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陆谦见过种来之后的两日,其人表面上倒真象个勤勉的巡查官。
他在唐恪的陪同下,视图了沧州城防,点了点军械库的库存,甚至去厢军营看了操练,对种来整训的乡兵保甲,也随口嘉勉了几句,仿佛那日在州衙后堂的针锋相对从未发生。
只是私下里,他带来的几个精干随从,却象猎犬般在沧州城内四处嗅探。
“虞侯,那林冲近日深居简出,几乎不再踏足军营,竟是住进了柴进的庄园,那里守卫森严、庄客乡兵往来不绝。”
驿馆内,一名随从对陆谦汇报道。
“倒是学乖了,懂得找个硬壳子缩起来。”陆谦听闻,冷哼一声。他指节敲着桌面,眼中闪过不甘的厉色。顺手除掉林冲,了却高太尉一桩心事,本是他此行乐见其成的添头。可那柴进庄园如今如同铁桶,强行动手,必然打草惊蛇。
“虞侯,不如让属下带几个好手,夜里摸进去……”一个脸上带疤的随从做了个下切的手势。
“蠢货!”陆谦斥道,“那庄子如今是龙潭虎穴,种来、林冲、石勇皆在其中,柴进庄客亦非庸手。一旦失手,误了太尉的大事,你我有几个脑袋够砍?”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对林冲的杀意,“暂且让他多活几日。待我等从北边回来,大局已定,再收拾他不迟。首要之事,仍是北行。”
次日凌晨,天色未明,寒意最重。
陆谦带着四名最信赖的心腹,皆作行商打扮,牵着驮着“货物”的骡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沧州驿馆,取道向北,直奔滦河方向。
他们并未察觉,在其身后数里,几个矫健的身影如同鬼魅般缀了上来,为首的正是扮作皮货商模样的石……
一路无话,昼伏夜出,几经周折,陆谦一行人终于在第四天抵达了辽国南京析津府。
这座北方雄城,虽在辽人治下百年,街市间仍保留着浓厚的汉地风貌,只是往来兵卒的髡发左衽,以及空气中弥漫的牛羊肉腥膻气,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众人,此乃异域他邦。
通过早已打点的关节,陆谦在一处不起眼的宅院里,见到了他此行的目标——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北路兵马事,萧干。
此人年约四旬,身材魁悟,面色阴沉。
萧刺奴之死,让萧干对宋人充满了刻骨的恨意。
一同在座的,还有一位年约三旬的辽将,举止间气度儒雅,乃是辽国祥州刺史,耶律大石。
屋内炭火熊熊,也是驱不散那份无形的隔阂与猜忌。
“陆虞侯远道而来,辛苦了。”耶律大石开口,汉语流利,只是语调略显生硬,带着北地特有的顿挫:“却不知,高太尉遣你冒险至此,所为何事?”他直接点出高俅,目光如锥,直视陆谦,带着审视。
“哈哈哈哈哈!”陆谦突然朗声而笑,却是叫萧干和耶律大石为之一怔。
“不瞒二位,“陆谦收住笑声,脸上却换上沉痛之色,“陆谦此行,乃是替我家太尉前来探望故交。宋辽两国百年盟约,你我毗邻而居,早已是唇齿相依。只是唉——“他长叹一声,欲言又止。
“你们南人好不痛快!“萧干猛地一拍案几,震得茶盏叮当作响,“磨磨唧唧的,有话便说,有屁快放!“
耶律大石则是饶有兴趣的看着,静待下文。
“王爷息怒。“陆谦故作悲戚之态,捶胸顿足道:“实在是不忍眼看大辽将遭灭顶之灾,我大宋从此少了一位百年睦邻。每每思及此,陆谦便心痛难当啊!“
他这番做作之态,若是不明就里之人见了,当真要以为他是个心系邻邦的仁义之士。
