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战斗机围绕图霍拉镇,展开了一场‘旷世大战’。
将近一百架飞机挤在这片狭小的空域中斗成一团,这样的壮观景象,令地面上的波军和塔军官兵叹为观止。
每有一架敌机坠落,波军都会兴奋地发出欢呼。
每当己方战机坠落,他们又会暗自叹息。
至于在布雷德河对面的塔军,心情可就没有这么愉快了。
he111轰炸机遭受袭击后,在逃离波军战斗机追捕的过程中慌不择路,把炸弹尽数砸到了自己人的脑袋上
第3装甲师的指挥部附近就挨了几枚炸弹,50公斤级的炸弹不仅打坏了施韦彭堡中将心爱的座车,弹片还在他的腿上擦出一道伤口。
空袭结束后,施韦彭堡一瘸一拐地来到电话旁,对着收音筒破口大骂。
“瞧瞧戈林那个蠢猪养出来的废物,波黑兰尼人的炮弹没伤到我,反而是自己人的飞机炸断了我的腿!”
虽然中将受到的只是擦伤,就地打个麻药缝合伤口包扎就算处置完毕,甚至都不需要住进战地医院。
无缘无故地被友军飞机一通乱炸,是个人脾气都不会太好。
古德里安听到施韦彭堡的愤怒咆哮后,头大如斗。
他只能用军部专用的无线电台,向空军转达陆军的愤怒。
而在另一边,李察没有时间像下属那样,如同看戏般欣赏空战。
他迅速拿起电话,联系了第18骑兵团正在待命的一个骑兵连。
“你们立刻出动,在这片局域搜索跳伞的我军和敌军飞行员。”
早在己方飞行编队抵达战场前,李察就专门命令后勤人员,在阵地后方的无人地带释放了数罐绿色烟雾,以此帮助飞行员辨认方向。
飞行员使用的降落伞能在小范围内调整落点,所以烟雾标记能够确保他们不会跑偏,落在敌军的控制区内。
事实上,在空战中被当场击毙的飞行员并不算多,根据各国装备性能和训练水平不同,在15-30间波动。
不列颠空战同盟国能够取胜,除了雷达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外,交战区位于英伦三岛导致轴心国飞行员补充不上,也是一大关键因素。
就比如现在:空战战场更多处于波军控制线一侧,加之有烟雾标记,跳伞的波黑兰尼飞行员基本都落在了己方控制区。
塔军的地面指挥官并不知道即将会爆发一场空战,准备不如李察充分。
这就导致部分塔军飞行员跳伞后,误以为绿烟是己方投放的识别标记,选择降落在了波军阵地周边。
然后,他们就成了游荡骑兵小队的俘虏。
带队的一名少尉,在押送俘虏返回第18骑兵团指挥部时,在电话里兴奋地说:
“少校,您真该亲眼看看塔尔门飞行员发现自己被枪指着时的蠢样子!”
“我甚至遇到了一个人,以为我们是前来营救的友军呢!”
李察微微一笑:“俘虏塔尔门飞行员只是锦上添花,我们自己人才是关键,你可要全须全尾送到‘家里’。”
“您就放心吧,保证一个不落!”
挂断电话后,李察看向天空,小声默念道:“差不多,应该见好就收了。”
从表面上看,波黑兰尼空军占据着绝对优势,把战场上空的轰炸机赶得四处逃命。
但李察却清楚地知道,波军只是抓到了一次机会,无法逆转局部局域的制空权。
图霍拉镇距离两国边境并不算远,这也意味着,塔军的野战机场会非常近。
驻场的战斗机中队收到消息后,不用多久就能抵达战场。
波黑兰尼的p11型战机,最快能飞到370公里/时,而塔尔门的bf109e型,飞行最大时速却在540公里以上。
超过150公里的速度差,意味着波黑兰尼驱逐中队若是没在塔军战斗机抵达前脱离战场,一定会被对方追上去咬死。
如果李察手中有几门防空炮,还能掩护一下己方飞机
李察眼馋这批防空炮很久了。
波军目前的主力野战伴随防空炮,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中口径高炮:博福斯40毫米。
这玩意儿上可打飞机下可揍坦克,尤其是在939年一号二号当道,博福斯高炮的效用说不定比反坦克炮还要好。
如果有几门这种炮,然后在炮兵阵地周围交叉布置防空火力网,李察有信心让斯图卡不敢俯冲投弹。
要是放到前线高炮拉平,那么坦克一扫一排,步兵来一个杀一个。
可惜,上面不给,一切就只能是幻想了
李察甩掉脑海中杂七八杂的念头,让艾丽莎联系了总司令部。
雷兹:“喂?你们还没有后撤吗?”
李察叹了口气:“我们暂时还撤不了,还是先让空军撤吧。我军战机性能远不如塔军,这些精英飞行员要是损失在这里,实在太可惜了。”
李察将自己心中的顾虑传达给了波军总司令,而这位便宜叔叔对侄子的反应很是意外。
“你小子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
“战争让人成长,不是吗?”李察耸了耸肩,“我们没有和空军联系的手段,麻烦司令部通知对方,不要与敌军纠缠,即刻返航。”
雷兹元帅哭笑不得:“臭小子,到底谁才是波黑兰尼总司令?”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雷兹元帅还是十分老实地给空军编队发了一封电报。
没错,是摩尔斯代码的那种电报。
虽然p11型战斗机的队长机普遍安装有中短距离的无线电语音通信设备,可由于司令部距离驱逐机编队实在太远,只能采用这种传统手段。
事实上,某个酷爱梭哈国运、电子技术极度落后的脚盆鸡,也是采用这种方式与航母舰载机连络。
飞行员要一边操纵飞机,一边记录讯息,然后还要译码,想想就觉得地狱。
“臭小子,没有空军掩护,你们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放心,我们35团可不是第9师和27师那些家伙,一个晚上急行军,够我们跑出40公里了。”
很快,波黑兰尼的空战精英收到了信息,摇着翅膀飞向远方。
他们临走前刻意压低高度,划过35团阵地上空,向地面投放了一个信息桶。
李察打开士兵回收的信息桶,取出里面的纸条,发现飞行员是在感谢陆军创造出的难得机会,同时恭喜35团在图霍拉取得了显赫战果。
显然,波黑兰尼空军还是第一次取得了这样酣畅淋漓的大捷。
李察哑然一笑:“这帮家伙,高兴的有点早啊”
图霍拉打得再好,也掩盖不了波黑兰尼整体的颓势。
李察拍了拍脸,让自己保持冷静。
别的军官可以因为一系列胜利飘飘然,但他不行。
等到35团与第19装甲军脱离接触、抵达后方安全局域,再庆祝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