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五月,随着温体仁及其党羽被清除,朝中风气焕然一新,新政推行的阻力大大减小。
程一言抓住时机,向崇祯帝上奏,请求加快推进江南财税整顿,并进一步深化全国范围内的财税革新与军制整饬。
崇祯帝对程一言愈发信任,当即准奏,让他全权负责相关事宜。
江南财税整顿在清除了王敬之等士绅势力后,进展顺利。
程一言派往江南的新政官员,按照既定方案,重新核定士绅的土地与商铺,严格按照律法征收赋税,同时创建了完善的税收监管体系,防止偷税漏税现象再次发生。
为了彻底打破士绅大族对财税的拢断,程一言还推行了“摊丁入亩”与“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两项重要政策。
“摊丁入亩”将丁银摊入田赋之中,按亩征收,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则打破了士绅阶层免税免役的特权,让他们与普通百姓一样,承担赋税与徭役。
这两项政策的推行,遭到了部分士绅的抵制,他们联合起来,试图通过罢市、抗税等方式阻挠政策实施。
可此时的程一言早已掌握了主动权,他下令江南各地的卫所兵加强戒备,严厉打击抗税行为,同时派新政官员深入民间,向百姓宣传政策的好处,争取百姓的支持。
在苏州府,一名士绅煽动商户罢市,抵制“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政策。
新政官员当即派兵驱散了煽动者,将为首的士绅抓捕入狱,并张贴告示,告知商户罢市的危害。百姓们深知新政带来的好处,纷纷支持朝廷,主动开门营业,罢市风波很快便被平息。
随着财税整顿的深入推进,江南的税收大幅增加,国库日渐充盈。
崇祯帝看着源源不断运往京城的白银,心中大喜,对程一言的信任愈发深厚。他多次在朝堂上称赞程一言:
“若不是先生推行新政,整顿财税,大明的国库恐怕早已空虚。先生真是国之柱石啊!”
财税革新取得成效后,程一言开始着手推进军制整饬。
此前,大明的军制存在诸多弊端,卫所制度名存实亡,士兵战斗力低下,将领贪腐成风,军费开支混乱。
程一言深知,要想实现大明的中兴,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因此军制整饬刻不容缓。
他首先对卫所制度进行改革。
下令对全国的卫所进行全面清查,淘汰老弱残兵,补充青壮年士兵,同时提高士兵的军饷待遇,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
为了防止将领克扣军饷,他还创建了军饷直接发放制度,由朝廷直接将军饷发放到士兵手中,杜绝了中间环节的贪污克扣。
在武器装备方面,程一言加大了对军事工业的投入。
他下令在京城、南京、广州等地创建大型的军事工厂,大规模生产后装线膛步枪、电力驱动装甲车、速射炮等新式武器,并将这些武器优先配备给边防军与京城的禁军。
同时,他还设立了军事学堂,培养年轻的军事人才,提高军队的指挥水平。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程一言还推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他从新政书院军事分院挑选优秀的学子,派往各地军队担任军事教官,负责士兵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队列、射击、战术配合等,要求士兵们严格按照标准训练,定期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被淘汰。
在边防建设方面,程一言重点加强了北方边防与东南海防。
他下令在北方的山海关、居庸关等地修建坚固的防御工事,配备新式武器与电力驱动装甲车,增强北方边防的防御能力;
在东南沿海,他扩建了水师,增加了战船的数量,配备了先进的火炮,加强了对沿海地区的巡逻,防止倭寇与西洋势力的入侵。
军制整饬的推行,也遇到了一些阻力。
部分老旧将领习惯了以往的治军方式,对新的训练制度与武器装备心存抵触,甚至暗中阻挠。程一言对此毫不留情,坚决罢免了那些阻挠军制改革的将领,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支持新政的将领担任要职。
在京城禁军的整顿中,程一言发现禁军将领刘忠克扣军饷、训练松懈,导致禁军战斗力低下。
他当即下令将刘忠革职查办,任命新政书院军事分院的优秀学子李伟担任禁军统领。李伟上任后,严格按照程一言的要求,对禁军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与训练,很快便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大明的军制整饬取得了显著成效。
军队的战斗力大幅提升,士兵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崇祯帝亲自检阅了京城的禁军,看到士兵们队列整齐、精神斗擞,新式武器威力强大,心中十分欣慰,对程一言说道:
“先生整顿军制,成效显著,大明有如此强大的军队,朕再也不用担心外敌入侵了!”
程一言躬身道:
“陛下过誉了。军制整饬只是开始,要想让大明的军队真正强大起来,还需要长期的努力。臣定会继续推进军制改革,为大明打造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
除了财税革新与军制整饬,程一言还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了其他新政。
在农业方面,他继续推广高产作物,修建水利设施,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百姓的粮食安全;在工业方面,他加大了对电力、钢铁、纺织等行业的扶持,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他扩建了新政书院,在各地设立分院,让更多的百姓能够接受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新政的推行,让大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军队战斗力显著提升,大明的国力日渐强盛。朝野上下对程一言的评价越来越高,称他为“大明中兴之臣”。
可程一言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大明的中兴之路还很漫长,前方还有许多困难与挑战。
北方的后金势力日益强大,对大明的威胁越来越大;东南沿海的西洋势力也在不断渗透,试图争夺海上霸权;国内还有部分残馀的反对势力,妄图阻挠新政的推行。
他站在府中的亭台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坚定无比。
无论前方有多大的风雨,他都将带领大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实现大明的中兴,让这个古老的王朝,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