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天林看到这里的时候,只感觉后背都在发凉,他也跟故事里的角色们一样,第一次知道原来船家是这么坏!
怎么可以这么压榨人?简直就是把人当奴隶了!
汪天林狠狠的跟故事中的工人们共情了,他愤怒,他感觉自己要是那些工人们,也要跑路。
于是当工人们串联起来,想要逼迫船长开船回港岛的时候,汪天林也是完全赞同的,他感觉自己要是在船上也是要这么干的!
总不能真的老实怕事到被压榨当半年奴隶吧?
本来一切发展的都如同汪天林预料到的,工人们串联好了之后逼迫船长,船长一系的人根本不屑一顾。
但是随着发疯的厨子冒出来,一切就都走偏了。厨子冒出来就扑上去跟工人们搏斗,结果打斗过程中刀子捅在了厨子肚子上,厨子死了。
船长怕了,愿意按大家意思开船回港岛了。
不小心杀了厨子的“坏人”不停的自我安慰,说一切只是意外。
但是渐渐的一切就都开始不对劲起来,本来船上的工人们虽然团结,但是也是分了几个派的。
一派是大陆跑过来,到了港岛没有家底也没什么技能的,只能卖苦力。这种跑到港岛之后当海员的大陆人其实不少,而有人被所谓高薪吸引过来当钓鱼工人也是很正常的。
还有一派是越南派,这年头越南还在打仗,北越和南越打,美国还下场亲自帮南越。
南越的华人家庭不少都趁机跑到了港岛,有家底的还好办,直接置业就在港岛发展了,没产业的也就只能做苦力。
接下来的矛盾就发生在了大陆派和南越派之间。目前掌握武力,被大家当做头头的是南越派的“坏人”,而大陆派的人因为一些细小的矛盾,对南越派的头头有些看不上。
猜忌产生了。南越派有人给“坏人”谗言,说大陆派的人偷偷摸摸的准备抢班夺权。
因为厨子是南越派的人杀的,跟大陆派的没关系,大陆派不想回港之后被牵连,就想先控制了南越派,然后再回港。
甚至有人说大陆派的别是想跟船长一系合作,最后把所有锅都丢给南越派的。
面对猜疑,南越派的“坏人”并没有去跟大陆派的沟通或者质问,只是默默的准备着武力。
终于,有一天晚上,轮机被破坏,船停在了海中央,南越派的人觉得是大陆派的人搞破坏,双方起了冲突,然后擦枪走火变成了火并!
大陆派一下被弄伤弄死了好几个人,实力大伤,于是船上南越帮开始全面统治。
但是这一次冲突,南越帮没了“意外”“不小心”的借口,毕竟是真的伤人杀人了。当底线一次次的降低,没了借口之后,破罐破摔就来了。
南越帮的统治越来越严苛,对船长一派和大陆派的供给也越来越少,船长派和大陆派开始秘密勾结,可是被南越帮发现。
于是清洗开始了,一旦开始杀人,就完全停不下来。
最终船长一派几乎被杀光,大陆派是直接一个不剩,整个船上就只剩下了不到十个人的南越派。
船长一系中剩下的人有人实在害怕,半夜解开了救生艇跑路,结果第二天又被洋流给带回了船边。这人最终被南越帮虐杀了。
而当南越帮没有了敌人之后,就开始内斗。“坏人”开始考虑之后的后路怎么办,他们是没办法回港了,有人就提议跑路去小本子。
于是“坏人”开始压榨自己的同胞,开始逼着同胞们上缴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随身财物。
压榨完财物之后,还利用掌控的船载电台,让同胞们给家里打电报,让家里给“坏人”指定的账户转钱。
这一下突破了南越帮其他人的底线了,大家上船打工本来就没钱,结果还让家里打钱?于是南越帮的其他人开始串联反抗,最终一通乱杀。
结果就是主角作为一个无辜的人因为害怕而躲了起来,最终幸存了下来。
“坏人”虽然把反对者都杀了,但是最终自己也因为伤势过重死了。
接着,在长达一个月的漂流之中,这些尸体开始发臭,主角把他们都丢下了海,直到最终船飘到了距离港岛的远海,主角通过船载电台联系到了岸上,最终被拖回了港岛。
当故事看到了这里,汪天林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他几乎是一口气看到了这里的,这故事太吸引人了。人性在面对各种关口的时候,怀疑简直就是魔鬼的诱饵。一切显得那么血淋淋,但是又那么的符合逻辑。
他觉得故事太符合逻辑了,哪怕有人告诉他这就是现实中发生过的,他都能信。
如果说故事到此结束,汪天林都已经能给这故事打个90分的高分了。
毕竟这个年头可没有这样剖析人性中恶的电影!
