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走在抬车后方,孙昂的视线受到了极大地阻碍,并不能够真切的观察整个广场内的景象,他只能凭借有限的视界和直观地感受,判断出此时整个广场内已经人满为患了。在他的主观意识中,他认为这是匈奴单于挛鞮稽粥对这次和亲的重视程度最直观的体现,按照汉人的风俗,人越多,越热闹,也就能体现出男方对婚事极其看重。
所以这时候他对匈奴方面的安排可以称得上是很满意。而他身边的中行说却从落车直到此刻,却始终表现得惴惴不安,这让孙昂多少感到有些异样。在他离开长安之前,总管大太监邓通曾亲口给他交代过,中行说曾经有过极端抗拒的心态,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促使他最终成行,但是作为一件邓通认为应该交代的事项,还是亲口对孙昂有过明确的要求。
一路上孙昂对中行说始终在心底有所防范,表面上客气而躬敬,私底下却专门安排了一名心腹队正,对中行说进行着不间断的监视,确保他在和亲的路上不要做出诸如潜逃或者伤人的事件。至于他会不会趁人不被,在车内采取自戕的方式抗拒北上的命运,这就是孙昂力所不能及的范围了——因为按照离开长安时的任命,中行说才是这次和亲的主使,而他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负责安全的副使。
中行说的表现,多少让孙昂有些提心吊胆,于是他主动对中行说进行试探,把身体向中行说的方向靠了过去,用两人刚好能听清楚的音量,向中行说问道:“大监,今日这婚庆大典,比之长安的王公贵族恐怕也不逞多让吧?”
中行说显然心事重重,脑子里不知道想着什么事,眼神涣散,神游天外。竟然没听到孙昂的话,听到孙昂的声音之后,才仿佛梦中惊醒一般,思绪回神,眼神聚焦,怔了一下,才心不在焉的答道:“啊?。。。是啊,是啊。”
孙昂一看中行说的状态,心中暗暗骂到:这腌竖,今日不要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惹恼了匈奴贵族,搞不好兄弟们就回不去了。
念及此处,孙昂越发觉得后背发凉,连忙假作关心的又对中行说问道:“大监,一路舟车劳顿,此时终于到了王宫,可是身体抱恙?是否需要末将为你寻来医者诊断一二?”
此时中行说已经回魂,听见孙昂这般说道,连忙习惯性的将双手平举向前虚作了个揖,神色入场,客客气气的回道:“有劳将军挂心,老奴身体无碍,但有些疲惫耳。”
此时坐在前面的刘善因为距离不远,也听到的二人的谈话,微微后倾身子,侧目向后方瞟了一眼。这一瞟不打紧,却让刘善恰好看到了中行说向前弯腰的举动,因为弯腰而敞开的前襟下,露出了一把短剑的握把!刘善之所以一眼便能确认那是短剑的握把,是因为那柄短剑是她作为谢师礼送给中行说的。
一时间,刘善吓了一跳,几乎要惊得站了起来。但是长期的训练迅速给了她积极的反馈,使她在其他人看来,并无任何异样。但是由于心脏剧烈跳动而出现的面部潮红,短时间内无法消退,只能依靠面纱进行遮掩了。
刘善在心中迅速对中行说身怀利刃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评估,最终她不得不面对一个让她毛骨悚然的事实——中行说很有可能会趁着今天婚宴时,借着进献嫁妆锦书的机会,扮演一次荆轲,行刺匈奴单于。虽然中行说携带短剑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但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刘善却始终记得薄太后对她说过的那句话——人最不愿意接受的往往就是事实。