“你放的什么狗屁话!“萧干勃然大怒,目眦欲裂,“俺大辽正值强盛,岂是你说亡便要亡的?!你千里来此,莫非是活腻了特来送死?!“
“王爷息怒。“耶律大石连忙欠身劝解,“且听听陆虞侯究竟有何见教。“
陆谦见时机成熟,这才收起悲容,拱手笑道:“久闻大石林牙兼具文武之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他这话一出,耶律大石与萧干都不由眯起了眼睛。
耶律大石进士出身,才学过人,曾任职翰林承旨。契丹语中称“翰林“为“林牙“,故世人皆尊称其为“大石林牙“,以示对其才学的敬重。
“实不相瞒,“陆谦压低声音,神色转为凝重,“我朝枢密使童贯,狼子野心,已得官家默许,正暗中筹备联金灭辽之策。此乃倾国之祸,我家太尉念及两国百年盟好,不忍见兵连祸结,特命下官冒险前来示警。“
“联金灭辽?“萧干猛地站起身,案几上的茶盏被震得险些翻倒。
他操着浓重契丹口音的汉语,怒喝道:“俺看是恁宋人活腻了!俺儿萧刺奴,便是被恁沧州那个叫种来的小崽子杀了!这笔血债还没算,还敢算计俺大辽?“
耶律大石心头却是猛地一沉。
金国在完颜阿骨打的统领下日益强盛,而大辽却是内忧外患,军势日颓。不久前东北面诸军不战自溃,宗室耶律淳也在与金人的交手中败下阵来。若南朝当真选择联金抗辽
想到此处,耶律大石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大辽危矣!
陆谦将二人神色尽收眼底,心中暗喜,面上却愈发沉痛:“王爷明鉴。那种来正是童贯麾下急先锋,桀骜不驯,屡启边衅!不瞒二位,就在下官北上前,那种来竟又派人伪装盗匪,伏击贵国巡边小队,杀伤十数人。这一切,皆是童贯授意,意在激怒贵国,为他北伐制造口实啊!“
耶律大石缓缓端起茶盏,轻吹浮沫,语气依旧平静:“童贯有此野心,倒也不足为奇。只是高太尉既知此事,为何不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反而要行此密告之事?“他话语中的质疑清淅可辨,“据我所知,高太尉与童枢相虽非同路,但也绝非通敌卖国之辈。“
陆谦早有准备,长叹一声:“大石林牙有所不知。童贯势大,又得官家信重,一心只想立那盖世奇功,全然不顾百姓疾苦、朝廷艰难!“他做出一副义愤填膺之态,倒真有几分忠臣忧国的模样。
“我家太尉念及两国百年盟约,当以信义为重。虽竭力劝阻,奈何人微言轻。徜若真让童贯奸计得逞,坏了澶渊之盟,立下不世之功,届时权势熏天,莫说我家太尉,便是贵国唉!“他适时住口,留给二人无限遐想。
“哼,说得好听!“萧干按捺不住,语带讥讽,“谁知道是不是恁南朝君臣合演的一出戏?那高俅是个什么货色,俺也听过,贪财弄权的小人罢了!他会这般好心?俺看,不如现在就点齐兵马,趁着天寒地冻,宋人防备松懈,直接杀过滦河,拿了那种来的人头祭奠俺儿!也让童贯知道知道厉害!“
耶律大石微微蹙眉,欠身道:“王爷,稍安勿躁。寒冬用兵,乃兵家大忌。士卒冻馁,马匹瘦弱,岂能妄动?此事关乎国运,不可不慎。“
他转向陆谦,目光深邃:“陆虞侯一路劳顿,不妨先回驿馆好生歇息。“随即又向萧干询问道:“王爷以为如何?“
萧干见耶律大石眼色,略一迟疑,挥袖道:“恩,本王也是此意。陆谦,你先回驿馆候着,此事容后再议!“
这便是送客之意了。陆谦心知不宜强求,只得躬身行礼,默然退出。
待陆谦离去,萧干立即不满道:“大石林牙!你顾虑什么?俺儿的仇,不能不报!“
“王爷息怒。“耶律大石神色凝重,“那陆谦所言,皆是一面之词,尚需印证。此事关乎国运,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