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送葬陶谦后,助刘备三兴大汉! > 第二十三点五回:相属以舞(下)

第二十三点五回:相属以舞(下)(1 / 1)

言罢,高弈并未取剑,而是向侍立一旁的乐工微微颔首。乐工会意,轻击掌数下,堂侧帷幕后,数名乐师怀抱筑、瑟、排箫等乐器悄然就位。

须臾,一阵低沉而浑厚的鼓点由缓渐急地响起,如远方的闷雷,又似战场催征的号角,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紧接着,筑声铮铮,带着金石之音切入,瑟音绵绵相和,排箫悠远苍凉,交织成一曲古朴雄浑、却又蕴含深沉感慨的乐章。

高弈随着这乐声,身形微动。他并非演绎激烈的战舞,而是踏着沉稳的鼓点,双手缓缓起势,如推山岳,如揽星河。

步伐大开大合,带着汉家舞蹈特有的庄重与力量感,每一次顿足、每一次展臂,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却又内敛深沉。

他口中吟诵,声音清越,穿透乐声,字字清淅,带着少年人少有的苍茫与慨叹:

“古来壮士多苦厄,”

高弈双臂缓缓上举,如承重负,面容肃穆,目光扫过自家主公,然后便是吕布,也扫过关张陈徐等,似在诉说千古英雄共同的宿命。

“鲲鹏何日得高悬?”

身形陡然向上伸展,双臂如大鹏振翅欲飞,目光灼灼投向虚空,带着对自由翱翔、挣脱桎梏的强烈渴望。

这一式,直接让刘备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两句简直写进了他的心里。

“孝武秋风辞意健,”

随后,高弈的步伐变得雄健有力,踏着鼓点,如行军列阵,双手作执鞭策马状,豪气顿生,颂扬的是开疆拓土、挥斥方遒的壮志气魄。

“英雄何须叹华年!”

最后一句,声调陡然拔高,充满金石之音!高弈收势而立,身形挺拔如松柏,双臂如抱日月,目光如电,环视全场。

那姿态并非胜利者的眩耀,而是饱含激励与劝勉——纵有苦厄,纵被束缚,如汉武帝般奋发图强、志向高远者,何必徒然悲叹岁月流逝、际遇不公?当以壮心烈胆,再图伟业!

“噌啷!”

一声清越的剑鸣骤然响起,高弈抽出了腰间的佩剑,而吕布麾下的武将们原本欣赏的目光,变成了警剔。

突然,高弈手腕一抖,剑光乍起!动作并非沙场战阵的刚猛迅疾。而是带着一种古朴苍劲的韵律,起手式如古松探崖,沉稳中蕴含力量。

“古来壮士多苦厄!”

剑势陡然一沉,斜劈而下,带起呼啸风声,仿佛诉说着英雄路上的坎坷荆棘。

一句诗出,配合那沉凝的剑势,瞬间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注入厅堂。

吕布眼神微动,这句“壮士多苦厄”,仿佛直击他此刻心境。

“鲲鹏何日得高悬?”剑锋一转,由下而上,划出一道凌厉的弧光,直指屋顶,如大鹏振翅欲飞,充满不甘与期盼。

剑光指天,那“高悬”二字带着强烈的渴望;吕布紧握酒盏的手指微微发白。

这“鲲鹏”之喻,不正是他心中郁结?困于徐州,何时才能再翱翔九天?

“孝武秋风辞意健,”

剑招忽变,大开大阖,步伐稳健,剑光如匹练横扫,带着一种特殊的雄浑气魄。

此句一出,剑势雄健,气象开阔。刘备端坐主位,目光深邃。

这句赞颂汉武雄风的诗,无疑也契合了他内心深处“兴复汉室”的抱负;关羽微微颔首,丹凤眼中精光闪动。

“英雄何须叹华年!”

最后一句,高弈的剑势陡然收束,由刚猛转为圆融,一个漂亮的旋身,剑光如环似月,最后剑尖轻点,稳稳收于身前。

动作干净利落,充满力量感,却又带着一种劝慰与期许的意味。那句“何须叹华年”,更是如同洪钟大吕,在每个人心头震响。

剑收,诗毕!最后一句馀音,与乐声的最高潮同时落下,戛然而止!堂中一片寂静,唯有炭火噼啪轻响。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抚掌赞叹:

“好!好诗!好歌!好舞!‘英雄何须叹华年’,棋巍此言,壮怀激烈,深得我心!当为此言,满饮此盏!”