一时间,刘善觉得坐如针毡。她十六年短暂的人生经历十分单纯,除却童年时光,大半的时光都在为今天作准备,是以她并没有太多的心思用恶意揣度人心。但是她所学到的知识却告诉她,今天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结果。至于结果会是什么,这是她无法预测也不敢想象的。如今的形势异常紧迫,首先她想到的是向孙昂发出警讯,但是那个装扮夸张的匈奴引导官始终半步不离得站在抬车旁边,并且对她表现的异常关注,她对孙昂说的每一个字都会被他听到,所以直接示警风险反而更大,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匈奴人知道和亲队伍现在的内部情况。所以寻求外部支持的可能性都被一一断绝了。没有外力那就只能寻求内力,刘善告诉自己,今天一定不能搞砸了。
于是她迅速进入到了一种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进入的忘我状态:眼睛和耳朵自动关闭了接受信息的渠道,虽然看得到各种景象,听得到各种声音,但是所有的信息都不会进入大脑对她形成信息干扰。刘善,今天你必须胜利——她对自己下达了军令状。
受限于视角限制,孙昂并没有看到中行说身怀利刃,此时他正有一搭没一搭的撩着中行说闲聊,他认为中行说应该只是紧张,毕竟久在深宫,乍到外邦,难免会有巨大的心里反差,紧张感也不稀奇。人呢,有时候话一多,就会想东想西,自然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随着夕阳的最后一抹馀晖被王宫的高墙遮挡,巨大的广场瞬间就被阴影笼罩,能见度大大降低,而火光却恰到好处的提供了照度以及成为了视线的焦点。
伴随着一阵杂乱而又急促的鼓声,整个广场霎时从沸反盈天变得鸦雀无声。巨大得反差让孙昂主动停止了交谈,他努力扬起脖子,通过抬车和人群有限的缝隙,想去查找鼓声的来源。
却不料,几乎是一息之间,广场上所有的匈奴人都双膝跪地,俯下身子,趴在地上。就连肩负抬车的八名力士也不能例外,将抬车稳稳放在地上之后,整齐的趴在了地上。
突然之间,孙昂的面前壑然开朗,眼前再无任何遮挡,整个广场的景象尽收眼底。突然出现的巨大的反差给他造成了一定的视觉冲击,他下意识地看向中行说,却只见中行书也错愕的看向他,一怔之下,孙昂迅速转头看向侧前方一步之遥的匈奴引导官,却只见此人也别无二致的趴在地上,但是看了一阵之后,见此人并没有对他的目光有任何回应,也丝毫没有要求他们下跪的意思。
孙昂便坦然接受了无需跪拜的事实,只是事后当他了解到事情真相之后,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原来匈奴人没有要求汉人跪拜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认为萨满仪式是他们的神明降临人间的神迹,汉人信仰不同,不配参与这个神圣的仪式而已。
孙昂心塞的原因并非不能参与这种仪式,而是他竟然被明显落后的游牧文明蔑视,这种落差让他内心十分不忿。
但是孙昂此时并没有这种感受,只是抱着了解匈奴文明的心态,理所应当的看起了热闹。中行说低头沉思了片刻,也选择了站着,但是却明显的给腰部一个前倾的角度,让自己站得不那么直——也许在他看来,这样的姿势更符合身份吧。他们后面的其他汉人,也有样学样,站在了广场一侧。
只见从孙昂所处位置的对面,迎面向他们跳来了一队身着夸张服饰的人,从身形上看,男女皆有。而之所以说是跳,也是实事求是的描述,这队人统一采用一种极其夸张的行进方式,左右脚分得很开,交替发力,仿佛是在仿真某种巨型野兽的行走或者奔跑,蹦蹦跳跳的进入到了广场中间。
当先五人左手举着一面截面积很大但是厚度却很薄的鞞鼓,右手则握着细长的鼓槌不住敲打着鼓面。后面的其他人手拿着各种用于祭祀的法器:有的形如旌节,在一根长杆上绑着很多装饰物;有的尤如长幡,在褐色、紫色、白色、绿色的幡面上描绘着各种图案;有的看起来象两根短棍,相互敲击却能够发出不同的声响;还有的如同兵器、如同农具、如同餐具、等等不一而足,型状各异。
这队人除了服饰夸张、手持各种祭祀法器之外,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带着明显不成比例的面具,其中尤以当先五人的面具为甚,巨大的面具几乎有人的上半身那么大,面具上用丰富的色彩描绘着各种巨大的、抽象的脸谱。孙昂在猜测这些脸谱是否代表着不同的神明的同时,也不自觉得担心着这些蹦蹦跳跳的人是否会因为视线受阻而摔倒在地,没来由的替这些匈奴人担心起来。
