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从远征突厥开始 > 第二十九章 一炸突厥天下知

第二十九章 一炸突厥天下知(1 / 1)

大唐垂拱二年,五月初八,丑初。

大破突厥前锋军的第二日,面对陈子昂对军功送达神都后具体流程的追问,刘敬同略显疲惫的目光,转向了一旁始终静默倾听的乔知之:

“乔监军,你从军前在门下省担任左补阙多年,常年与案牍公文打交道,对我大唐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文书流转、章程惯例,比我这老行伍要熟稔。这军功申报入了洛阳之后的门道细节,还是由你来说给陈参军听吧,应该更为透彻。”

“伯玉,”乔知之微微颔首,清癯的面容在烛光下更显沉稳。他接过话头,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淅,透着对中枢运作的了然于胸:

“刘大将军的军功战报,会准备一式三份:一份留于军中备查,以为底稿,防的是驿马失途,或是文书在传递途中遭人篡改;另外两份,则通过驿站系统,以六百里加急方式,分别送往东都洛阳,一份存于兵部备案,一份直送宫中,互为印证。”

陈子昂拱手,姿态恳切:“劳烦乔兄……不,乔监军说得再具体一些。”

乔知之身体微微前倾,烛光在他眼中跳动,继续剖析那套繁复流程:“战报抵达洛阳后,首要一关,便是兵部也就是现在的夏官职方司。夏官职方司的那些员外郎、主事们会仔细核查战功的每一个细节——例如,斩获的首级数目,是否与俘虏的口供能够相互印证;缴获的敌军旗帜、印信,是否确为其制式。”

他略作停顿,继而道:“他们还会比照随战报附上的详图是否吻合。此外,会评估此战是否收复了关键城池,对整体战局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是定战功等级的关键。”

“那么,吏部会介入吗?”陈子昂追问,心中却是一沉,猛然想起如今执掌吏部的,正是武承嗣。

“若夏官职方司判定战报合格,无甚明显纰漏,”乔知之答道,“便会将其移交给吏部,也就是现在的天官。由吏部司勋司的官员,依据《唐六典》及历年成例,按照‘三等九品’的军功制度评功。

陈子昂问道:“依乔兄的经验来看,我等北征军此次同城大捷,依制能判为几转军功?”

乔知之捻着下颌的微须,条分缕析道:“吏部司勋司评定,主要依据几个关键标准。”他伸出三根手指,“其一,对阵形势:兵力处于劣势而击破强敌,为‘上阵’;双方兵力相当,为‘中阵’;以众击寡,则为‘下阵’。其二,杀获比例:斩俘敌军数量超过其总兵力四成,为‘上获’;达到二成,为‘中获’;一成则为‘下获’。”

“具体赏格如何?”陈子昂目光炯炯,问道。

“按《贞观令》及后续规制,”乔知之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若得‘上阵’又兼得‘上获’,功勋最高,可获得勋官五转!若是‘下阵’兼‘下获’,则为‘下下’,仅得勋官一转。”

刘敬同捋着花白的胡须,眼中闪铄着久经沙场的老练与判断,接过话头,声音洪亮了几分:“此番我大唐远征军劳师远征,大破突厥前锋军,这‘中阵’是跑不了的!而杀敌比例,几近七成,远超‘上获’标准。此次朝廷论功,应该至少有三转军功。陈参军研制伏火雷,更亲临前敌,斩首数十突厥狼卫,功推第一,一个正六品上的勋官,应该十拿九稳!”

“正六品上……”陈子昂心中迅速盘算。勋官虽多为荣誉,不直接映射具体职事,却关乎朝堂地位、赏赐厚薄、永业田多寡,更是日后擢升的重要资本。想起前世宦海浮沉,耗尽心力最终也不过混到个从八品上的右拾遗,而今边塞一战,便可能跃升至正六品上,这大唐“功名但在马上取”,果然并非虚言!

