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高棋巍献宝增骑锐,刘玄德试镫叹神工
“主公,弈改进了骑兵装备,可列装于主公魔下骑兵,大幅度增加骑兵的战斗力。
在处理完步兵的东西之后,高弈就将目光看向了骑兵,其实,就东汉末年而言,骑兵三宝只有马蹄铁是跨时代的产物。
其实,东汉末年的时候已经有高桥马鞍的雏形,其实只要增高就行了。
现在大家的骑兵用的就是这种低桥马鞍,但是从刘备的口中高弈得知这种低桥马鞍有另外一种称呼‘桥鞍”。
刘备他们骑马,冲阵也都是靠着娴熟的马术,也就是“我的装备很落后,但是我的技术弥补了装备落后这一点。’
“恩?”
对于高弈的话,刘备很感兴趣,改进了骑兵装备,他也想知道改进成什么样子:
“军师可细言。”
“主公请看,弈这匹马身上的马具,和主公,以及诸位将军的马有何区别?”
作为看马的行家,刘备一眼就看出来自家军师的这匹马,年轻的时候是一匹骏马:
“军师之马老矣,改天备为你去北市另选良驹,至于马具.军师加高了桥鞍,又多了一个马,这是何意?”
马这种东西,其实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只不过是不能用于作战,只能用于辅佐上马的单边马镒罢了。
“主公可以试试。”
对于高弈的话,刘备看了一眼这匹年轻之时也算骏马的马,有点惋惜的开口道;
“用备的马吧。”
“矣,主公的马可没有此物。”
高弈拒绝了刘备的话,命自己的马依次抬起马蹄,刘备看见四支马蹄上都钉了四个铁块:
“军师为何替马蹄钉铁?”
“此物为马蹄铁又名马掌,即通过钉子将一块弯曲的金属铁条固定在马蹄上。”
“马蹄上有指甲没有神经,因此钉马掌不会让马感到疼痛,就象我等修剪指甲一样。”
高弈解释道,刘备蹲下看着马蹄上的马掌,用手敲了敲,随后又牵过自己的马匹,让它抬起马蹄看了看。
果然,自己马匹的马蹄已经开始有磨损的痕迹了,而自家军师的弩马,除了早年的磨损痕迹之外,就没有再添。
“主公,可以一试,也可让诸位将军来试。”
“矣,先不告知各位将军,先让备试试,试完在让各位将军试。”
然而,刘备却阻止了高弈的建议,高弈这才想起来,自家主公其实是个喜欢狗,马,以及美衣服的人。
只不过,在徐州的日子太苦了,这些曾经的爱好就只能够为了活下去而统统的舍弃。
刘备绕着高弈那匹略显老迈的弩马仔细端详,目光尤其在加高的马鞍和那双看起来颇为奇特的金属脚蹬上停留良久。
他久在北地与马打交道,深知良驹的重要性,也更明白一套好的马具对骑手意味着什么。
或许,真的如自家军师所言“大幅度增加骑兵战斗力”,绝非虚言。
“既如此,备便试上一试。”
刘备压下心中的好奇与一丝对老马的怜惜,决定亲自体验。他并非不信任高弈,而是此事关乎未来骑兵建设,必须慎之又慎。
在亲卫的帮助下,刘备利落地翻身上马。他的骑术精湛,甫一坐上马背,立刻感受到了不同。
这加高了的鞍桥,让前后鞍桥提供了更好的包裹和支撑,让他感觉更加稳固,仿佛与坐骑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他小心翼翼地将双脚放入那对金属马中,此前骑马,多是依靠双腿紧夹马腹和控制缰绳来保持平衡,长途奔袭或激烈战斗时极为耗费体力。
而此刻,双脚有了坚实的依托,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油然而生;他轻轻一磕马腹,老马缓缓迈步。
起初,刘备只是在庭院中缓而行,熟悉感觉。很快,他便开始尝试加速、转向、甚至舞动双手仿真马上挥砍劈刺的动作。
他发现,有了双马的支撑,他在马上的重心稳如磐石,发力更加顺畅自如。
许多以往需要极高技巧和内核力量才能完成的动作,此刻竟显得轻松了不少!
尤其是做出大幅度的劈砍或侧身动作时,再也不用担心会轻易坠马。
“此物,我甚是喜爱呀!”
刘备越试越是惊喜,忍不住出声赞叹。他猛地一拉缰绳,老马人立而起!
若是往常,他需全力夹紧马腹并抓住马鬃才能维持平衡,但此刻,借助双马提供的支点,他竟能较为轻松地稳住身形!
策马回到高弈面前,刘备几乎是跃下马来,脸上洋溢着发现宝藏般的兴奋之色:
“棋巍!此物真乃神思妙想!备纵横半生,从未想过骑战竟可因区区两件铁具而发生如此翻天复地之变!”
他激动地拍着那副马:
“有此物在,骑士便可借力发力,省却大半平衡之力,更能做出以往难以想象之战术动作!寻常骑兵经此装备,战力陡增何止数成!”
他又蹲下抚摸那钉了马蹄铁的马蹄,感慨道:
“还有此马蹄铁!保护马蹄,减少磨损,延长战马服役之期,不仅能让战马敢于在崎岖碎石之地弛骋!”
“更能省下的购马、养马费用,更是不可计数!我得棋巍,如高祖得萧何;世祖得寇歆啊!””
高弈微笑拱手:
“主公过誉了。此乃弈于前人之想上偶得,能于主公大业有助,便是其价值所在。”
“偶得之想?此乃天授之智也!”
