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锐师拓土(1 / 1)

昆明城的雨季悄然来临,淅淅沥沥的雨水滋润着滇地的沃土,却丝毫未减沐王府内的热烈气氛。沐天波正手持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反复研读,指尖在“趁势拓土,稳固西南”八个字上反复摩挲,眼中闪铄着振奋的光芒。

这封密信是程一言亲笔所书,信中不仅对滇军成功营救商人、震慑天竺的功绩大加赞赏,更敏锐地指出——天竺经此一役,国力震慑、内部慌乱,而云南以西的千里之地(今缅甸北部、老挝北部一带),长期处于部落割据状态,既无统一政权,又与莫卧儿王朝存在边境争端,是大明拓展疆域、稳固西南的绝佳时机。信中明确提出:“滇军经此历练,战力已成,当趁天竺未醒、部落无援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复西境千里之地,设府置县,推行新政,使此域永为大明疆土。”

“程兄果然高瞻远瞩!”沐天波将密信紧紧攥在手中,语气激动。此前他虽有感西境部落时常劫掠边境商队,却未敢轻易动念拓土,如今有程一言的战略支撑与朝廷的潜在支持,他心中的顾虑彻底消散。他当即下令:“传赵虎、沉锐、周明、王奎即刻来府议事!”

半个时辰后,四位将领齐聚沐王府正厅。当沐天波将程一言的密信与拓土计划和盘托出时,厅内瞬间沸腾。赵虎猛地一拍桌案,眼中满是战意:“公爷!此乃天赐良机!西境部落一盘散沙,又无精良武器,我滇军如今兵强马壮,定能一举收复失地,扬我大明国威!”

沉锐也附和道:“公爷,西境多山地丛林,我军配备的后装线膛步枪射程远、精度高,电力侦查车可探路,装甲车能破障,对付部落武装绰绰有馀。只需制定周密计划,必能速战速决!”

王奎却稍显谨慎:“公爷,西境部落虽弱,却熟悉地形,且彼此间偶有联合,若贸然进攻,恐陷入持久战。不如先派斥候探明各部落的兵力、据点与矛盾,再逐个击破。”

沐天波点头,对王奎的谨慎颇为认可:“王将军所言极是。此次拓土,非为征服,而是为收复失地、安定边疆。我们既要速战速决,也要恩威并施,让西境百姓真心归顺。”他随即结合众人意见,制定出“三阶段拓土计划”:

1?侦查渗透阶段:派二十支斥候小队,携带电力侦查车,深入西境千里之地,绘制地图、标注部落据点、探查兵力部署与资源分布,同时连络对大明友善的部落,收集敌对部落的情报。

2?闪电突袭阶段:集中五千滇军主力,分三路进军——北路攻占孟养以西的曼德勒局域(今缅甸曼德勒省北部),中路收复木邦以西的掸邦地带(今缅甸掸邦北部),南路拿下八百大甸以西的琅勃拉邦周边(今老挝琅勃拉邦省北部),重点打击劫掠商队、抗拒归顺的敌对部落。

3?安抚治理阶段:收复一地后,即刻设立临时府县,派遣新政官员与书院学子,推广高产作物、修建电力线路与公路,安抚百姓,创建基层治理体系,确保疆域稳固。

计划既定,滇军上下立刻行动起来。斥候小队身着轻便劲装,驾驶电力侦查车,沿着此前商队开辟的小路,悄悄潜入西境。这些侦查车体积小、噪音低,可在丛林中灵活穿梭,车顶的望远镜与热成像仪能远距离探查部落动静,短短十日便摸清了西境的基本情况。

情报显示,西境共有大小部落三十馀个,其中以孟养以西的“克钦部落”、木邦以西的“掸族部落”与八百大甸以西的“老族部落”势力最强,且这三个部落长期劫掠大明商队,与周边小部落矛盾尖锐,是此次突袭的重点目标;其馀小部落多为自保,对大明并无敌意,甚至有部分部落曾因受大部落欺压,暗中向大明商队示好。

“好!先拿克钦、掸族、老族三个部落开刀!”沐天波看着斥候绘制的地图,果断下令。五月下旬,五千滇军主力分为三路,悄然向西境进发。北路军由赵虎率领,中路军由沉锐统领,南路军由王奎指挥,周明则率领技术小队,携带维修工具与备用蓄电池,保障电力装备的正常运转。

北路军率先抵达克钦部落的内核据点——一座建在半山腰的木寨。克钦部落首领“巴莫”自恃地势险要,又有两百馀名手持弓箭与旧式火铳的部落武装,根本未将大明军队放在眼里。当赵虎率领一千五百名滇军将士出现在寨前时,巴莫还站在寨墙上,嚣张地喊道:“大明人,此乃我克钦领地,速速退去,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赵虎冷笑一声,并未多言,只是抬手一挥。两名士兵推着一门速射炮上前,对准寨门。“轰!”一声巨响,炮弹精准地击中寨门,木质寨门瞬间被轰开一个大洞。巴莫与部落武装吓得脸色惨白,还未反应过来,滇军将士已手持后装线膛步枪,朝着寨内发起冲锋。

