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境的雨季渐歇,孟养西府城外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禾秆,新政学子正带着百姓们收割庄稼,田埂上不时传来欢快的笑语。可这份安宁之下,却藏着未散的暗流——被滇军击败的克钦部落首领巴莫,虽表面归顺,却暗中连络缅甸东吁王朝的残馀势力,妄图夺回领地;同时,西境部分旧土司的亲信,也因“改土归流”失去特权,在民间散布谣言,煽动百姓抗拒新政。
这日清晨,孟养西府的斥候突然传来急报:缅甸东吁王朝残馀势力率领两千馀人,携带旧式火炮,正朝着孟养西府进发,巴莫的旧部也在暗中集结,准备里应外合,攻占府城。
消息传到府衙,赵虎当即召集将领议事。“这些缅甸残兵与巴莫旧部,竟敢趁我军立足未稳之际来犯,真是不知死活!”赵虎拍案而起,眼中满是怒火,“末将愿率领一千精兵,前往边境阻击缅甸残兵,同时派一队士兵,监视巴莫旧部的动向,防止他们作乱!”
沐天波此时正在孟养西府巡查,得知消息后,迅速做出部署:“赵将军,你率领一千滇军,携带速射炮与三辆电力驱动装甲车,前往边境的萨尔温江渡口设防。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依托地形阻击敌军。我则坐镇府城,派王奎率领五百士兵,清查巴莫旧部,防止内患。”
“另外,”沐天波补充道,“沉炼已派锦衣卫密探潜入西境,协助我们肃清内部不安定因素。你我只需内外配合,定能一举粉碎敌人的阴谋。”
赵虎领命后,即刻率领军队出发。萨尔温江渡口两岸山势徒峭,江面狭窄,正是阻击敌军的绝佳地点。赵虎下令士兵们在渡口北岸搭建防御工事,将速射炮架在高处,装甲车停在渡口两侧,形成交叉火力;同时,派五十名士兵驾驶电力侦查车,在渡口南岸的山林中巡逻,监视敌军动向。
两日后,缅甸残兵与巴莫旧部抵达渡口南岸。为首的缅甸将领看着北岸的防御工事,不屑地冷笑:“不过是些大明的新兵,也敢在此设防!传令下去,架设火炮,轰击北岸工事,待打开缺口后,全力冲锋!”
随着缅甸将领的命令,几门旧式火炮开始轰击北岸。炮弹落在防御工事上,溅起阵阵尘土,却未能对滇军造成太大损伤——赵虎早已下令将工事加固,用厚实的木板与沙袋层层防护,旧式火炮的威力根本无法击穿。
“该我们反击了!”赵虎见敌军炮火减弱,下令速射炮开火。三门速射炮同时发射,炮弹呼啸着越过江面,精准地落在缅甸残兵的火炮阵地。几声巨响后,缅甸的火炮被炸毁,士兵们死伤惨重,阵形瞬间混乱。
“冲锋!”赵虎拔出佩剑,高声下令。滇军士兵们手持后装线膛步枪,朝着渡口冲锋,装甲车也沿着江岸推进,车顶的机枪不断扫射,压制敌军火力。缅甸残兵本就士气低落,面对滇军的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纷纷扔下武器逃跑。
赵虎率领士兵乘胜追击,斩杀缅甸残兵三百馀人,俘虏五百馀人,其馀残兵狼狈逃往缅甸境内。巴莫的旧部见外援被击溃,也不敢再轻举妄动,悄悄解散,躲回了村寨。
与此同时,府城内的王奎正率领士兵,在锦衣卫密探的协助下,清查巴莫旧部与散布谣言的旧土司亲信。锦衣卫密探早已通过百姓的举报,摸清了这些人的藏身之处,王奎的士兵们兵分多路,迅速将他们抓获。
在府衙的审讯室里,一名旧土司亲信起初还拒不认罪,声称自己只是“为民发声”。锦衣卫密探拿出他与巴莫暗中连络的书信,以及散布谣言的证据,他才瘫软在地,如实招供——是巴莫许诺他,若能煽动百姓作乱,夺回领地后,便让他担任土司的副手。
“这些人妄图破坏西境的安定,绝不能姑息!”沐天波得知审讯结果后,下令将巴莫的旧部与旧土司亲信全部押往京城,交由朝廷处置,同时张贴告示,向百姓揭露他们的阴谋,澄清谣言。
百姓们得知真相后,纷纷拍手称快。此前因谣言产生的疑虑,也烟消云散。孟养西府的百姓岩温,曾因听信谣言,对新政官员有所抵触,如今看到滇军击退外敌、抓获内奸,心中满是愧疚:“以前我还怀疑朝廷是来抢我们土地的,现在才知道,官兵是来保护我们的!若不是他们,缅甸人早就打过来了,我们的庄稼也保不住了!”
