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从远征突厥开始 > 第三十二章 再备十万斤黑火药

第三十二章 再备十万斤黑火药(1 / 1)

大唐垂拱二年,五月初八,丑正。

大唐远征军营地,中军大帐内,主帅刘敬同,让参军陈子昂自己单独写一封奏报,附在军功表上,详细说明伏火雷的来历。

虽然这不合规矩,但符合时局和天后的圣心。

所谓规矩,是弱者或庸人才要遵守的流程。

非常之人,成事多用非常之法。

超乎常人的猛人,一般都有非常之功。

这就是初唐气象。

到了天后垂拱而治,无论出身门第,都有表现机会:垂拱元年五月十七日,武则天下诏“内外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打破了士族特有的举荐权,为更多寒门读书人和百姓提供了入仕的机会。

用人方面,天后的表现,还是非常得人心的。

对于九天玄女入梦赐予“伏火雷”的梦境描述,陈子昂才思敏捷,描写生动。后土娘娘用了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天后”,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在写谁。

写完后,他又抄写了两份。这些奏表将随主帅刘敬同的一式三份军功报表,从居延海畔的同城快马加鞭,六百里加急送洛阳!

到时天后怎么看,朝堂怎么看,陈子昂内心虽然还有一点忐忑不安,不如刘敬同那么乐观,但他已经算是尽人事,安天命。

末了,陈子昂想起一事,神色转为凝重,向刘敬同拱手道:“刘将军,还有一事,关乎安北都护李器将军。此次同城之战,其间龃龉,你我心知。然卑职思之,眼下大敌当前,突厥主力犹在漠北对我大唐虎视眈眈,若战报中过于凸显此事,恐引发内部纷争,动摇军心,于大局不利。不若……暂且淡化处理,一切以稳定军心为要。待北疆平定之后,再行计较不迟。”

刘敬同听罢,摩挲佩剑的手指顿住,深深看了陈子昂一眼,目光中闪过深深的赞许。他未曾想,这看似书生气的年轻参军,不仅文武双全,胸中有韬略,还懂得圣心,竟还顾全权衡进退的官场之道。似乎除了长得不算足够帅以外,这年轻人有前途,乃是我大唐第一完人啊!

刘敬同对陈子昂越看越顺眼,缓缓点了点头,声音低沉而有力:“陈参军所虑极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李器之事,暂且记下。战报之中,便依你之言,一笔带过即可。当前首要,是集成我大唐的兵力,同心合力应对突厥接下来的反扑。”

谈到应对突厥人的反扑,一向不靠颜值吃饭的陈子昂不再尤豫,立刻将大胆的北上计划向主帅刘敬同禀报:“眼下的情况,大唐远征军必须派人去平定铁勒十五部,我去最合适。”

刘敬同听罢,大吃一惊,花白的眉毛紧紧锁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

听说陈子昂想要率领两百大唐虎贲军北上铁勒诸部,大唐远征军主帅刘敬同的声音低沉,带着深深的担忧,“陈参军,你这样做未免太过行险!”

刘敬同的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陈子昂,“区区两百人,深入铁勒腹地,那里还是突厥狼群游弋的猎场!一旦铁勒部族中有人真与突厥人勾结……会白白折损我军中最为倚重的栋梁之材!”

说到这里,刘敬同看向陈子昂的目光,充满了对杰出后辈的忧虑与不舍。

陈子昂迎上刘敬同那充满担忧的目光,眼神却清澈而坚定:“刘将军的担忧,子昂感同身受,亦反复思量。”

陈子昂的语气平稳,条理清淅:“北上此行看似冒险,实则不然。我身后站着的,并非仅仅两百大唐虎贲军,更有兵甲精良的一万五千大唐远征军,还有同城边军和安北铁骑!”

顿了顿,陈子昂强调说:“当然,为保万全,出发前我会做更周密、更充分的准备,规划最隐蔽的路线,还会带上一些伏火雷。”

说到这里,陈子昂的语气变得更加深沉,带上了一丝超越当前北疆局部战事的全局考量:

“北疆之乱,必须尽快平定,拖延不得!尽早让漠北恢复秩序,重新纳入大唐的有效掌控,才能向天后展现出大唐军队足以驾驭复杂局面、安定四方的能力。唯有如此,天后圣心方安,才会继续经营安西四镇。我们出征前,朝中就有人主张放弃安西四镇,说安西四镇地处偏远,驻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是我大唐的沉重负担。”

一直在旁静静聆听的乔知之,想法与陈子昂不谋而合,说:“在北征突厥的路上,刘将军曾告诉我们,龟兹国的故地,后来变为我大唐的安西四镇,这亦是当年无数大唐将士浴血奋战、死守得来的疆土,是我大唐维系丝绸贸易与西域的战略屏障,绝不应因北疆的动荡而轻易言弃!”

