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林远回来已经有一个星期了,这几天上面也没派他跟进陈嘉坤的事。
他以为用不到他了呢?
当看到今天系统更新的情报时,果然还是没绕得开他。
今日系统更新5条情报:
【情报一、经过上级相关部门的调查,苏珊娜和威廉·福斯特的真实身份已被掌握,两人于昨日在北京饭店被抓获。】
看到这条,林远瞳孔微缩,心中不由暗道一声:“好!”一股难以言说的舒畅感涌上心头。
这种居心叵测、在他国土地上搞风搞雨的“擦肩客”(特工),全部抓起来才干净。
上面动作果然雷厉风行,这样他们就不能破坏陈嘉坤的投资计划。
【情报二、上级部门对陈嘉坤相当重视,已经安排相应商务小组进行商谈,只是陈嘉坤心中对投资想法还没确定,需要见宿主详谈后再落实。
这条信息让林远若有所思。
看来陈嘉坤虽然爱国,但经商谨慎,之前的提醒可能让他多了一些顾虑,或者他确实非常看重与自己这个“引路人”的交情和判断,希望得到更直接的沟通。
这是个机会方便进一步巩固双方关系的机会。
【情报三、陈嘉坤下午约宿主共进午餐,商谈香港公司合作事宜。】
这条与情报二相互印证,来得正是时候。
【情报四、投资没进展,杨主任把你纳入对接小组中的一员,让你和杨嘉坤谈谈看看他有什么想法,及时向上级反馈。】
这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有了官方的身份,他下午去见陈嘉坤就更加名正言顺,可以放开一些手脚进行沟通。
杨主任此举,显然是希望利用他与杨嘉坤创建的私人关系打破僵局。
【情报五、王主任已为宿主解决了两个小院出租问题,一个院子街道办留着当仓库使用,另外一个院子出租给食品厂当仓库。】
看到最后一条,林远彻底松了口气。
仓库好!用作仓库,人员进出相对简单,对房屋结构改动小,比住家更省心,也完全符合他“保护房产”的首要目的,王姨办事果然牢靠。
迅速消化完所有信息,林远心情愉悦地起床。
到了轧钢厂,林远先处理了一些科室日常事务。
临近中午,他通过厂办的外线电话,联系上了北京饭店的陈嘉坤,确认了午餐约会。
林远刚到轧钢厂采购科办公室坐下,泡的茶还没喝上一口,桌上的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他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了杨主任沉稳而不容置疑的声音,“林远吗?你现在马上来部里一趟,有重要任务交代。”
“是,主任,我马上到。”林远心知肚明,这必然与情报提示的对接小组事宜有关。
他立刻放下手头无关紧要的文档,跟科里同事打了个招呼,便匆匆下楼,推着自行车就往厂外走。
刚走到轧钢厂大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就迎了上来——正是陈嘉坤的助理阿财。
“林先生!”阿财躬敬地欠身,“陈先生让我在此等侯您,他中午在北京饭店的餐厅订了位子,希望能邀请您共进午餐,商谈要事。”
林远点头应道,“好,麻烦你转告陈先生,我一定准时赴约。”
阿财完成任务,便先行离开了。
林远脚下不停,骑着自行车直奔冶金部。
来到杨主任办公室,杨主任没有过多寒喧,直接切入主题,“林远,关于南洋侨商陈嘉坤先生投资的事情,上面很重视。
但前期接触下来,陈先生似乎还有些顾虑,投资意向不够明确。
考虑到你与他曾在船上有过接触,算是旧识,部里决定把你临时纳入对接小组,负责与他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和具体困难,及时向小组反馈。”
说着,杨主任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盖有冶金部鲜红大印的《特别工作证》,郑重地递给林远,“这是你的临时工作证明,凭这个可以方便你出入相关场所和接洽事宜。
你的任务就是尽快做通陈嘉坤的工作,争取让投资意向落到实处,明白吗?”
“是!主任,保证完成任务。”
林远双手接过工作证,将其收进口袋。
从冶金部出来,林远看了看手表,时间已近中午。
他不再耽搁,骑着自行车径直前往北京饭店。
来到陈嘉坤下榻的房间门外,林远整理了一下因骑车而略显凌乱的衣领,敲响了房门。
门很快被打开,开门的正是陈嘉坤本人。
他见到林远,脸上露出了真诚而热情的笑容,“林科长,快请进!恭候多时了。”
“陈先生,您太客气了。”
两人在套房的会客区坐下,阿财奉上香茗后便悄声退了出去,并带上了门。
陈嘉坤没有过多寒喧,直接切入主题,神色带着一丝商人特有的审慎与纠结:“林先生,不瞒您说,我这次回来,投资报国的决心是有的。
但具体操作上,确实有几个顾虑让我难以决断。
首先,这投资额度,多少才算合适?投少了,显得诚意不足,也办不成什么事;投多了,眼下这形势……我心里也有些没底。
其次,以什么名义投?是用香港公司的投吗?还是需要在内地新注册一个?这里面的利弊,我实在拿捏不准。”
林远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沉吟片刻,反而抛回一个关键问题,“陈先生,在回答您这些问题之前,我想先明确一点——您此次投资,首要考量是爱国情怀,支持国家建设,还是纯粹的商人逐利?”
虽然之前的情报已经说陈嘉坤是爱国商人,回国是支持国家建设的,但他得问出来。
陈嘉坤闻言,坐直了身体,语气郑重,“自然是爱国投资,我陈嘉坤虽身在海外,但根始终在这里。
若能以微薄之力,助国家工业发展一臂之力,是我的荣幸。
赚钱当然也希望,但那必须是排在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