乔知之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示:“在此审核过程中,御史台绝不会置身事外。监察御史行使监督与复核之权。经由御史台复核无碍的功勋名单,才会形成正式奏章,上呈天后与陛下御览批准。”

“御史台……”听到这三个字,陈子昂心里猛地一沉。垂拱二年的御史台,早已非昔日肃正纲纪之地,而来俊臣、周兴、丘神绩、索元礼、侯思止、万国俊这些名字,如同毒蛇般盘踞其中,他们罗织构陷的本事,天下皆知。自己出征前已得罪他们,他们岂会放过这个在军功审核上做文章的机会?所以这战报军功,还得细看,确保万无一失。

“若是开疆拓土、灭国擒王级别的大功,”刘敬同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武将特有的憧憬,“天后与陛下会亲自于紫宸殿召见有功将领,细问情状,再行封赏。例如,贞观年间,丰州都督李言因大破突厥,俘获甚众,太宗皇帝便直接下诏封侯!吾辈当共勉之!若我们北征军此次彻底灭了突厥阿史那氏,封侯之赏,亦非遥不可及!”

乔知之似乎也被他这番豪情感染,总结道:“军功最终的封赏结果,会由吏部制作成名为‘告身’的授勋文书,详细写明功勋等级、官职晋升情况、赏赐的绢帛金银数量,食邑户数,何等荣耀!文书由宰相、吏部尚书、侍郎等共计十三名相关官员联署画押确认,方为有效,其防伪之严密,堪比朝廷制敕。”

陈子昂听到这里,算是彻底明了。在如今这大唐,于前线立下功勋后,报军功流程历经战场核验、文书传递、中枢审核、天后与陛下最终裁决四个环节,牵涉军中将帅、兵部职方司、吏部司勋司、御史台乃至宫中。

也就是说,他在前线发明伏火雷炸得突厥人仰马翻,不仅武则天会知晓,武三思、武承嗣、来俊臣等人都会知晓,三省六部的很多官员都会知晓,一炸突厥天下知……必须思虑周全,尤其是武则天的态度!

“这军功战报,二位详观。”刘敬同站起身,命人把战报递给乔知之,他的声音再次响起,在寂夜中显得格外沉浑:“若无异议,本帅便即刻用朱砂封泥,将这战报六百里加急,直送洛阳!你们静候佳音即可。”

陈子昂应声起身,青色的袍袖在烛光下微动。他走到监军乔知之的身边,细阅那卷即将决定远征军很多人命运的绢帛战报。当他的目光落在“伏火雷”的来源:“参军陈子昂研读葛洪《抱朴子》等道家典籍,炼丹时偶有所得”一行小字时,他之前的隐隐担忧化作眉间紧锁。

陈子昂的脑中飞速运转:这“伏火雷”是此次大唐北征军大破突厥前锋军的关键,瞒报绝无可能。如何解释“伏火雷”的来历,绝非简单的技术来源问题!其惊世骇俗之力,足以炸得突厥人仰马翻,亦足以在朝堂引火烧身!要给出一个“合理”的出处,尤其要精准揣摩自认天命所归的武则天的态度!

“刘将军,我有异议!”陈子昂猛地抬头,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关于这伏火雷的来源,战报上如此写法,不仅刘将军会受牵连,甚至会害了追随您浴血奋战的大唐北征军!”

“啊……”刘敬同闻言,如闻惊雷,满脸尽是错愕与难以置信的神情,看向陈子昂。

监军乔知之完全摸不着头脑,开口道:“伯玉此话从何说起?这‘伏火雷’的来源,不是你在咸阳城的渭水旁,亲口对我所言,乃是研读前人葛洪《抱朴子》等道家丹经所得吗?此事还是我据实转告刘将军,记录在案的。这其中……有何不妥之处?”

陈子昂深吸一口气,道:“伏火雷绝不能就此原话禀告朝廷!子昂……还有更为紧要的内情,未曾明言。方才听乔兄详细解释这军功流程,尤其是监察御史会死盯战场的每一个环节。如今的御史台,早有来俊臣、周兴、丘神绩等酷吏把持!若按此上报,无疑是授人以柄,自寻死路!”

“有何内情?”刘敬同自从程务挺被杀后,也变得小心谨慎,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住陈子昂,“陈参军,事已至此,快快将伏火雷其中利害,详详细细说与我和乔监军听!此事关乎北征全军将士之前程,本将军听你明言!”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萌宠兽世:兔姬的万兽朝凰路 仙途崛起神帝归来 综影视:何欲问千秋 手段太骚,女帝骂我不是东西 综武:开局宗师境,馋哭黄蓉 云游流莱 名侦探柯南:都给我坐下喝红茶 快穿:恶名昭著的她总招人觊觎 那个死了十年的兄弟,他回来了 怪客心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