不过孙昂的担心显然有些多馀,这些祭祀人员之所以采用双腿分开的跳跃方式,就是为了避免双腿移动接触到面具下部而造成行动不便或重心不稳。所以直至所有祭祀人员在五位萨满的带领下都进入广场中央,孙昂担心的一幕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
当所有祭祀人员都已就位之后,鼓点猛然变得更加急促,而后突然齐齐止住,广场上重新恢复了鸦雀无声的状态。接着祭祀仪式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只见马、犬、牛、羊、鹿五种饲养的家畜被依次牵到了广场中央。
这五种牲畜除了鹿在汉人中较少养殖之外,其馀四类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并不特殊,唯独有一点,这五只牲畜,都是白色的皮毛。其中白色皮毛的马和羊是比较常见的,白色的犬和鹿,虽然少有但也能见到。只是白色的牛却是孙昂第一次见过,借着冲天的火光,孙昂重点观察了这头白牛,虽然距离较远,细节部分无法看得真切,但是孙昂相信,这头白牛应该是天生纯白的。
在这五种牲畜进场的同时,从对面的人群中,也站起来一队人,之间他们簇拥着一个全身披挂甲胄的男性,也走到了广场中央。而此时趴在孙昂前面的那个匈奴引导官也站起来了,孙昂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发现人群中有小部分人站了起来,多数都集中在他们对面,其他方向上只有零星几人。
孙昂用疑惑的眼神看向正在整理服饰的匈奴引导官,恰好他也回头看向孙昂和中行说的方向,两人目光碰到一起,这名匈奴人咧嘴笑了下,对孙昂微微点头示意,正准备转回头去,却被满腹疑问的孙昂喊住了。
满腹狐疑的孙昂是想跟他打听清楚,现在这是在做什么?这名匈奴引导官本来不想答话,但是似乎又想到这是新阏氏的娘家人,似乎也不太好过于生硬,只好勉为其难的向孙昂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一下此时的仪式。
通过这名匈奴引导官的介绍,孙昂才算大致明白了这会儿广场里是在做什么。原来,刚才起身走向广场中间的那队人,就是当今匈奴单于挛鞮氏的家族成员,而他们当中簇拥着的那个男子,就是当今匈奴新任单于挛鞮稽粥。现在他们正要进行的仪式是挛鞮稽粥向匈奴大萨满询问,此次与汉帝国的公主和亲,是否能给匈奴帝国带来繁荣昌盛。而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是大萨满通过献祭仪式请祖神附体,然后祖神会回答挛鞮稽粥的问题。
只见挛鞮氏的族人走到广场中间后,与萨满队伍分列火柱的两侧,首先由挛鞮稽粥,从旁人手中接过一个篮子,将然后将篮子里的物品丢进火中,然后重复这一过程总共九次。通过刚才匈奴引导官的介绍,孙昂知道这是挛鞮稽粥在向火神供奉祭品,虽然只是看个大概,但是孙昂大概将九种祭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金银珠宝、第二类是奇花异草、第三类是代表挛鞮稽粥自己的毛发或者贴身衣服之类的物品。
其中当挛鞮稽粥在第五次向火神供奉祭品的时候,整个火柱明显发生了更加猛烈的燃烧,同时整个广场以火柱为中心,迅速弥漫开来一种奇特的植物燃烧的香气,并久久弥漫,不曾消退。看到这里,孙昂前面的这名挛鞮氏的引导官,兴奋的回过头来,告诉孙昂这是火神对挛鞮稽粥的回应,表示允许挛鞮氏的祖神降临人间,为挛鞮稽粥提供指引。孙昂用不失礼貌的微笑与颔首以示回应,但是心里却明白,这应该是向火中投放了某种助燃且能分解出某种香气的物质才会达到的效果,这种把戏在中原地区的请神仪式中,并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