内外威胁肃清后,沐天波加快了西境的治理步伐。在经济上,他下令减免西境百姓三年的赋税,同时设立“西境发展基金”,从云南调拨白银十万两,用于修建水泥公路与电力线路。不到一个月,孟养西府至木邦西府的公路便开工建设,电力线路也延伸到了周边的十个村寨,夜晚的村寨里,电灯的光芒取代了煤油灯,百姓们再也不用在昏暗的灯光下劳作。
在教育与医疗方面,新政书院的学子们在西境设立了二十所学堂,招收当地百姓的子女入学,教授汉字与新政知识;同时,创建了五所简易医院,配备从云南调来的医生与药品,为百姓免费诊治疾病。
木邦西府的百姓玛尼,女儿此前因感染疟疾,没钱医治,只能在家等死。医院创建后,医生免费为她的女儿诊治,还送来药品,不到半个月,女儿便痊愈了。玛尼带着女儿来到医院,对着医生深深鞠躬:“多谢大明的医生,是你们救了我女儿的命!以后我们全家都听朝廷的话,好好种庄稼,为大明效力!”
在军事方面,沐天波将西境的乡勇队扩充至三千人,由滇军将士负责训练,配备新式步枪,协助滇军巡逻边境,维护地方治安。这些乡勇多是当地百姓,熟悉地形,对村寨的情况了如指掌,成为了滇军的得力助手。
九月中旬,程一言派来的新政官员抵达西境,正式接管孟养西府、木邦西府与八百西府的治理工作。这些官员带来了更完善的新政制度,在西境推行“摊丁入亩”与“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打破了旧土司的特权,让百姓们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此时的西境,早已不复往日的混乱。水泥公路纵横交错,电力线路四通八达,学堂里传来朗朗书声,医院里挤满了看病的百姓,田地里的庄稼丰收在望,边境在线,滇军与乡勇队巡逻的身影不时出现。百姓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对大明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
这日,沐天波来到孟养西府城外的村寨视察,看到百姓们正在使用电力抽水机灌溉农田,孩子们在学堂里读书,老人们在村口的凉亭里下棋,心中满是欣慰。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看到沐天波,连忙上前,捧着一碗热茶递给他:“黔公,以前我们这里经常打仗,土司欺压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现在好了,官兵保护我们,还有学堂、医院,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谢谢您,谢谢大明!”
沐天波接过热茶,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西境的安定,离不开滇军将士的奋勇作战,离不开锦衣卫的严密侦查,更离不开新政带来的民生改善。只有让百姓们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变化,看到未来的希望,他们才会真心归顺,西境才能真正成为大明稳固的边疆。
他抬头望向远方的山峦,阳光洒在连绵的群山上,金色的光芒笼罩着这片新收复的土地。沐天波心中坚定,他会继续按照程一言的嘱托,加强西境的治理与防御,让这里的百姓永远安居乐业,让大明的旗帜,永远飘扬在西境的天空之上。而西境的安定,也为大明的中兴之路,增添了一道坚实的屏障,让这个古老的王朝,在新政的推动下,朝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