他率先举杯,笑容温煦依旧,但眼底深处,对高弈此舞此诗在吕布心中掀起的波澜,已然洞若观火。

徐晃亦随着刘备的赞叹轻轻击节,眼中流露出明显的激赏。他沉声对身旁的关羽说道:

“此舞此诗,气魄雄浑,立意高远,非胸有丘壑者不能为。高公子年纪轻轻,已有此等见识与风骨,令人钦佩!”

他的评价简短有力,既肯定了高弈的才情气魄,也透露出对刘备麾下人才储备的留意。

关羽微微颔首,丹凤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张飞拍案大叫:

“痛快!棋巍!这舞有劲儿!这诗更带劲!”

声如洪钟,震得案上杯盘轻响;陈登则抚须而笑,看向高弈的目光带着赞许与得意,仿佛在说“看,让你放开些,果然不同凡响吧”。

高弈收势行礼,气息微喘,退回座位。他能感受到吕布那几乎要将他洞穿的目光,心中微凛,但面上依旧沉静如水。

最后那句“英雄何须叹华年”,如同醍醐灌顶,又似暮鼓晨钟,重重敲在吕布心头!

他胸中那股翻腾的屈辱和不甘,在这充满力量与劝慰的诗句和那收放自如、蕴含深意的剑舞面前,竟被奇异地冲淡了少许。

是啊,古来壮士,谁无困厄?他吕布正当壮年,勇武冠绝天下,又有赤兔马、方天戟。

只要蛰伏待时,焉知不能如那鲲鹏,终有一日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何必在此刻,因一时之辱,坏了大事,甚至可能身陷险境?

他紧绷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松弛了几分。眼中的暴怒和桀骜,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有反思,有不甘,但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隐忍和权衡。

“好!好诗!好剑舞!”

陈登也抚掌叫好,打破了沉寂,脸上带着由衷的欣赏,

“‘英雄何须叹华年’!棋巍此句,振聋发聩!当浮一白!”

他端起酒盏,一饮而尽,仿佛刚才那剑舞诗吟,比鲜美的鱼脍更令他陶醉。

刘备脸上的笑意终于达到了眼底,他看向高弈的目光充满了赞许和欣慰。

这少年,借诗言志,既抚慰了吕布,又巧妙地宣扬了“英雄不问出处,功业尚待来日”的理念,暗合他招揽英雄、徐图大业的心思。

“棋巍此舞,此诗,当真应时应景,深得我心。”

刘备也举杯,再度赞叹,随后又看向吕布,声音温厚:

“温侯,且满饮此杯。英雄之路,道阻且长,然志之所向,金石为开。今日之聚,便是他日并肩之始。请!”

吕布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面带赞许的刘备,抚掌的陈登,以及场中收剑而立、气度沉凝的高弈,又掠过依旧警剔但气势稍缓的关羽、张飞等人。

他缓缓举起自己面前的酒盏,那酒液在盏中微微晃动,映着他复杂难明的眼神。

终于,他低沉的声音再次响起,虽仍有几分生硬,却已不见方才的戾气:

“皇叔请,承蒙皇叔不弃,布敬皇叔。。”

这一次,酒盏相碰的声音,似乎比之前清脆了些许。吕布仰头,将盏中酒一饮而尽。

那酒液滑过喉咙,温热依旧,但喉头残留的铁锈般的微涩,似乎被那“英雄何须叹华年”的豪气冲淡了,只留下一种沉甸甸的、名为“隐忍”的滋味。

厅堂内的气氛,终于在高弈这曲以诗相属、以剑为舞的精彩表演后,从濒临爆发的边缘,被暂时拉回了一种微妙而脆弱的平衡。

烛火跳跃,光影在众人脸上明灭不定,映照着各自深藏的心思与未卜的前程;厅堂之外,徐州夜色渐深,厅堂之内,烛火通明,酒肉飘香,谈笑风生。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啊?这不是探险种田游戏吗? 穿越修仙界:我用太阳能修炼 关于穿越者就我不是勇者这件事 天价屠夫 破案:开局融合警犬嗅觉基因 剑荡燕云 快穿之路人甲不安套路出牌 多子多福:背着赵敏成了明教教主 反派恶少才不会变成优雅圣女 穿成炮灰后,美食玄学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