刘备大笑,随即神色一肃:
“如此利器,必须尽快秘制,装备我军!然则,打造此物,所费铁料几何?工匠需要多少时日方能熟练掌握?”
高弈早已核算清楚,答道:
“回主公,马锻造相对简单,只需熟铁弯曲打制即可,耗铁不多。”
“马蹄铁需坚固,耗料稍多,但亦远少于打造一副铠甲。关键在于模具统一,确保尺寸适用大多战马。”
“至于加高马上的鞍桥,只需改进木工和皮革缝制工艺,亦非难事。”
“以我徐州现今冶铁之力,若与铠甲斗具进行分类打造,数月之内,至少可装备子龙将军所部全部骑兵!”
“好!”
刘备毫不尤豫:
“即刻下令!调拨铁料、工匠,由棋巍你全权负责督造此三物!务必以最快速度,优先装备突骑,而后游骑。”
随后,他又顿了顿,压低声音道:
“此乃我军机密,在大量装备形成战力之前,需严加保密,绝不可令曹操、袁术等人窥知!”
“弈明白!”
高弈郑重领命,接下来的日子,徐州下邳城的几个指定工坊内,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不同于打造重甲的沉重声响,这里更多的是叮叮当当的轻快敲击声。
工匠们在高弈提供的简单图纸和样品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马蹄铁和马的锻造技巧。
皮革工匠们也忙着改造现有的马鞍,增加鞍桥高度和填充物的舒适度。
赵云在得知并亲自试用了这“骑兵三宝”后,这位素来沉稳的猛将也难得地露出了极度震惊和兴奋的神色。
他比刘备更能体会到这三样东西对骑兵战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军师!此物此物
1
赵云抚摸着战马身上的新装备,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云以往率领骑兵,虽能冲阵,然总觉人与马之间隔了一层,发力、转向、回旋,皆需分出心力控制平衡。”
“若我军骑兵能尽数装备,天下还有何骑兵可堪一战?若能扫平天下,冠军侯封狼居胥之举,亦可重现!”
他对高弈的敬佩,此刻达到了顶点,并州出身的宋宪、成廉等将领更是激动不已。
他们自幼与马为伴,深知骑战之苦与局限,此刻却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成廉甚至尝试着在飞驰的战马上做出了近乎站立挥戟的大幅度动作。
虽然险象环生,最终被赵云厉声喝止,但其展现出的可能性已让所有懂行的人心跳加速。
吕玲绮的体验则更为直观,她自幼随吕布习武,武艺高强,但女子在绝对力量和体力上相对于男子终究稍逊,以往长时间骑战对她是不小的负担。
现在,她明显感觉省力了许多,可以更专注于战术动作本身,战斗力持久性大大增强,皆是因为马蹄铁,高桥马鞍和双边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骑兵装备体系,彻底释放了骑兵和马匹的全部潜力。
“军师!此三物看似简单,实乃划时代之创举!宪敢断言,自此以后,骑战之法将为之大变!”
作为曾经在并州跟匈奴还有羌人战斗过的老骑将目光灼灼,继续道:
“以往我等骑兵冲阵,虽凭速度动能,然近身搏杀时,因难以全力发力,往往不及精锐步卒结阵固守。”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兴奋:
“如今我军骑兵凭借此物,冲击力未减,而近身缠斗之力、持久作战之能暴增!”
“即便面对孝甫的陷阵步阵,亦可下马借发力步战,或骑于马上反复冲突啄食,其战术选择较以往丰富何止倍!”
赵云亦是说道:
“军师!云之所想与宋宪将军所想相同,云敢断言,自此以后,骑战之法将为之大变!”
高弈微笑颌首,宋宪和赵云不愧是边军老骑将出身,瞬间就抓住了问题的内核。
这三样东西的出现,不仅仅是提升个体骑兵战斗力,更是颠复了传统的骑兵战术理念和运用方式。
“子龙将军言重了。利器还需良将操持,方能发挥最大效用。如何操练新战法,集成新旧装备,形成全新战力,就全赖诸位将军了。”
赵云,宋宪肃然道:“必竭尽所能!”
“只是
赵云略有迟疑:
“如此革新,旧有的训练操典已不适用,需重新拟定,云恳请军师一同参详,共创我徐州骑兵新战法!”
“自当如此。”
高弈欣然应允,于是,在下邳城外的广阔校场上,经常能看到赵云与高弈并而立,时而策马奔驰试验新动作,时而下马讨论,在地上划出各种阵型与战术符号。
他们结合汉匈战争以来的骑兵传统、并州铁骑的经验以及新装备的特点,开始摸索一套全新的骑兵训练与作战纲要。
高弈将一些后世的骑兵理论讲述给赵云听,同时还重点强调利用双马带来的稳定性,进行更密集的阵型冲击、更复杂的马上格斗技巧以及更高效的骑射战术。
刘备时常前来观摩,每一次都心潮澎湃,他看到自己魔下的骑兵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脱胎换骨,一种强大的自信油然而生。
他对高弈感叹道:
“昔日公孙瓒有白马义从,吕布有并州狼骑,董卓有西凉铁骑,皆称天下精锐。”
“今观我徐州汉骑,虽脱胎自前二者之中,但假以时日,必不逊于彼等!甚至犹有过之!”
鲁肃则提醒道:
“主公,军师,新式骑兵虽利,然形成规模战力尚需时日。恐不会给我等太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