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正月,西境六府的年味尚未消散,湄公河上游的水域却已暗流涌动。
一封来自锦衣卫密探的急报,打破了孟养西府的平静——阿瑜陀耶王朝残馀势力联合暹罗南部的海盗,在湄公河中游的“黑礁湾”设立关卡,不仅劫掠过往的大明商船,还扣押了二十馀名商人与工匠,扬言若大明不释放此前被俘的清迈部落首领猜瓦,便将人质全部处决。
沐天波看着密报,眉头紧锁。湄公河是大明西南与南洋通商的重要水道,每年有数百艘商船往返,若此处被截断,不仅会损失巨额贸易税收,更会动摇西境百姓对大明的信任。
更棘手的是,黑礁湾地势险要,两岸峭壁林立,暗礁密布,海盗又在水道中设置了铁链与木桩,常规军队难以展开进攻。
“此事需派特种作战小队前往,以奇袭之策解救人质、清除关卡。”
沐天波当即将密报送往京城,同时召集赵虎、沉锐与陆渊议事。
三日后,程一言的密信传回,信中不仅赞同特种作战的方案,更特意叮嘱:
“黑礁湾地形复杂,海盗与残馀势力装备虽劣,却熟悉水域,需以‘水陆协同、夜袭突袭’为策,既要速战速决,也要确保人质安全,展现大明特战之威。”
遵照密信指示,沐天波迅速制定作战计划:
由赵虎担任总指挥,率领三支特种作战小队共三百人,分为“水路突击组”“陆路牵制组”与“人质营救组”,配备改装后的电力冲锋舟、便携速射炮与连发步枪,五日后出发;
陆渊则率领二十名锦衣卫密探,提前潜入黑礁湾周边的村落,收集海盗布防情报,标记人质关押地点;沉锐留守孟养西府,负责后勤补给与援军调度,确保万无一失。
作战准备紧锣密鼓地展开。
周明带领技术小队,将十艘电力冲锋舟进行改造——拆除多馀部件减轻重量,加装防弹钢板与前置机枪,船头安装锋利的破障钢刀,可轻松斩断海盗设置的铁链;
同时,为每艘冲锋舟配备备用蓄电池,确保在复杂水域中续航无忧。赵虎则对队员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湄公河支流仿真黑礁湾的地形,反复演练冲锋舟破障、水陆协同突袭与人质搜救战术。
正月十五夜,月色朦胧,湄公河面上雾气弥漫。
赵虎率领特战队员登上电力冲锋舟,借着夜色与雾气的掩护,悄然向黑礁湾进发。冲锋舟的电力马达运转时噪音极低,在水流声中几乎难以察觉,只有船头的探照灯偶尔发出微弱的光束,照亮前方的暗礁。
两日后,队伍抵达黑礁湾外围,与提前潜伏的陆渊汇合。
陆渊带来了关键情报:海盗与残馀势力共约五百人,在黑礁湾入口处设置了三道铁链关卡,两岸峭壁上布置了弓箭手与火铳手;
人质被关押在湾内的一座废弃土司府中,由五十名海盗看守,首领则在土司府内指挥。更重要的是,陆渊已在峭壁上找到一处狭窄的山道,可绕到海盗后方发起突袭。
“按计划行事!”
赵虎下令。水路突击组乘坐六艘冲锋舟,朝着黑礁湾入口进发;
陆路牵制组则跟随陆渊,沿着山道攀爬峭壁,前往海盗后方;
人质营救组乘坐四艘冲锋舟,在入口处战事打响后,趁机冲入湾内,直奔土司府。
凌晨三点,水路突击组抵达第一道铁链关卡。
冲锋舟上的机枪手率先开火,压制两岸的海盗火力,船头的破障钢刀则狠狠撞向铁链。“哐当”一声巨响,锈迹斑斑的铁链被拦腰斩断,冲锋舟如同离弦之箭,冲入黑礁湾。
两岸的海盗见状,纷纷射出弓箭、点燃火铳,却被特战队员的连发步枪压制得抬不起头——大明的步枪射程远胜火铳,海盗们尚未看清敌人,便已倒在血泊中。
与此同时,陆路牵制组已攀上峭壁,摸到海盗的后方阵地。
队员们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榴弹,拉响引信后扔向海盗的帐篷,爆炸声此起彼伏,海盗们顿时乱作一团。陆渊率领锦衣卫密探,趁乱夺取了海盗的火铳阵地,调转枪口对准混乱的海盗,进一步扩大战果。
听到入口处的枪声与爆炸声,土司府内的海盗首领惊慌失措,连忙下令加强防守。
可不等他部署完毕,人质营救组的冲锋舟已冲破最后一道关卡,抵达土司府外。队员们迅速跳下冲锋舟,用手榴弹炸开府门,冲入院内。看守人质的海盗见势不妙,想要挟持人质抵抗,却被特战队员精准射击,当场击毙。
“我们是大明特战队员,来救你们了!”
队员们解开人质的绳索,递上水与干粮。被俘的商人王福激动得热泪盈眶,哽咽道:“多谢各位将士!我们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家人了!”