乔知之甚至想与兄弟陈子昂一起北上招抚铁勒诸部,对主帅刘敬同说:“陈参军说得有道理。北疆定,则河西安;河西安,则安西安!此乃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大局,我大唐不能输!此计虽险,却有不可估量之价值,值得一试,我亦可为参军同行,分担锁碎。”

陈子昂看向乔知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是士为知己者死的信任。

但陈子昂缓缓却坚定地摇头:“乔兄高义,子昂铭记。但乔兄身为陛下亲遣的前线监军,身负督察军纪、沟通上下、确保圣意畅通之重责,不可轻离主帅。况且,”

陈子昂的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同城乃大唐安定北疆之根本!从目前的情况看,李都护年纪和资历俱老,屯田、物资调配、边塞防务等要紧处多有疏漏。乔兄留在此地,正可凭借监军之权,仔细巡边,协助李都护查漏补缺,巩固城防。此事关乎同城数万军民和边塞安危,对此次北征突厥同样至关重要!”

乔知之闻言,略一思索,便知陈子昂所言在理,遂不再坚持,拱手肃容道:“如此,知之便留守同城,巡查边塞军务,静候佳音。”

陈子昂点点头,补充说:“只要我们大唐军队团结一心,形成强大的战略威慑,漠北诸部纵内部有异动,或有人对突厥存有幻想,也未必敢轻举妄动。”

“一心?”主帅刘敬同听到这个词,脸上非但没有舒展,反而泛起一丝极其复杂、带着浓浓无奈的苦笑,“如今在这居延海,这‘一心’二字,谈何容易?”

刘敬同没有说话,但在场三人皆心知肚明,他与安北都护李器之间的矛盾,如今已经公开化,绝非几句大义便能轻易消弭。而且李器倚老卖老,总在军中说他是后辈,一点儿也不尊重他这主帅,他已经忍耐好多天了!

陈子昂将目光重新投向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刘敬同,充满自信地说:“刘将军不必为此番将帅之间些许龃龉过度烦忧。明日一早,我便进城,亲往安北都护府,面见李都护。这一次,子昂有十分信心,陈说利害,说服他放下成见,以大局为重。将帅之间的矛盾,在北疆与社稷安危面前,并非不可弥合之鸿沟。”

刘敬同看着陈子昂那副胸有成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模样,虽仍是半信半疑——他与李器打交道多年,深知那老家伙是何等的固执倔强、油盐不进,但同时又心生几分期待。

他看到了眼前这位年轻参军身上那股一往无前的锐气与担当,这正是在这僵持局面中所急需的。

刘敬同沉吟良久,对陈子昂说:“既然你心意已决,又有此魄力与担当,本帅便准你所请!需要何等人员、器械、物资支持,尽管开口。只是……明日我就不便与你同去见李器那老……老将军了。”他临时改了口,语气中带着无奈。

“将军放心,子昂一人前去即可。”陈子昂对此并无异议,少了刘敬同在场,有些话他更好与好面子的李器说开。

北上探查之事既定,陈子昂话锋陡然一转,神色瞬间变得无比肃穆:“此外,还有一事,需请刘大将军即刻督办!”

“何事?但说无妨!”刘敬同精神一振,坐直了身体。

“黑火药!”陈子昂缓缓吐出这三个字,目光灼灼,如同两道电光,“请将军征调所有随军工匠,连络后方州县所有官私作坊,加紧督造、筹集!需在最短时间内,备足十万斤上好的黑火药!要快,要隐秘!”

“十万斤?!”刘敬同倒吸一口凉气,“要如此巨量黑的火药何用?”

陈子昂起身,大步走到帐壁悬挂的那张详尽的北疆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向居延海以西那片标示着戈壁、沙碛的广阔局域,声音冰冷而锐利:

“据各方情报交叉研判,突厥骨咄禄此番聚集的数万主力,绝非虚张声势,恐怕此刻已经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正在来犯居延海的路上了,估计九月前就会到达!这十万斤黑火药,”陈子昂的手指重重在地图上某处可能缺省的战场位置一敲,“便是我大唐为‘欢迎’突厥主力军准备的惊天厚礼!”

“好!”刘敬同重重一拍案几,震得笔墨纸砚齐齐一跳,斩钉截铁,再无尤豫,“此事本帅亲自督办!即日起,征调所有随军工匠,连络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动用一切官道、商队,不惜一切代价,搜集硝石、硫磺、木炭,昼夜赶工,在突厥主力抵达之前,为你备足这十万斤黑火药!”

“我要让骨咄禄在连环伏火雷的轰鸣中,人马俱碎。让大唐伏火雷爆炸的火光与巨响,成为骨咄禄永生难忘的噩梦!”陈子昂信心十足。

就这样,一项充满未知风险的北上铁勒诸部计划,和一项规模空前庞大的黑火药制备任务,最终拍板定案。

北疆的命运,大唐与突厥、铁勒诸部未来的走向,在这看似普通的夜晚,被陈子昂悄然推动,走向难以预测的未来。

当然,陈子昂在出发去突厥铁勒诸部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调和大唐远征军主帅刘敬同与安北都护主将李器的矛盾。

将帅不和,上下异心,乃是兵家之大忌!这是足以导致唐军满盘皆输的致命隐患,此时必须要解决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玄学直播:江小姐的封神之路 秦人的悠闲生活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那就让魔女献上忠诚 阴鬼道路 凡人修仙传之万相道祖 开局仙子大师姐,我真不是靠山王 我在乾清宫当康熙的隐形正宫 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 综武:开局双全手医治黑丝李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