汪天林再往下看,本来只是以为霍东俊会做一个结尾,把故事跟开头的开场联系起来,主角最后无罪释放就完事了。
结果剩下的剧情是跟汪天林想的一样,可在旁边的空白处,霍东俊多写了一段话。
“主角无罪释放之后,镜头追随主角的背影,但是主角走路的动作却象是他描述中坏人的动作。最终镜头转向正面,镜头推进从全身变全脸特写,主角表情变得跟之前完全不同,看起来有种骗过了所有人,无罪逃脱的样子,但是演员表演要隐忍,不能夸张,不能是典型的坏人得逞的奸笑。”
汪天林看到这里只感觉一股凉气从尾巴骨开始,顺着脊柱慢慢的往上爬,一路爬到了他的后脑勺,然后直接钻到了他脑子里。
一瞬间他被这股冷风激的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只感觉如堕冰窟一般。
原来男主之前的懦弱害怕,都是装的?原来男主才是南越帮的那个大杀星?警察就被糊弄过去了?
要是在别的国家或者地区,汪天林还能质疑警察有没有这么好糊弄,但是这个年代港岛可是有四大探长的。
警察们就是有牌照的有活力社团,天天收保护费,拿了钱就能栽赃陷害,就能放坏人出去。
男主如果真的塞钱了,被港岛警察放出来有什么问题?反正警察也可以拿男主的故事交差——坏人已经死了,臭了,被男主扔海里了。
可以说一瞬间,整个故事就从猎奇的人性剖析片,变成了社会剖析片了!
男主这种坏人为什么会变成恶魔?港岛的渔业公司压榨人导致的,渔业公司为什么压榨人?渔业公司就是社团开的,能不压榨人么?
社团怎么来的?港岛警察不干事只收钱,港岛政府不管是只收钱,所以才会有社团。
而到了最后,成了杀人魔王的主角怎么逃脱制裁的?黑警收钱,还是因为不做事只收钱!
所以这最终的神来一笔,就让剖析人性的猎奇片变成了隐含控诉和剖析港岛环境的片子。
这立意和深度一下就上来了!
“呼……”
汪天林深深的出了一口气。他最开始还对霍东俊没抱有什么期望,他完全没想到霍东俊最后给出的答卷这么耀眼。
对比之下,天赋溢出的汪日祥反而显得一般了。因为汪日祥拍的搞笑片再厉害,也只不过是搞笑片而已。
喜剧片向来在电影圈不受待见,哪怕是能获得不错的票房,但是业内人没人把喜剧片当回事,只是当做赚钱工具而已,只有其他类别的正片才是艺术。
同样,霍东俊这片艺术档次一下就上来了,是真的可能到戛纳之类的顶级电影节上拿奖的!
而且霍东俊这个故事,好好搞一下,注意一下拍摄时候最终成片的口味别太重,光是冲着这份猎奇和最终的反转,最后票房都不可能太差。
汪天林保守估计,最后怎么也能搞个年度前十的票房排名。
虽然看起来票房不如汪日祥的搞笑片票房高,但是对于导演本人声望的提升却是比搞笑片高多了!
这一下,汪天林顿时感觉捡到宝了,而且让他感到非常神奇的一点,霍东俊偏向文艺片,汪日祥偏向喜剧片,这好象是师兄弟俩一人得道了他这做师傅的一部分天赋和能力似的。
不,这俩人对比他来说,甚至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汪日祥的喜剧片,汪天林自感觉是没有那种灵气,同样霍东俊片子的深度,汪日祥自我感觉也是比不上的。
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吧?
“阿俊,你这个构思很好,有空你给他细化成剧本,做好全面的准备,不懂的来问我。这个片子可以作为你出道作品的。”
说完,汪天林又看向了自己儿子。
“你也是,好好改剧本,改好之后给我过目,你这个做得好的话,我拍成电影。”
嗯?汪日祥就不懂了,凭什么有这种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