此时,黑礁湾内的海盗已基本被肃清,只有少数残馀势力乘船逃窜。赵虎下令水路突击组追击,同时让人质营救组护送人质撤离。
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湄公河上时,特战队员们已带着人质,乘坐冲锋舟顺利返回大明境内。
此次行动,大明特战队共歼灭海盗与残馀势力三百馀人,俘虏一百馀人,解救全部人质,自身仅伤亡五人,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与物资。
消息传回孟养西府,沐天波大喜过望,当即上书朝廷,为特战队员请功。崇祯帝得知后,龙颜大悦,下旨嘉奖赵虎等人,并将此次行动誉为“大明特战之典范”。
崇祯七年二月,湄公河黑礁湾之战后,大明特战队的威名传遍西南与南洋。
可平静并未持续太久——逃脱的海盗首领“罗坤”,收拢残部,联合暹罗南部的“马来部落”,在湄公河下游的热带雨林中创建据点,不仅继续劫掠商船,还绑架了三名前往南洋考察的新政书院学子,妄图向大明勒索赎金。
消息传来,沐天波怒不可遏。
新政学子是大明未来的栋梁,若被海盗伤害,不仅会打击新政推行的信心,更会让南洋诸国小觑大明。他当即召见赵虎与陆渊,下令:
“务必在十日之内,找到学子下落,全歼海盗残部,让南洋诸国知晓,我大明学子不可辱,大明威严不可犯!”
赵虎领命后,立刻组建“雨林追剿小队”,挑选五十名熟悉丛林作战的特战队员,配备轻便的电力侦查车、连发步枪与手榴弹,同时邀请陆渊率领十名锦衣卫密探同行,负责情报收集与追踪。
考虑到热带雨林地形复杂,蚊虫肆虐,周明还特意为队员们准备了防蚊药膏、解毒药剂与压缩干粮,确保队员们在丛林中能保持战斗力。
二月十日,追剿小队从孟养西府出发,沿着湄公河下游进入热带雨林。雨林中树木参天,藤蔓缠绕,阳光难以穿透,地面泥泞湿滑,电力侦查车的防滑轮胎虽能应对大部分地形,却仍不时陷入泥潭。队员们只能落车推车,行进速度远慢于预期。
“这样下去,恐怕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陆渊看着地图,眉头紧锁,
“罗坤的据点很可能在雨林深处的‘蛇骨滩’,那里地势低洼,易守难攻,且与马来部落相连,若我们行动迟缓,他们很可能会转移人质。”
赵虎沉吟片刻,决定改变策略:
“留下十名队员,驾驶侦查车从陆路继续推进,吸引海盗注意力;我率领四十名队员,乘坐小型竹筏,沿湄公河支流逆流而上,抄近路前往蛇骨滩。”
计划确定后,小队兵分两路。陆路队员故意暴露行踪,在雨林中留下痕迹;赵虎则率领主力,乘坐竹筏,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沿着狭窄的支流悄然前行。
支流两岸丛林密布,不时有毒蛇与猛兽出没,队员们不敢有丝毫懈迨,时刻保持警剔。
三日后,赵虎率领的小队抵达蛇骨滩附近。通过电力侦查车的热成像仪,他们发现蛇骨滩的据点内约有两百馀人,学子被关押在据点中央的木屋内,周围有重兵把守。
更棘手的是,据点外围布满了陷阱,还连接着藤蔓制成的“警报绳”,一旦触碰,便会惊动海盗。
“夜间行动,利用雾气掩护,避开陷阱,直捣木屋。”
赵虎低声下令。深夜,雨林中下起细雨,雾气愈发浓重。队员们在向导的指引下,小心翼翼地绕过陷阱,剪断警报绳,悄悄潜入据点。
“行动!”
赵虎一声令下,队员们如猎豹般冲向木屋。看守的海盗还在熟睡,便被队员们当场制服。屋内的三名学子见是大明特战队员,激动得几乎晕厥。队员们迅速解开绳索,将学子护在中间,准备撤离。
可就在此时,据点外传来警报声——罗坤与马来部落首领“阿旺”,带着大批人马赶回。
原来,陆路队员的行踪并未完全吸引海盗注意力,罗坤留了后手,一旦据点有异动,便立刻回援。
“你们先走,我来断后!”
赵虎对副手下令,随即率领十名队员,在据点门口设置防线。海盗们蜂拥而至,箭矢与子弹如同雨点般袭来。特战队员们依托木屋,用连发步枪猛烈射击,密集的火力暂时压制了海盗的进攻。
“扔手榴弹!”
赵虎大喊。队员们将手榴弹投向海盗人群,爆炸声响起,海盗们死伤惨重,进攻势头受挫。可罗坤与阿旺并不甘心,组织人马发起冲锋,想要夺回木屋。
危急时刻,陆路队员及时赶到,从海盗后方发起突袭。
两面夹击之下,海盗们瞬间崩溃,纷纷逃窜。赵虎下令全线追击,特战队员们在雨林中展开追剿。罗坤与阿旺想要逃往马来部落,却被陆渊率领的锦衣卫密探拦住去路。
一番激战,罗坤被赵虎当场击毙,阿旺被俘。
至此,海盗残部被彻底肃清,三名学子全部获救。
当追剿小队带着学子返回孟养西府时,沐天波亲自出城迎接。新政书院的学子们自发涌上街头,举着“特战勇士”的标语,向队员们致敬。
此次雨林追剿行动,大明特战队在地形复杂的热带雨林中,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成功解救学子,还全歼海盗残部,震慑了南洋诸国。
暹罗国王得知后,连忙派遣使者前往大明,表达歉意,并承诺会加强对暹罗南部的管控,杜绝海盗活动。
消息传到京城,程一言欣慰不已。
他提笔给沐天波写去密信,信中写道:
“雨林追剿,尽显大明特战之勇、之智。然南洋局势复杂,仍需保持警剔。可在湄公河沿岸设立‘大明水上特战营’,常驻兵力五百人,配备冲锋舟与侦查设备,确保商道畅通,学子安全。”
沐天波遵照密信指示,很快在湄公河中游设立水上特战营。
从此,大明特战队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湄公河上与热带雨林中,成为守护大明西南与南洋贸易的“钢铁屏障”。
而大明特战队展现出的高超军事素养与严明纪律,也让南洋诸国对大明愈发敬畏,为大明新政的推行与疆域的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