各个大人物的眼中。
王福接过了一名小太监送上来的书信,拆开看了两眼,眼神之中甚是忧愁。
距离天地大祭越来越近,各方势力走动越来越频繁了。
太后的鹰犬与太子门生这些天几乎没有歇过,他们想做什么,路人皆知。
无非是在这场天地大祭之中等着看陛下的失态,旋即则是汹涌的波涛。
而他们这些时日的游走,无非是想要在天地大祭之后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好为最终的目的占取先机。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动作,暗地里,他们做了什么,不得而知。
王福心中担忧如火烧,看了这封信之后他连忙让徐大人联系了另外一位暗子,做好了周密的计划,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做好了这些安排之后,王福拿着这封信快步走向了清宁宫。
清宁宫内照旧云雾袅袅,仿若仙境。
修行的时日过得极快,常常一闭眼一睁眼,便是一天的时间过去。
如今外面过去多久了,张齐其实并不晓得。
他只晓得自己的修为如今又已经有了突破。
【张齐】
【修为:凡胎三境】
【气血:8】
【真元:1】
【神识:4】
【灵根:下品】
如今他已经三境了,张齐估摸着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达到四境。
时间分分秒过去,日头原本正中,如今已经缓缓挪到了西边,烧起红霞。
忽而,张齐长吐出一口浊气,猛然睁开了眼睛,双目之中闪过一丝精光。
四境了。
他开口道:“王福?”
宫内站在门口的王福连忙问,“奴才在,陛下怎知奴才来了?”
王福自午时就已进来了,想要将一些消息呈给张齐。
却见张齐在修行,不敢打扰,又不敢离开,生怕错过张齐睁眼的时间,只一直在门口等着。
到现在,已有两个时辰了。
听着王福的话,张齐甩了甩宽大的袖子,赤足缓步走上前,朗声笑着,“闻到你身上的味道了。来,备膳,朕饿了。”
王福忙给张齐准备了饭菜,随后在一旁小心服侍着。
等张齐吃得差不多了,王福才小心提醒,“陛下,天地大祭只剩下三天时间了。”
张齐抬头,“时间过得这么快吗?”
王福点了点头,又呈上了先前送来的那一封书信,说,“陛下,这是近几日徐大人送来的一些消息。”
张齐并不接过,只是问,“上面写着什么?”
自是太后太子双方的一些秘密活动,再加之各个王公大臣的私下往来,王福一一告知。
张齐懒得看这些。
倒不是因为他如今无所畏惧,只是这些消息全是表象。
徐宏隶属皇城司,如前世王朝中锦衣卫一般的作用和地位。
皇城司只由皇帝直属管辖,在张齐原身登位那些年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且具有不小的威慑。
不过皇城司还未曾组建完善,原身就开始患上头疾,从此,皇城司就开始走下坡路。
如今皇城司虽称不上名存实亡,但也确实没有了多少威慑力。
张齐早就从原身记忆中明白,能让皇城司查到的,其实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昨晚,太子门生进了莫家,在莫家呆了几乎三个时辰才离开……”
王福还在念叨。
张齐抬手,“行了,不必念了,朕已经知晓了。”
王福便闭上嘴,将这封信小心放在了张齐面前,然后小心说,“陛下,前些时日奴才说过的那一枚丹药……”
张齐已经吃饱喝足,接过一张丝绸帕子擦了擦嘴,将其随意丢在桌上,“不必说了,这些事朕心中有数。朕要修行了,三日之后天地大祭再提醒朕。”
看着陛下摇曳着素白衣袍走入云雾深处,王福低头称是。
……
天地大祭越来越近,反而,在这个档口,皇城司已经查不到任何消息了。
似乎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偃旗息鼓,沉入了海底,静静张望。
但究竟确实是如此,还是有些事情根本皇城司查不到,不得而知。
这日朝堂之上,太子立在龙椅之旁,太后垂帘屏风之后,朝堂上几个大臣说着些细碎的杂事,无人在意。
王福小心翼翼站在巍峨红漆大柱边上,低着头,一言不发。
不少大臣们互相交换眼神,又互相打着掩护,其心中所想,一目了然。
尽管王福已经下令严防死守,可整个皇宫如今其实已经千疮百孔,这些大臣又如何不晓得陛下头疾似疯的消息?
深居清宁宫五年时间,对朝堂之事不闻不问,只说是寻仙问药,这个理由怕是站不住脚的。
太后和太子针锋相对,大臣们不敢只是观望。
他们得站队。
这几日的风风雨雨,难道就只是太后和太子争锋?
这些大臣们就不会有所活动?
若是站错了地方,说不定就是杀身之祸。
可要是站对了,那就是几十年的荣华富贵。
这沉闷的档口,一个年轻人忽然站出来,激昂开口,
“太子,太后,西南大旱,遍地饿孚,百姓饥寒交迫,易子而食,惊天动地!还请太子和太后早做决断,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这本是一件大事,只是如今朝堂上下,谁还会在意这种事情?
王福抬眸看了那个年轻人一眼,又看着朝堂之上那满朝文武的做派,忍不住开口:“此事会禀告陛下,陛下自会……”
还未曾等王福说完话,太后就开口了,“这件事就由林大人你亲自办吧,太子以为如何?”
“太后说的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吧。此等大事,满朝官员自会通力协助。”
“微臣听令。”
王福心中涌现出一丝苦涩。
他自是代表圣上而来,尽管平日朝堂之上他不开口,可他若是开口,便是代表圣上的意思,无论太后太子还是满朝文武,面上总要叫他过得去。
可现在圣上还在,却连一张面儿都不曾留了。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启奏?若无事启奏,便就此退朝吧。”
满朝文武如潮水退去。
太子太后相继离开。
朝堂上只王福站着。
明日,便是天地大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