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诸国来朝(1 / 1)

崇祯七年三月,春风拂过紫禁城的琉璃瓦,将“大明特战队员雨林剿匪、解救学子”的捷报吹遍京城。

此前湄公河黑礁湾一战,大明特战以三百人破敌五百、零人质伤亡的战绩震慑南洋;如今雨林追剿战,又以五十精锐深入绝境、全歼海盗残部,两场硬仗彻底扭转了南亚诸国对大明的认知——那个曾被视为“陆上强权、海上孱弱”的王朝,如今不仅有横扫西境的锐师,更有能在雨林、水域灵活作战的特种劲旅。

捷报传到暹罗、缅甸、阿瑜陀耶等国的王宫时,各国君主皆坐立难安。

暹罗国王拉玛四世想起此前默许海盗劫掠大明商船的举动,冷汗浸湿了龙袍;缅甸东吁王朝的残馀势力,更是连夜销毁与海盗往来的书信,生怕被大明追责;

阿瑜陀耶国王则意识到,若再与大明作对,恐步清迈部落的后尘,当即召集大臣商议,决定派遣使者携带重礼,赴京朝拜,以示臣服。

最先抵达京城的是暹罗使团。

使团所过之处,百姓们围拢观看,指着使团中高大的大象与华丽的贡品,议论纷纷:

“这就是暹罗来朝的使者?以前他们可从不把咱们大明放在眼里!”

“还不是因为咱们的特战队员厉害,打服了他们!”

消息传入皇宫,崇祯帝龙颜大悦,命内阁大臣程一言、礼部尚书李建泰等人在午门迎接。

“暹罗使者帕拉塞,拜见大明太师。我王感念大明天威,特命臣前来朝拜,愿与大明永结友好,世代通商。”

程一言扶起他,目光温和却不失威严:

“暹罗愿与大明修好,陛下与百官甚慰。大明素来以和为贵,只要诸国恪守盟约,不犯我疆土、不扰我商民,大明必以礼相待,共享太平。”

次日,缅甸、阿瑜陀耶的使团也相继抵达。

缅甸使者带来了翡翠、琥珀等特产,阿瑜陀耶使者则献上了当地最珍贵的佛教造象与香料。一时间,京城的驿馆挤满了各国使团,贡品从珠宝玉石到奇珍异兽,堆积如山,俨然一副“万国来朝”的盛景。

三月二十日,崇祯帝在太和殿举行朝会,召见各国使者。

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各国使者按国力强弱依次觐见。拉塞率先上前,双手捧着国书,跪在丹陛之下:

“暹罗国王拉玛四世,谨致书大明皇帝陛下。此前我国管束不力,致使海盗滋扰大明商道,臣代表我国向陛下请罪

。愿献暹罗南部三城关税之半,供大明修缮湄公河商道;若再有海盗作乱,暹罗愿出兵协助大明清剿,绝不让大明商民再受侵害。”

崇祯帝接过国书,嘴角露出笑意,对身旁的程一言道:

“暹罗有此诚意,朕心甚慰。可准其盟约,命礼部拟定通商章程,日后大明与暹罗的贸易,可减免三成关税。”

随后,缅甸使者上前,语气更为谦卑:

“缅甸东吁王朝愿归还此前侵占的大明孟养以西三村,解散边境私兵,今后若有部落作乱,必第一时间通报大明,绝不再与大明为敌。”

阿瑜陀耶使者则承诺,开放北部港口,允许大明商船自由停靠,还愿派遣贵族子弟赴大明新政书院学习,研习新政与技术。

崇祯帝一一应允,对各国使者道:

“朕登基以来,推行新政,只为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共享太平。诸国若真心归附,大明必不亏待——凡与大明通商者,可优先获得高产作物种子与电力技术;

若遇灾荒,大明亦可提供援助。但朕也希望诸国谨记,大明虽好礼,却也不惧战,若有谁敢再犯我大明,必让其付出代价!”

各国使者齐声应诺,叩首谢恩。

朝会结束后,程一言受崇祯帝之命,在内阁衙署与各国使者商议具体盟约。全时,披耶·帕拉塞忧心忡忡地问道:

“太师,湄公河水域潦阔,海盗虽暂被肃清,恐日后再生祸乱。不知大明可有长久之策?”

程一言微微一笑,取出一幅《湄公河防御布防图》,指着图上的红点道:

“大明已决定在湄公河中游设立‘水上特战营’,常驻五百特战队员,配备电力冲锋舟与速射炮,定期巡逻

;同时,将与诸国共建‘湄公河联防机制’,各国派遣士兵与大明特战队员联合巡逻,互通情报。若遇海盗,可共同出击,费用由大明与诸国按贸易额比例分摊。”

各国使者闻言,纷纷点头称赞。缅甸使者激动地说:

“大明此举,既保商道安全,又显合作诚意,我等定全力配合!”

商议间隙,各国使者提出想要参观大明的特种部队。

程一言欣然应允,安排他们前往京城郊外的禁军大营。

当使者们看到特战队员演练丛林突袭、水上破障时,眼中满是震撼——队员们手持连发步枪,在丛林中灵活穿梭,精准射击;

电力冲锋舟在水面上疾驰,轻松斩断仿真铁链,车顶的机枪火力密集,瞬间压制“敌阵”。

阿瑜陀耶使者忍不住感叹:

“大明特战队员的战力,远超我等想象。有此劲旅守护,湄公河商道必能长治久安!”

四月初,各国使团完成朝拜,带着与大明签订的盟约启程回国。

“望使者回国后转告贵国国王,大明的盟约,重于泰山。只要诸国恪守承诺,大明必让两国百姓共享新政红利,让湄公河成为连接大明与南亚的‘黄金水道’。”

“太师放心,臣定将大明的诚意与天威转达我王。今后暹罗必以大明为尊,绝不敢有二心。”

使团离去后,崇祯帝在御书房召见程一言,感慨道:

“先生推行新政,整饬军备,如今不仅西境安定,更让南亚诸国主动来朝,此等盛景,堪比洪武、永乐之时!”

程一言躬身道:

“陛下过誉。诸国来朝,非因臣之功,实因大明国力日强,特战扬威,让诸国看到了大明的实力与诚意。

然臣以为,这只是开始——待新政在西境与南亚落地生根,大明的影响力必将更远,届时万国来朝,才是真正的中兴之盛。”

崇祯帝点头称是,目光望向窗外的春色,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而此时的湄公河上,大明水上特战营的冲锋舟正劈波斩浪,巡逻的队员们目光坚定,守护着这条刚刚恢复平静的商道。

沿岸的百姓们看着往来的商船与巡逻的特战队员,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他们知道,有这支精锐之师在,今后的日子,必将更加安稳,更加富足。

大明的特战扬威,不仅带来了万国来朝的盛景,更奠定了大明在西南与南亚的主导地位。

随着盟约的履行与联防机制的创建,湄公河商道日益繁荣,新政的种子也随之传入南亚诸国,为大明的中兴之路,铺就了更广阔的前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 漂亮老婆,非要出去捡垃圾怎么办 三清记 凡人:我温天仁,只想长生不死! 穿越之太子王爷为我争宠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快穿:心机女配靠演技上位 我都火遁忍界第一了还怎么当火影 巡林日常,开局帮难产大熊猫接生 年代:我的背景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