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李察所料。
距波军飞机离开不到一刻钟,塔尔门人的战机就呼啸着抵达战场。
只是,为时已晚。
空战早已结束,地面上遍布塔军轰炸机的残骸吗,战场上到处都是坠机燃烧冒出的黑烟。
bf109转了几圈找不到目标,又被地面上的古德里安一阵痛骂,只能将怒火发泄在了波军阵地上。
对于塔尔门人的无能狂怒,李察通过德鲁伊视角看得一清二楚。
“哈哈,蠢货,战斗机那几挺小破机枪有什么用?
bf109e型是整个109系列中,第一个大规模量产的型号,拥有多种亚型。
可是由于出发时采用了对空挂载,这些飞机统一轻装上阵,炸弹挂架上空无一物。。
波军已经承受了斯图卡和he111整整三天的摧残,现在看这些bf109嘛
小意思啦!
波黑兰尼空军的突然袭击意义重大,因为它成功打掉了塔尔门轰炸机的嚣张气焰。
在战斗机编队离开后,虽然也有部分斯图卡抵达战场上空,继续为第19装甲军提供cas援助;可这些飞机再也不敢在战场上长期逗留,大多都是丢掉炸弹掉头就跑,威胁大幅降低。
正是因为空中支持的力度大不如前,即便李察只让炮营留下一门火炮,第19装甲军依旧啃不动图霍拉的防线。
不,他们倒也不是毫无进展。
图霍拉镇内的火车站,就在半小时前被第3装甲师一部占领。
算时间,刚好是空战爆发、第3装甲师师长被友军航弹炸伤的时候。
轻伤的施韦彭堡中将当然笑不出来。
除了腿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外,他的烦闷心情还与战局息息相关。
施韦彭堡看得出来,占领车站和塔军自身关系不大,主要还是波军为了收缩战线,主动将其放弃。
没能全歼此地守军,意味着其馀两处阵地上的兵力将会大幅增强,接下来只会更加难啃。
甚至第3装甲师进入空无一人的车站时,被遍地的诡雷和地雷搞得狼狈不堪,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阵亡的塔军士兵尸体下,可能是拉松保险一碰就炸的手雷;
某个歪歪斜斜的大门上方,可能悬挂着一块插入手雷引信的tnt炸药块。
即便塔军占领火车站的一小时后,候车大楼内还能时不时听到诡雷地雷的爆炸声。
施韦彭堡气得七窍生烟,在指挥室内疯狂问候李察全家。
如果不是对方凭借德鲁伊的态势感知,让炮兵盯着指挥官炸,塔军岂会象现在这样束手束脚?
随着天色逐渐变暗,国防军的攻势暂时告一段落。
如今的塔尔门国防军依旧保持着严格的作息规律,尤其是在午饭、晚饭这半个小时,基本不会有大规模进攻。
波军利用这个机会,迅速加固防御、补充被炮击消耗的地雷。
而后方的野战医院、伤兵,以及完成撤收的榴弹炮,也在李察的命令下先一步撤离阵地。
一旁的弗雷迪见太阳还未落山,部队就已经离开了隐蔽处,难免有些担忧。
“少校,现在就让部队撤退,难道不会遭受塔军空袭吗?”
“当然不会。”李察笃定地回答。
“为什么?”
“因为塔军继续派人空袭追击,那么飞行编队返航降落时,很有可能要在一片漆黑中着陆,得不偿失。”
不仅仅是塔尔门空军,各国空军都要面临同样的难题。
二战的各国空军并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因为黑夜里看不到地面标志物,无法进行导航,经常偏离航向找不到机场位置。
除此以外,降落时的风险同样很大,因为飞行员看不清地面环境,一不小心就会连人带飞机冲出跑道,几乎是在用命飞行。
陆上机场的夜间降落倒还好说,因为跑道够长,容错馀地大得多。
如果换成海上夜间起降,难度将会更大,风险系数也要高得多。
功勋卓着的企业号航母,就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期间吃过一次大亏——当时企业号编队为了躲避日机空袭,打乱了降落计划,导致出击的舰载机编队只能在一片黑暗中着舰。
降落过程变成了一场灾难,大量飞机或是一头栽入海中、或是撞上航母甲板,损失甚至比白天战斗时更加严重。
李察穿越前在网络上接触到的信息,远远超出如今的平均水平。
正是因为过于了解如今时代的空军运作逻辑,李察才敢卡着太阳落山前的时间,让部队抓紧时间离开。
果然如李察所料。
一直到了天黑,塔军战机都没有再次出现。
弗雷迪见塔军果然没趁天黑前实施空袭,一脸惊讶地看向李察。
“少校,您是塔尔门人肚子里的蛔虫吗?这都猜得到?”
李察一脸淡定:“基操,勿六。”
“勿六是什么意思?”
“就是让你不要大惊小怪。”
这种操作属于高风险高收益,只有李察才敢做。
因为世界上恐怕也找不到第二个象他这般,知识储备全面复盖海陆空三军的战地指挥官了。
塔军放弃了在黄昏时段空袭,给波军留出了至少一个小时的额外撤离时间,而李察也成功抓住了这次机会。
这让波军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实施自己的撤军计划。
随着炮兵和非战斗人员陆续撤离,俘虏的塔尔门野战维修营,也作为第二批队向后方转移。
而最困难的一点,在于如何才能悄无声息地撤出一线战斗部队。
塔军的疲敌战术仍在持续,连级的小规模攻势几乎一刻不停,从各个方向压迫波军防线。
在这种情况下擅自撤军,一旦让古德里安抓住机会,整个第19装甲军必将一举压上。
如此一来,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撤军也有技巧。
由35团负责的南翼防在线,已经坚守了整整两天的1营、3营陆续离开,只剩一个2营继续殿后。
而在北侧的图霍拉镇,整个第18骑兵团都在等待李察下达的撤退命令。
只不过,李察现在要做的事情并不是后撤转移。
他让35团团部跟随前头部队离开,自己则拿起了随身装备、叫来艾丽莎和弗雷迪。
两人走到指挥部门口,发现检修维护完、补充过枪弹油料的142号战车,正稳稳地停在一旁。
李察一个翻身爬上炮塔,对着一旁的两人伸出手。
“走,我们去给塔军找点麻烦。”
弗雷迪一脸惊讶地看着李察:“少校,部队不是要撤退吗?为何还要反击敌军。”
李察恨铁不成钢地瞥了他一眼。
“笨!撤退前当然要先进攻,迷惑塔军指挥层的判断。”
“否则4个师直接压上来,你拿什么东西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