克钦部落的武装根本无法抵挡滇军的攻势。弓箭射程远不及步枪,旧式火铳装填缓慢,还未开火便被滇军的子弹击倒。滇军将士配合默契,时而集中火力压制,时而分散包抄,短短半个时辰,便攻占了木寨,生擒了首领巴莫。

赵虎并未为难被俘的部落成员,只是召集所有克钦百姓,宣布大明的政策:“大明此次前来,非为征服,而是为铲除劫掠商队的恶势力,让百姓安居乐业。凡归顺大明者,皆可保留土地与财产,朝廷还会派官员前来,教大家种植高产作物,修建房屋与道路。”

百姓们原本满是恐惧,听闻此言,又看到滇军将士纪律严明,不抢不掠,渐渐放下了戒备。巴莫见大势已去,也只能低头归顺。

与此同时,中路军与南路军也取得了胜利。沉锐率领的中路军,利用电力装甲车突破了掸族部落的防御工事。装甲车的钢铁车身抵挡着部落武装的弓箭与火铳,车顶的机枪精准射击,很快便击溃了掸族武装,首领“孟莱”被迫投降。王奎率领的南路军则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先切断老族部落的水源与粮道,再派使者晓以利害,老族首领“占塔”见无力抵抗,最终选择归顺。

三大部落被平定后,其馀小部落见大明军队战力强大、政策宽厚,纷纷主动派人前来归附。滇军趁势推进,不到一个月,便收复了云南以西的千里之地,将大明的疆域向西拓展了数百里。

收复西境后,沐天波立刻按照程一言的嘱托,推行安抚治理。他从云南新政官员中挑选出五十名经验丰富者,派往西境各地,设立“孟养西府”“木邦西府”“八百西府”三个临时府县,负责地方治理;同时从新政书院抽调两百名学子,前往西境,向百姓传授高产水稻、玉米的种植技术,指导他们修建小型水利设施。

周明率领的技术小队则忙着在西境修建电力线路。他们利用当地的水力资源,修建小型水力发电机,先为府县衙门与学校通上电力,让百姓们第一次看到了“不用煤油就能发光的灯”,纷纷惊叹不已。不少百姓主动前来帮忙,修建电力线路的进度大大加快。

为了彻底消除部落割据的隐患,沐天波还下令,将西境各部落的青壮年男子编入“乡勇队”,由滇军将士负责训练,既增强了地方防御能力,也让部落百姓逐渐融入大明的军事体系。同时,他还在西境推行“改土归流”,废除部落首领的世袭权力,改为由朝廷任命的官员治理,确保西境长治久安。

七月初,沐天波将收复西境千里之地的捷报,连同绘制的新疆域地图,快马送往京城。程一言收到捷报后,大喜过望,当即入宫向崇祯帝禀报。崇祯帝看着新地图上向西延伸的疆域,激动得难以言表,连连称赞:“沐天波不负朕望,程先生谋划得当!大明西南疆域得以拓展,边疆得以稳固,此乃中兴之大功!”

崇祯帝当即下旨,正式设立孟养西府、木邦西府、八百西府,任命新政官员为知府,同时赏赐沐天波与滇军将士,将滇军的编制扩充至一万五千人,拨付白银五十万两,用于西境的后续建设。

消息传回云南,沐天波与滇军将士深受鼓舞。沐天波再次给程一言写去书信,信中不仅表达了感激之情,更承诺会继续加强滇军训练,推行西境新政,确保这片新收复的土地永为大明疆土。

此时的西境,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理,已初步显现出安定繁荣的景象。农田里的高产作物长势喜人,电力线路延伸到了越来越多的村落,百姓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滇军将士们巡逻在边疆的土地上,守护着这片新拓展的疆域,也守护着大明西南的安宁。

沐天波站在西境的一座山巅,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与下方繁荣的村落,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此次收复西境,不仅拓展了大明的疆域,更稳固了西南边疆,为新政在西南的深入推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这一切,离不开程一言的远见卓识与朝廷的支持,更离不开滇军将士们的奋勇作战。

他转身看向身边的赵虎等人,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们虽已收复西境,但治理之路仍长。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强训练,推行新政,让西境百姓真正安居乐业,让大明的旗帜永远飘扬在这片土地上!”

“末将等遵令!”赵虎等人齐声应道,声音在山巅回荡,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在程一言的谋划与沐天波的带领下,大明的西南边疆,正朝着更加稳固、繁荣的方向迈进,为大明的中兴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女帝枕边人,幕后操控天下! 特种兵:我是叶寸心的姐姐? 菩提骨 重生:同美女们共建星辰大海 斗罗之圣主开局 超神:开局觉醒救世主模板 人在倚天,摸尸偷学天下功 让你上综艺普法,你把顶流送进去 福宝小萌娃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